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G20首尔峰会 > G20首尔峰会消息

G20峰会为韩国创收6亿 同时让韩国形象大幅提升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2010年11月16日03:10
  本报记者专访韩国旅游发展局局长李参

  尽管G20首尔峰会的日程只有2天的时间,但是韩国却是把G20当成世博会和奥运来办。记者在首尔到处可见G20的宣传广告,借机推广韩国各种产品和韩国旅游,甚至连电视上的汽车广告,都有G20的Logo。在这场韩国建国以来最重要的外交场合,韩国政府是如何利用这次商机促进经济发展的?韩国旅游发展局局长(韩国观光公社社长)李参近日接受了本报特派记者的书面专访。

  图/文:蒋林、李明波 发自首尔

  峰会让韩国形象大幅提升

  广州日报:G20峰会首次在欧美以外召开,韩国政府和民众都相信峰会能提高韩国的国家形象,您如何看这个问题?

  李参:G20峰会的召开给旅游产业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通过外国与会者的消费支出从而促进了韩国的经济。到目前为止,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本次G20峰会的外国与会者的消费支出达到490亿韩元(约2.9亿人民币),附加价值则达到533亿韩元(约3.1亿人民币),合计1023亿韩元(约6亿人民币)。

  峰会的间接效果是通过各大国际媒体的报道提高了韩国形象,有关韩国的负面新闻也相应减少了,这也直接使得访问韩国的外国游客数量呈上升趋势。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韩国旅游的未来,看到了韩国旅游品牌对外国游客的吸引力。

  首尔G20峰会通过三千多条新闻,将世界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媒体的焦点都集中起来。因此,这将会是使韩国国家形象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的良好机会。另外,在OECD(经合组织)30个国家中排名第19位的韩国国际地位也将会通过此次会议上升2~3个台阶。

  宣扬文化吸引中国游客

  广州日报:韩国旅游发展局和韩国政府在推广韩国国家形象方面,有很多有益的尝试,能否简单介绍一下?

  李参:韩国旅游发展局在中国内地共有5个办事处:北京、上海、广州、青岛和沈阳,各自分别进行着关于韩国以及韩国旅游的宣传推广活动。代表性的宣传活动是在当地有影响力的媒体上刊登广告,还在消费者密集区域进行现场宣传活动。

  另外,我们会通过驻中国文化院、国营企业、韩国企业等共同合作得到有效益的宣传效果,还利用包括中国在内的在全亚洲范围内有较高人气的韩国大众文化对韩国和韩国旅游方面进行宣传。这已经成为韩国形象宣传的一大重点。

  中国的许多故事在韩国都已经广为人知,中国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故事宣传旅游。我觉得利用聊天工具来实现网络的在线宣传也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将继续简化

  中国人签证

  广州日报:韩国政府将如何吸引更多的中国人到韩国旅游?

  李参:首先,为了解决困扰中国游客去韩国旅游的最大障碍签证问题,我们将会继续促进签证简化工作的实施,目前赴韩个人旅游签证的签发条件已经大幅简化。

  另外,我们将继续开发能使中国游客满意的高品质旅游商品,并计划继续强化年轻游客韩国自由行的宣传以及为这些自由行游客提供各种便利资源。为此,1330答疑热线将会24小时以中文服务为中国游客开放,我们还会与相关部门联合设置中文指示牌和发行中文的旅行指南书。

  同时,我们还会增加中国银联卡的加盟店,增进中国游客旅游消费的便利。我们还计划共同发行一款“韩国旅行卡”,让中国人在韩国旅游的时候能享受更多优惠。

  广州日报:请您介绍一下目前中韩之间的旅游交流情况?

  李参:今年以来中韩两国的旅游交流大幅度提高。到今年9月为止,访问中国的韩国人数为309万名,比去年同期增长43.9%。中国已经成为韩国人第一旅游目的地。同时,到访韩国旅游的中国游客数仅次日本游客而排名第二。我们预计今年访韩的中国游客会达到190万人,按照这样的增长速度中国将超过日本,从而成为访韩游客人数排名第一的国家。

  广州日报:您对韩中关系的未来有何展望?

  李参: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两国在各个交流领域上急速发展,我觉得两国这种紧密的关系会继续深化。文化观光方面的交流会让两国建立更深度的关系。

  德国后裔掌管韩国旅游

  出生在德国的李参在他首次来到韩国之前,与这个东方国家没有任何联系。但是谁也没想到,这位在韩国生活了32年的德国后裔,会成为首位担任韩国国营企业总经理的外国人。因为对韩国文化的热情,他甚至放弃了德国国籍,加入了韩国籍。

  李参原名本哈德·官特,1954年出生在德国。李参曾在德国古腾堡大学读法国文学和神学,然后在美国三一学院攻读了咨询学博士课程。1978年,他为参加宗教活动来到韩国,不料被韩国的文化和风光倾倒,他于1978年开始在韩国定居,1986年入了韩国国籍,成了“德国李氏”的始祖。

  李参取名“参”,意为参加韩国社会生活。1982年与韩国女子结婚成家,现有一子一女。

  人物资料

  记者手记

  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从11月7日中午抵达首尔,到11月14日晚上回到广州,《广州日报》这次为期一周的G20首尔峰会采访活动终于告一段落。这次境外采访秉承《广州日报》“我在现场”的新闻理念,在这样高规格的国际场合发出了来自广东的声音。

  很多国内同行都羡慕我们的采访能最终成行,因为韩国方面提前近2个月终止了媒体注册,国内大部分媒体都没有申请到采访资格。

  作为一个国际新闻记者,只有亲身站在了纷繁复杂的国际舞台上,才能让自己的视野更开阔,才能掌握更多的一手信息,从而让报道的内容更有真实感。

  广州是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城市,也是东西方文化最汇集的地方,广州的读者对于国际新闻的关注程度也应当是最热情的,今后《广州日报》还会用更丰富更有趣的国际新闻报道奉献给读者。 (李明波)

  我们和世界媒体

  站在同一起跑线

  每天平均只睡5小时,披星戴月地往返于会场和宾馆之间,这就是我们峰会期间的生活写照。回放自己在首尔的照片,几乎每张照片都带着倦容。

  峰会期间,本报前方记者得到了后方的大力支持。提早的安排和策划、后方的补充和协调,是前方记者坚强有力的后盾。我另一个深刻的体会是,在G20这样全球最高级别的峰会上,就连最有名的CNN这样的媒体,也无任何优势可言。清晰地记得峰会正式开幕的当天(11月12日)早上6时(北京时间早上5时),我们就起身前往会场。11月份冷气逼人的首尔清晨,夜幕还未完全退去,天下着丝丝细雨,连出租车司机都未完全睡醒的样子。当我们到会场以后,一部分记者已经在座位上坐稳。在媒体中心另一边,两名韩国电视台的主持人在赶忙化妆。不到一个小时,媒体中心就坐满了各国记者。峰会结束后,几乎是同一时间,各路媒体就将峰会的最新信息发布了出去。

  这就是全媒体时代,迅速的写作和反应能力,是每位记者的要求。而我们广州日报,有幸和其他世界主流媒体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首尔警察令人感动

  在韩国报道峰会这几天,有幸体验了一下首尔警察的热情和责任心。

  11日晚上报道完中国媒体的新闻发布会后,记者从新罗酒店出来已经是晚上11时左右。不知道地铁在哪,也不知道从哪里打车方便,只能求助警察。记者用发音不准的韩语说了几次之后,终于有警察明白我要去的方向。

  于是,有的在地图上指来指去,有的还帮我打电话找24小时翻译服务。一名年轻警察一直把我带到地铁站里面,用手势说了几遍:“坐7个站就到了”,还嘱咐记者要小心。

  在同一天下午首尔火车站的抗议现场,一名穿黑色风衣的男人拦住我说,问我是记者吗?我点头说是,他就用英文说:“我是警察,我要保护你。”于是给记者胳膊上戴上有“PRESS”的袖标。

  在此后的活动中,他一直在记者附近,还几次把我拉到安全位置。 (蒋林)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黄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