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州11月12日电 通讯:海心沙奇迹--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演出诞生记
记者 汪涌、贾文军
新奇!美妙!震撼!12日晚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珠江沿岸和海心沙岛上呈现的精彩表演震撼世人。这是一场难以复制、注定要永留史册的经典演出!
为了这个充满魅力的夜晚,万余名甘于奉献、勇于创新、充满激情的演职人员,度过了两年多的“艰难”时光。新华社记者“潜伏”开幕式指挥部二十多天,采访了众多开幕式主创人员,今天揭开开幕式演出的层层面纱。
这是开幕式上的烟花表演。 向珠江借舞台
将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移出体育场,放到海心沙岛举办的决策,为这一奇迹的问世奠定了基础。
11月8日,坐在海心沙岛上亚运开幕式场地的看台中央,南国煦暖的阳光和微拂的江风让人感到无比快意。亚组委庆典和文化活动部部长何继青接受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时,透露了这一绝妙创意的来龙去脉。
“人们常说一个好的开幕式就是一个大型运动会成功的一半,而将开幕式放在这里举行,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巨大的成功!这将是一次革命性的创新和突破!”
海心沙缘何受到组委会的垂青?“从最初的招投标到方案选定,广州亚运会的选址都是在广东奥林匹克中心,这座由世界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设计的体育场,承办了2001年第九届全运会的开幕式。2008年年底,广东省委、省政府在研究亚运会开幕式时,提出了大胆的设想:突破常规,在珠江上办开幕式!
在珠江江心的小岛上搞开幕式,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技术、地质构造、艺术表现、保密、安保……起初质疑和担心的人不少,连总导演陈维亚都觉得心里没底,但经过多方考察和反复论证后,海心沙最终成为这个宏伟艺术构想的落脚点。
当时,海心沙尚是一个无名小岛,有部队的营房,还有一家制鞋企业。在岛的四周水域,甚至还有十几家靠在船上“讨生活”的“水上人家”。
时间紧,任务重。要完成亚运开幕式场地的施工建设及调试,就必须采取超常规的手段。
2009年初,在隆隆机器的轰鸣声中,海心沙岛变成了一个大工地。“我们采取的是边规划、边设计、边拆除、边施工的方法。同时,展开海心沙周边水环境的治理,以及交通方案的规划。现在,这里的地铁、公路、码头已经全部建好”。
“按照我们的规划方案,这个开幕式场地设计要满足多方面的需求。首是是要满足亚运开闭幕式的需要,这是第一位的;未来要成为广州标志性的文化品牌建筑;满足后亚运时代的利用,成为亚运文化遗产和市民文化广场。从现在来看,基本上达到和正在实现我们最初的设想”。
从空中俯看,位于珠江江心的海心沙岛的造型酷似一艘帆船。为亚运开幕式立起的四个近百米高的帆屏,犹如为它插上了巨大的风帆。
如何充分利用海心沙的自然地形,来巧妙设计开幕式场地的舞台位置、观众席,令开幕式团队绞尽脑汁。一个偶然的机会,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制作总监路建康在附近的一栋大楼俯视海心沙岛时,惊喜地发现整个岛的轮廓就像一艘面朝东方、即将启航的巨轮。于是,开幕式场地和观众席的位置问题迎刃而解。
何继青解读说:“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主席台),正好处于驾驶仓的位置。整个设计可谓浑然天成。”
11月12日,第16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在广州海心沙岛举行。这是倒计时的焰火表演。 新华社记者郭勇摄
艺术大师集结珠江
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无与伦比的恢宏气势不同,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展现了中华文化巨大魅力的另外一面,浪漫和柔美,展现了岭南文化来自于“水”的迷人风采。这场精彩的文化大餐,从10月下旬进入彩排开始,持续到11月12日大幕的正式拉开,每一场演出不仅现场看台座无虚席,更吸引了数十万计的市民围绕在珠江两岸共赏焰火美景。
这是一台由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主创团队联手众多世界顶级艺术家共同打造的精彩视听盛宴,一台献给世界的中华文化盛典。
总导演陈维亚是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副总导演、闭幕式执行总导演,他还是2001年北京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总导演;亚运会开闭幕式总制作路健康,是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四个仪式的总制作;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中方美术总监姜浩扬任亚运会开闭幕式运营总监;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顾问、世界著名舞美设计大师马克·菲舍尔担任亚运会开闭幕式外方舞美总设计,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中方舞美设计总监苗培如担任中方舞美总设计;北京奥运会闭幕式音乐总监卞留念出任亚运会开闭幕式音乐总监;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灯火总监沙晓岚担任灯光总监;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焰火主管刘琳担任中方焰火总设计。
参与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演出的不少表演艺术家,又一次站在了广州亚运会开幕式舞台上。享誉全球的著名钢琴家郎朗、歌唱家宋祖英等,以及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4个仪式上都有过精彩表现的河南少林塔沟武校的1000多名学员,今晚在开幕式上也有震撼人心的表演。
除此之外,广州亚运会开幕式还吸引了世界顶级焰火设计大师、法国人克里斯托夫,为《功夫熊猫》、《X战警》等大片配乐的美国音乐大师约翰·鲍威尔,国际影星章子怡,广东籍著名音乐人李海鹰,以及19名先后夺得过奥运会等世界大赛冠军的俄罗斯花样游泳明星等一批国内外著名人士参与。
这批才华横溢的艺术家,独具匠心地将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的表演设计成以“珠江为舞台、城市为背景”的艺术大戏。亚运会开幕式移出体育场属前所未有。
在广州珠江上的海心沙岛举办的开幕式,将这个珠江出海口上的小岛设计成一艘巨轮,用独特的水元素展示了岭南文化的巨大魅力。45个参赛代表团的运动健儿和亚奥理事会官员,分乘46艘充满浓郁亚洲风情的彩船巡游珠江,与数十万珠江两岸的广州市民遥相呼应,共享快乐。
整台开幕式,艺术家用焰火、灯光、音乐、喷泉等手段,把“启航”的主题展现得淋漓尽致,时而激情澎湃、时而浪漫柔情,艺术手法时尚感人,编导和演员历经两年精心排练的节目使这台开幕式令人难以忘怀。 绝处逢生求创意
开幕式辉煌背后,其实浸透着主创人员身陷创作“困境”的苦涩。
2009年年初,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从原定的第九届全运会开幕式的主会场,改到了海心沙岛举办,奠定了这台节目非同凡响的基础。但这一亚运会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创新,要从天马行空的“遐想”变成活生生的节目,实非易事。
陈维亚作为执导过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等重大活动的中国艺术家,对艺术的追求既执着,同时又善于听取别人合理的意见。在接受会场移址这一重大调整后,他带领创意团队开始了新征程,在创意的“苦海”中耐受“煎熬”。
2009年1月底,海心沙岛开幕式方案的第一稿问世。“岛”为舞台,“水”为核心元素两大主轴基本确定后,艺术家们再度陷入冥思苦想之中。放弃在海心沙岛上办开幕式的意见一度占据了上风,陈维亚、路健康、姜浩阳“三驾马车”也出现了意见分歧,一度需要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路向何方。
如何激发主创团队的热情,寻找到新的灵感?团队中的长者、64岁的路健康2009年春节刚过就带领所有主创人员,赴大型演出活动非常活跃的美国拉斯韦加斯观摩和考察,观看“水秀”(以水为元素的娱乐表演)。拉斯韦加斯之行让艺术家们的身心得到放松和调整,令创作团队耳目一新,各种世界水准“秀”,不仅让他们开阔了眼界,更让他们找到了灵感。最后亚运会开幕式水的舞台、帆屏上令人震撼的空中“威亚”表演等节目,创意来源都来自这次考察。
海心沙岛上办开幕式的思路有了,而在开幕式核心创意方面也有了突破。
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的场地明确了,主题也清晰了,还必须通过艺术家们具体的节目创意和演员们的排练和演出来加以充分体现。
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设计了莎拉·布莱曼和刘欢演唱主题歌的马克·菲舍尔,这回又献出了奇思妙想。他在海心沙岛上,打造了四面由八块巨幅LED显示屏“铸造”的巨帆,不仅一下子为海心沙岛注入了扬帆启航的“灵魂”,更为表演舞台提供了无尽的想象空间和超大容量的音视频载体。
“巨轮”和“帆”一下子使得其他创意找到了源泉,一个个奇思妙想从空中“落”了下来。“海洋之舟”、“白云之帆”和现场组装巨型火炬塔点燃主火炬、高达600米的广州塔“小蛮腰”上逐层打出绚丽焰火、珠江巡游等核心创意相继浮出水面,并最终得到了主创团队的肯定,进入到实际的排练阶段。
从2009年酷热的夏天,到寒冷的冬季,甚至2010年的春节,主创团队的艺术家们分赴河南塔沟武校、浙江杭州和广州郊外的一个封闭式工厂里的排练场,和数以千计的演员们经受了一次次心灵和身体的历练。
2010年9月30日,历经一年多创意、排练的广州亚运会开幕式节目,在海心沙岛这艘永不沉没的“巨轮”上进行了首次联排。虽然只是第一次联排,服装、音效、视频、焰火等手段都还没有到位,但开幕式全新的风格和几台精心创意并投入巨大心血排练的节目,仍然深深地打动了有幸在现场观看的人员。
10月20日,第一次相对完整的联排则得到了方方面面专家的高度评价,并针对联排中出现的13个方面的细节问题逐一提出了解决方案。也正是这一次联排为开幕式团队赢得了口碑。 从尿湿裤子到空中飞人
无论是业内专家还是普通观众,感受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上最精彩的一幕无不首推《白云之帆》。总导演陈维亚也毫不讳言对这台节目的偏爱,认为这才是广州亚运会产生的“第一块金牌”。
马克·菲舍尔设计的帆屏最高点为80米,表演的最高点为67米。由180名空中“威亚”飞人和1300多名地面人工拉钢绳人员、技术保障人员,以及帆屏上视频和音乐完美配合的节目,紧紧地抓住了观众的眼球和心灵。
这台节目是由章东新、王亮等新生代编导高手和河南塔沟武校的师生共同完成的。去年9月在河南塔沟武校搭起的排练场上进行第一次排练时,从两万多名学员中选拔出来几十名“精英”,可他们上到60多米的空中仅进行了一次“蹦极”式的“俯冲”,就有一半人尿湿了裤子,可见这种空中表演给演员们带来的恐惧感有多大。
不仅表演者的压力大,在设备使用上的压力也相当大。最初想用机械的方式来拉“威亚”,但在塔沟武校排练时,发现机械一旦在表演过程中突然坏掉,将会造成人员失重失位,甚至可能会造成重大的伤亡事故。经过试验,最后还是认为人是最可靠的“机器”,用人在下面拉“威亚”,不仅对安全有保障,同时空中表演者和地面拉钢绳者密切配合本身就形成了原生态的魅力。
在开幕式中,《海洋之舟》这一段节目同样令人叫绝。这里面的一大亮点同样来自马克·菲舍尔,他所设计的一艘能够进行360度旋转的船,以明代郑和下西洋的船为原型,融入了现代表演的元素,充满着时尚的色彩,在这上面的表演惊心动魄。
这艘船在浙江杭州的一家工厂里实验和生产,从小样逐步放大,最终也确定了由人力在下面拉动和摇晃,而帆屏上则是惊涛骇浪,45位杂技演员担任水手在船上进行各种高难度动作的表演,如同与大海风暴展开搏斗。
开幕式的火炬塔也独具匠心。设计理念上采用现场组装的方式,增强观众的视觉感。4根火炬塔支柱每条高26米,重为8吨,火炬盆被4根支柱推向空中。4根支柱由工作人员推进场,然后现场进行组装,负责这项工作的是一些年轻战士,尽管年轻力壮,但首次实验时将支柱推进舞台中央的火炬盆前进行组装就用了整整10个小时。经过多次演练后,现在已能在短短的十余分钟内完成推进场和现场组装。
“水”是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的核心元素,整个舞台设计成能够进行水秀表演的场所,5000余平方米的表演面积能注入十厘米深的水,在变幻的灯光下,时而充满梦幻、时而充满激情,而在运动员入场前仅需50秒钟就能将台上的水全部排掉,其中的秘密就在于表演台底下有一层钢板的隔断层。 弃用人海战术的意外之喜
短短两年时间,向亚洲人民和世界人民奉献出如此高品质的亚运会开幕式,亚运会开闭幕式主创团队靠的是创新务实的精神。
亚组委庆典和文化活动部部长何继青接受采访时总结说,主创团队一是敢于放弃曾经被长期认为是成功的经验,这是创新的前提;二是敢于打破自己以往形成的思维定式和行为习惯等;三是务实,既要着眼于宏观大局、又要着手于微观上能否实现,亚运会开幕式的成功举办充分体现了创新务实的时代精神。
路健康认为,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的一大特色,是突破了百年来重大国际体育赛事开幕式都在体育场内举办的传统,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完全区别开来。现在看来,把原来放到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办的开幕式改到了海心沙岛举办,是一个充满智慧的选择。
路健康认为,这样做一是走出了体育场,来到了城市中间;另外也形成了将广州城完全融入其中,形成了以海心沙为舞台、珠江为背景的特殊表演空间,形成了珠江两岸的广州塔和西塔围绕,广州大桥和猎德大桥为远近景,多层次、全方位的城市立体景观,这是在体育场内不可能做到的。
总导演陈维亚认为,创新是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成功的核心。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是先组成由运作公司、主创人才、制作队伍组成的一流团队参加竞标,然后进行创意、排练的全新模式。以陈维亚、路健康为核心组成的大型活动创意、制作团队经过近20年的合作,相继推出多台大型赛事开闭幕式文艺演出。但是仅仅靠这支队伍要想在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上继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后再创辉煌,难度极大。因此,在竞标亚运会开幕式成功后,他们改变了以往的模式,提出由中外一流专家组成全新团队的思路,相继物色了一批世界顶尖的艺术家加盟,并且充分尊重他们的创意方案,使得这支队伍更具国际视野,创作空间得到很大的拓展,也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亚运会开幕式运营总监姜浩扬认为,海心沙岛的开幕式中心场地设计创造了亚运会开幕式的历史。中心舞台由四面巨型的帆、八面屏组成,表演的水域达5000多平方米。从11月3日起,连续举办6场开幕式彩排和正式演出,让更多的市民们能够欣赏到开幕式的精彩,有超过10万观众进入现场观看开幕式彩排和正式演出,更有超过百万计的广州市民能够在珠江两岸欣赏到开幕式焰火、灯光等编织的灿烂的城市景观。
同时,将开幕式放到海心沙岛上举办的决策还完美解决了大型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的难题。开幕式筹办两年间,海心沙岛上修通了地铁。底下两层空间,开幕式期间临时辟为演员化妆室等,亚运会后这里地下是地铁站,而上面则成为广州的城市文化体育休闲广场,成为广州新的城市景观和新地标,充分体现了广州举办亚运会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办赛理念。
路健康表示,在吸收借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务实,是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的特色。在组织形式上,借鉴了北京奥运会一个团队承办四台仪式的成功经验,同时又进行了创新。亚运会开闭幕式由陈维亚担任总导演,而亚残会开幕式由朱建伟担任总导演、闭幕式则由孟雁担任总导演,但四个仪式的运营完全由一个团队承担。这样既保障了创作人员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也大大节约了经费。
参加开幕式演出的专业团队的1000多名演职人员,同时参加四个仪式的排练和演出。在仪式人员上也是共享,培养了一次可使用四次。在视频、播音等方面从装备到人才也都是如此,使得运营成本大幅降低。而在创意方面则能够做到思路统一、相互呼应,形成完整的创意思路。例如北奥大型活动公司的200余名灯光、音响、舞美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了四个仪式,平均每个仪式不到40人,甚至比一些省、市运动会开闭幕式所使用的工作人员都要少,经费都要节省。正因为如此,亚运会开闭幕式和亚残运会开闭幕式的经费大大低于北京奥运会,但规模和效果仍然保持了相当高的艺术和制作水准。
20年前的北京亚运会开幕式,主要是以中国传统的团体操人员组成主创队伍,而这一届则是以经历了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洗礼的专业团队为主。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筹备期间,总导演张艺谋曾对以往的人海战术进行了批评,但在最后的实践中,他却将“人”这一元素用到了极致,整个开幕式上参演人员超过2000人的节目达到7场,使用演员就超过万人,加上预演的演员总数2万余人。20年前的北京亚运会开幕式也是“团体操加人海战术”,当时仅作为背景板的演员就有上万人,场地表演的也有1万余人。
而此次广州亚运会则完全不同,以往骄人的团体操表演形式让位于艺术、舞蹈化的广场艺术表演。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海心沙岛表演场地狭小,观众集结和疏散也受到了制约,这种独特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只能采取广场艺术;二是广州这座市场化程度很高的城市,要想组织大量的演职人员参与这样几乎没有报酬、排练时间长、要求又相当苛刻的演出活动,难度相当大。因此,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仅用6000余名演职人员参加,是近年来中国举办的重大赛事仪式活动人员最少的一次。
在开幕式文艺表演《启航》中,谭晶、陶喆、韦唯、金贤重、容祖儿(从左至右)演唱本届亚运会开幕式主题歌《日出东方》。新华社记者刘大伟摄
11月12日,第16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在广州海心沙岛举行。在开幕式上,毛阿敏(前左)和孙楠演唱第16届亚洲运动会会歌《重逢》。新华社记者郭勇摄
11月12日,第16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在广州海心沙岛举行。这是演员在开幕式文艺演出《启航》中表演。 新华社记者凡军摄
(责任编辑:黄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