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时报改版启示录:每次改版都是为了新的报动

来源:人民网
2010年11月13日09:36
  每次改版都是为了新的报动——《东莞时报》改版启示录

  周智琛

  20页的改版总纲,5个厚厚的配套细案。

  这是《东莞时报》2010年优化升级时所用的蓝图文本。它是东莞报业总体产品策略的一部分,也是网络时代纸媒突围的衍生品,更是一份区域报纸市场活力爆发的拐点。

  今年3月26日,这份报纸进行了自2008年创刊以来的第二次改版,新版报纸出街不到一周,零售发行量日均增长30%,有些时候单日销售甚至增长70-80%。数月下来,除了发行数据持续坚挺以外,来自同行、读者和广告客户方的评价更是赞誉有加。这在纸媒悲观阴霾笼罩的年代里,恍如一纸飞扬,全是拓荒与革新的壮怀激烈。

  老实说,那阵子我们真是搜肠刮肚:如何让读者用同样的一块钱选择买薄的而放弃厚的报纸?我们不知道何时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但对报纸常识的拷问和回归,其意义的重要性更甚于对梦想的追逐和享受。在这个过程中,常识让我们窥见自己用不用心、智不智慧、真不真诚,常识也让我们明白,报纸最奇妙的地方,在于它有多种可能性,而且每个似乎都潜藏着惊人的能量。

  市场谋变:

  运营仍靠整合营销,产品必须制造畅销

  东莞作为中国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GDP近4000亿,可谓富可敌省,商机遍地。

  世纪之交,东莞报业市场风云变幻,《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新快报》、《信息时报》、《深圳商报》、《晶报》等纷纷入莞,南北夹击,遂成“春秋战国”之势。直至2006年,本土媒体才有真正意义上的绝地反击,《东莞日报》4年5次改版,广告收入连年破亿,夺回半数市场份额;2008年3月,定位为都市综合性日报的《东莞时报》问世。

  但《东莞时报》面临的挑战很大,深受三大问题困扰:

  薄报难销。薄书好销,厚报易卖——这是阅读市场的普遍规律。《东莞时报》作为追赶型的新报纸,恰恰不在厚报之列,加之报道题材经常受制,销量一度徘徊于2008年的峰值,未能有明显的攀升。

  品相难立。各种问题影响着它作为新锐媒体的品相:1. 头版产生的阅读欲望不够强势。2. 版面布局尚缺严密章法,阅读节奏失范。3. 妨碍销售的“无效版面”,乏味故事和注水文章随处可见。4. 品牌栏目逐步建立,但看点新闻后期制作缺乏力度。5. 宣传任务日趋繁重,从某种程度上消解了都市类报纸的民生气场。6. 版式过于柔媚,留白缺乏条理,视觉传播效力有待进一步提升。7. 对核心经营性专刊投入不够坚决,采编精力过于分散。8. 重大独家新闻和标杆性特别策划周期偏长,亟待加速。

  渠道难畅。首先是软渠道,意指《东莞时报》的人脉资源和信息通道,由于报纸年轻,加上都市报天然的政治弱势,致使在以官方新闻为代表的信息获取上渠道不顺;二是硬渠道,主要指报纸销售发行,由于报纸太薄,加之内容不够强势可读,在一个供大于求的市场上,销量未能得到较大突破。

  理念革新:

  报纸概念可以机巧,传媒常识不可冒犯

  什么才是真正的畅销报纸?只有先了解这个年代的读者所想所感所需,精准地捕捉读者阅读神经的变动并生产出应时倾心的内容才是王道。

  在改版前,我们试图解析现代人有关阅读的“秘密”,比如:

  这个年代的读者,不是不读而是不买;读者不买,一半原因是我们没有提供他们想看的内容,另一半原因是我们没有把他们想看的内容恰如其分地呈现在报纸上。

  读者获得信息不需疲劳,他们但凡阅读五六百个文字时就可能感到疲劳,应该选用最合适的视觉设计、字体、字号和行距,减轻阅读负荷。

  我们所生活的年代,得到信息并不难,得到快乐却很不容易。

  读者不同以往,阅读不同以往,尤其是70后80后,不喜被灌输,不爱被教化,如不能让他们觉得“有意思”,要想让他们知晓“有意义”,那会很难。

  与其追求尽可能多地给读者提供信息,不如最大程度寻找让读者被报纸吸引的可能性。

  诸如此类的理解,话说是现代读者阅读的“秘密”,实际上是我们做传播应该具备的“常识”,只不过很多人在日复一日的流水作业中,遗忘了常识甚至蔑视了常识。

  改版过程繁复不堪,多种要素互动互持。这里且有一个三大要素科学支撑的状态:产品概念(报纸能否变得更加好看更有影响力)、操作空间(技术和资源能否支持产品理念的实现)、成本控制(投入与产出比如何实现价值最大化)。只有三者均衡地互持着,改版三角形的构造才是最稳健、最有力的。

  当《东莞时报》不能走“重型化报纸”之路时,就彻底地把报纸做成好看的杂志型都市早报。纵观时下旺销的新闻杂志,它们风行于中国的秘诀在于:视野独到而开阔、印刷精良而美观、题材敏锐而得当。

  《东莞时报》过去两年强调本土性本身没有错,只是在操作的过程中,太重于产品“本土”的形态塑造。要让报纸好看,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专门报道本土新闻”向“专门报道本土读者喜欢的新闻”的大方向转变。

  

  版面布局:

  清晰划分版面功能,阅读G点叠叠不休

  前面我们分析过了,现在城市读者对有些报纸“不是不看而是不买”。我们认为,造成此病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市场选择面太广,读者看别人的不买我们的;二是时报内容不够好渠道不够顺畅,潜在读者有阅读的需求但没有非买不可的愿望。

  因此,我们形成了一个核心的办报理念:没有看点的新闻,连内部员工都吸引不了的稿件,没有把握的概念,没有渠道建设功效的资讯,绝对不能见诸报端。

  简而言之,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我们要成为追求阅读率的新闻实用主义者,要办一份真正愉悦读者的快乐报纸。

  (一)结构调整。不能扩版,我们只能做加减法。首先,按照核心版面、功能版面和经营版面三种版面类别对整份报纸进行有效划分,核心版面以散状形态分布于各叠,以此保证整份报纸的悦读感。其次,将原来每天32版的A叠(本地新闻叠)按“本城新闻”、“天下新闻”和“锐读杂志”三大内容版块拆分成A、A1、A2叠,加上原有的B叠文体版面,C、D叠专副刊版面,每叠各有独具特色的封面新闻。自此,当原有的A叠拆分成现有多叠格局后,《东莞时报》出现以下阅读G点(G点就是所谓的高潮点):头版(最具卖点的版面)、时报眼(杂志型阅读甜点)、沸点(本地焦点新闻专题)、后窗(埠外焦点新闻专题)、天下封面(以制造概念话题取胜)、点击天下(每天简练提取30条要闻)、天问(原创型热点题材的高端访谈栏目)、调查(每天连版重磅新闻调查)、众生(精彩的人物故事)、拍客(先锋摄影专题版面)、网事(来自网络的焦点新闻专题)等十来个品牌版面,此类产品与八卦快乐的娱乐体育新闻顺势对接,整份报纸的阅读感觉十分新鲜热辣有趣。

  (二)版式呈现:更加注重报纸阅读的舒适度。1. 新闻叠强调健朗之气,体现刚性阅读口味:一切服务于读者的简明阅读特质。2. 娱体叠倡导时尚之风,体现宽众八卦特色:与简洁、犀利、有趣、充满创想的文图匹配,艳丽夺目而不眼花缭乱。3. 专刊坚持清雅之姿,精准传达专业风貌:由于经营需要,版面更强调饱满,相对强调信息量的扩张。4. 品牌版面设置鲜明清晰的特殊报眉增强阅读效率。5. 头版海报化设计,强调报纸的冲击力,但不鼓励视觉暴力。6. A1叠《天下新闻》封面用先锋设计传递新锐报格,风格上偏杂志和娱乐风格。7. A2叠《锐读杂志》封面力倡卖点故事的强势传播,也注重塑造编辑个性品牌。8. 精心打造品牌栏目的系列LOGO。从以上分叠的版式格局看,改版后的《东莞时报》增加多个强势的信息敏感点,取代此前不明朗的品牌视觉体系,用更精准的视觉传播强化报纸杂志化的特点,以吸引各主流人群对报纸的关注。

  

  (三)图化运动:本次产品调整,全报社形成坚定的共识:现代读者普遍很忙,我们除了给他们提供能轻松阅读的新闻故事和精品栏目外,日常最重视的内容就是图片和图表。1. 精美的图片成为《东莞时报》最受关注的信息产品和娱乐产品,我们拿出最少40%的版面来呈现图片和图表。2. 在用图上要比别人更具创新,凡是发生重大新闻事件,如能以大片形式呈现的,都当仁不让地采用多个版面做图片,而且善于用跨版大图,这些极具冲击力的图片,渲染感情、烘托气势,成为我们最前沿的做法。3. 升级摄影拍客版的美学功能和销售功能,图片选择范围无限扩大,但用图标准十分苛刻,要么图片够震撼,要么极美极具趣味。4. 在日常新闻版面上发出更多的好图片和图表,这要成为《东莞时报》重大的办报理念。5. 图片新闻团队每月最少要拍摄一部大片,如完成不了,从考核上给予惩戒。

  (四)杂志呈现。“杂志型都市早报”是本次改版的核心目标。通过《天下新闻》和《锐读杂志》作为试验田,进行核心内容的杂志化呈现。

  1. 《天下新闻》:拥有强烈的实验心态。

  ①版量:增加国际国内新闻版量,每天8版单独成叠(含广告),为方便阅读识别,命名“天下新闻”,广告口号“只和精彩发生关系”。

  ②封面:A.通过极具个性化的封面制作,让读者见识《东莞时报》的趣味和新锐。选题以当天大事的另类表现手法为主,多用非常规版式和合成图,风格上偏杂志和娱乐风格,选题上不拘泥于当天大事,以表现形式来确定“天下新闻”的封面主题。B.国家事务当然是关心的范围,但我们不希望去解决什么国家性的问题,或去证明什么不亲民的大道理。我们更希望自己能向读者提供一些额外的欢笑、新鲜和享受。C.倡导记者编辑深入挖掘当天国内热点,并重奖对热点题材的原创追踪和新锐观点。D.本叠选稿倾向于焦点社会新闻和有助于读者轻松阅读的时政新闻、科技新闻、军事新闻、文教新闻。

  这一叠的选稿宗旨,是根据国际国内题材的热点分布,进行专题化呈现,可一版一题,也可多版一题,不提倡一版多题的编辑方式。热点话题切入角度必须是大多数媒体不会想到的。在保持有趣有种有料的前提下,尽量多刊发埠外监督类新闻,要有很强烈的正义感、同情心。长时间下去,读者就会形成特有期待,会想看看《东莞时报》又怎么“折腾”。

  2. 《锐读杂志》:专注提供原创的精彩新闻故事。

  《锐读杂志》实际上是一个新闻杂志,由每天8个版面构成,口号为“是什么就是什么”,强调是将原有属于新闻杂志范畴的品牌栏目提升为更优质的产品,比如调查、人物、拍客等。

  按照传统的看法,一般人觉得新闻杂志拼的不是时效而是深度。但在我们看来,《锐读杂志》仍然是拼时效的载体,只不过,拼的不是突发消息的时效,而是拼全景还原、阐释解读、调查质疑以及前瞻远望的时效。我们很清醒地看到,没有时效,新闻媒体的深度等于零。

  为了版面的品格清净,《锐读杂志》每天广告控制在1.5个版以内,并以高端广告为主。在一些版面的经营上,也有严格界定。

  比如锐读封面,每期为单题导读,类似杂志的封面故事,杂志化操作,版式、图片和标题强调阅读冲击力。每天本版刊有深度编辑记者署名的犀利评论600字,栏目名为“独立观察”,本栏目编辑记者个性签名期期要上。

  值得一提的还有调查版。选题追求火爆、原创、理性,以本地题材为主。在当下本土题材受限制的情况下,拓展国内焦点新闻的二次发掘大稿,以及真正能引起东莞读者关注的热点题材(多关注犯罪行为的调查性新闻)。题材范畴的拓展,从某种程度上也减轻了本报深度记者的压力,届时,埠外题材由两种渠道完成,一是能引起全国性关注的重大题材由本报记者自采,二是与国内深度记者特约,按本报稿酬制度发送薪金。具有跨区作业的便利,擅长做当地媒体不能碰或碰不好的题目,揭秘、解密,使调查栏目带有几分神秘色彩,其所具有的锋利元素,培养忠诚的读者和吸引国内有志于做深度报道的优秀记者加盟时报。

  

  (五)“本地”变脸。1. 将“本地新闻”更名为“本城新闻”,强调报纸的城市特质,一字之差,感觉全然不同。2. 我们已经度过新闻新语态的阶段,现在到了提供核心信息的新阶段,由于优化升级,版面进行精细化分割,报纸寸版寸金,本城新闻倡导短稿化,简练的新闻才是最合适的新闻。3. 做轻松的时政报道,不从官本位的角度去思考,而从民生视角去呈现。4. 撤销两个经济版,民生类的动态经济稿件分流至实用版,宏观类的产经财经稿分流至时政版。5. 撤一个实用版即每日荧屏版。强化镇区版,周二至周五每天两个版。6. 考虑配合经营的实际情况,在必要时,可临时增设综合版,以消化那些广告配合稿。7. 加大本城新闻的互动特色,进一步强化新闻的帮办特性。8. 更加倡导易读原则:我们的新闻稿件不需要查阅词典,能够立即阅读;能够非常顺畅地透过眼睛进到脑中,能够迅速阅读;篇幅长度可以让读者在20分钟内读完,每个段落能够简短到从哪里读起皆可,单段文字不超过140字。搭配各种照片、插图或漫画。

  (六)行业升级。这个完全竞争的市场,有人起跑,肯定就有人追赶。我们在新闻叠和娱体叠的强力调整,产生了强大的爆发力,从而解决报纸根本的阅读效率,直接拉动报纸销售。有了这个做保障,我们也就有了全新的条件去进行版组功能区分。

  根据市场运营需要,对经济专刊做以下调整:1. 撤销A叠经济动态版,整合优势资源全力办好核心行业周刊。2. 对《楼市周刊》进行强势扩版,每周由8个版增16版,从财力人力上给予重点保障,今年将成为运营特区。3.《消闲周刊》更名为《玩味周刊》。4.《学习周刊》和美食类版面与广告代理商紧密合作,在贴心服务的同时要进一步强化相关版面的采编质量。5.《典藏时间》强化专业权威,增强经营能力。

  (七)文体跃动。我们定位为做最八卦最新锐最具互动性的读本。1.《文化时间》在保持现有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报道范畴和空间,尤其在艺术、时尚、设计、摄影、展览等领域要有根本的突破。2. 副刊“七日闲”开发能每日互动的滚动栏目,革新报眉设计,凸显本版作为调节报纸品位的功能。革新“倾情”版文风,让读者觉得可亲可信,扩大本报此类稿件的撰稿人队伍。3. 娱乐和体育力倡挖掘独家新闻,加强评论力度和互动力度,尤其在本地各项资源的整合上要领先同城媒体。

  (八)言论布局。用品牌栏目成为意见领袖。经过认真考虑,我们认为,在要本报上拿出专门版面经营言论版,人力消耗、采编质量都无法评估,如果不能明确做得好又做得有特色,还不如另辟蹊径打造时报言论空间。1. 用言论栏目链条组成意见阵线:及时语+今天世界观+独立观察+回马枪+倒后镜+楼视360度……形成每叠都有主打言论栏目的格局。2. 形成嘻笑怒骂的言论风格:书写民生的及时语,关注时局的今天世界观,凸显冷峻的独立观察,挥洒八卦的回马枪,致力专业的行业评论。

  在这些理念和策略的背后,我们还对团队架构进行科学调整: 1.成立机动新闻部,12名骨干记者专注于深度题材的深耕细作。2. 成立镇区新闻部,专注东莞各辖区的新闻建设,统筹管理两个镇域杂志,设定考核目标。3. 以本城新闻、天下新闻、锐读杂志、楼市周刊四版组为试点,实施统筹人制度,重点保障核心版面的出色呈现。4. 提拔部分骨干采编人员,奖优罚劣,激活士气。5. 增设“东莞时报每日金手指奖”,奖励每天最闪亮对促进发行最有效的新闻作品。

  所幸,在这次改版过程中,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超越了旧有和传统的思维,让读者和我们自己达成了默契——这份新鲜锐利的好玩报纸,一定是由很多很年轻很有才华的人在办——虽然我们现在不是特别年轻或者以后不再年轻,但这种感觉一定要保有,这个很重要,因为对于报纸来说,这个就是生命。 (来源:《新闻实践》)
(责任编辑:曾安能)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