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网络热词“给力”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引人深思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0年11月10日21:40
  网络热词“给力”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11月10日头版头条为《江苏给力“文化强省”》,文章介绍了江苏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华丽转变,并用引题的方式总结了三条经验:改革攻坚迸发活力、政策创新激发活力和厚积薄发释放能力。如此“潮”的标题,被细心的网友发现并截图发布在微博上后,引发了强力的围观,网友们纷纷大呼“标题给力”,一个仅八个字的标题却引发了热议,其中的缘由不得不让人好奇。

  “给力”一词,原本属于网络语言,最早出现于日本搞笑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的中文配音版,属于东北方言和日语的混合产物,意思是很有帮助、很有作用。在实际使用中也可加一个否定前缀,如“不给力”,表示某个事件或某个人带给自己一种很失望的感觉。

  之所以出现此等热捧的景象,恐怕首要的原因还是在于,给力一词的网络属性与《人民日报》严谨平实的风格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反差。换而言之,假若给力一词是出现在都市报或者晚报,标题本身自然不足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其风格定位原本就是紧跟网络的,可主体换成了《人民日报》,并且是头版头条,给人的感觉自然就不同的。毕竟,在一般人心目中,《人民日报》是代表党和国家的一张面孔,必然表现的刻板严肃,容不得丝毫的灵动娱乐。

  可确实必须如此吗?实则不然。领导干部常强调必须亲民爱民,要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自然要用人民群众的方式说人民群众说的话,只有沟通上不存在障碍,才能合理有效地传播表达亲民的思想。反观一份报纸,自然也是如此。涵盖全国各个城镇乡村的《人民日报》,其读者范围之广人数之多,是其他报纸所无法比拟的,正因为读者阶层跨越大,调整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对传播的有效度就尤为重要,只有用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表达,人民群众才会真心诚意的阅读。

  前一天的《人民日报》刊发的南京市委宣传部长叶皓的文章,其中就谈到:“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网上舆情,将亲自上网、了解舆情作为每天上班的必备功课,将网上舆情作为工作第一信号,将能否使用网络、能否发现舆情、能否应对舆情作为衡量工作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既然领导干部都已上网了解舆情了,那作为党委的机关报《人民日报》活用网络词汇,无疑是顺应了这个趋势,无形之中也是鼓励与赞同。

  把时间拉得再远一点。在中央党校2010年春季学期学员开学典礼上,习近平就谈到了文风改进的问题。他认为应该摒弃过去文章长、假、空的做法,提倡短、实、新的文风。其中“新”的一点就是:“角度新、材料新、语言表达新的话,富有个性、特色鲜明、生动活泼的话”。给力一词在标题中的运用,正好可以体现“新”的风格。

  由此观之,这一“给力”的标题,不仅是顺应了领导干部要多上网了解网络舆情的要求,也是我党一直以来的不断改进文风的有力体现。我们乐意看到这样的改变,也期待看到更多更深刻的改变。
(责任编辑:刘士朋)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