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消息

中央政治局会议传递明年经济政策新信号

来源:新华网
2010年12月03日21:24
  新华网北京12月3日电(记者 刘铮、郑晓奕、韩洁)中共中央政治局3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了2011年经济工作。在世界经济仍面临不确定性、国内物价上涨压力加大等背景下,明年中国经济政策何去何从,备受瞩目。

  按照惯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随后召开。透过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传递出的经济政策新信号,我们可以判断出明年中国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

  转方式:开局之年中国经济最大课题

  中央政治局会议在研究明年经济工作时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课题。明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要开好局必须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摆在突出位置。”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分析指出,明年要着眼于扩大内需,要更加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要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减排。

  统筹当前和长远,成为政策考量的重点。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明年既要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又要切实推进解决深层次矛盾和化解潜在风险,为长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归根结底还是要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结构来寻找新的、持久的经济增长动力。”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指出。

  汤敏认为,明年已有的经济刺激政策会弱化,房地产投资受调控影响不会有太大增长,出口受世界经济复苏缓慢抑制也难有较快增长,因此中国经济需要寻找新的增长动力。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明年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发挥好政府投资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促进社会投资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扎实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制定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专家们普遍认为,这些都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夯实经济可持续发展基础的重要举措。

  “一松一稳”:财政货币政策重新组合

  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明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

  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组合,体现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这是继1998年我国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转向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之后,再现“一松一稳”的调控组合。

  “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之初财政、货币政策双双向保增长发力不同,如今我国面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压力的双重挑战,因此要对这一组合拳进行调整,以应对复杂的形势。”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所长高培勇说,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就必须有相应的扩张手段,防控通胀压力要求不能再搞宽松的货币政策。

  事实上,从10月份宣布加息到11月份两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已经释放出货币供应逐步向常态回归的信号。

  “应当承认,我们现在的流动性是过剩的。但也要看到,过去发放那么多货币信贷是不得已为之,而且为率先战胜危机冲击发挥过关键作用。随着形势的变化,货币政策到必须调整的时候了。”姚景源说。

  在货币政策回归稳健的前提下,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财政政策有很大的“用武之地”。

  “财政政策有必要维持一段时间的适度扩张,但要更有针对性,做到有保有压,更加注重优化结构,增加有效供给。”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说。

  稳物价:积极稳妥管理通胀预期

  从7月份加快上扬的居民消费价格(CPI),是今年宏观经济主要指标中最出乎意料的一个。这不仅加重了通胀预期和宏观决策的难度,而且对百姓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产生了明显影响。

  在物价问题上,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加强市场保障和价格稳定工作,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完善市场调控预案,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价格秩序。

  胡锦涛总书记日前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明年要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稳定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关系。

  姚景源认为,当前经济增速已经趋稳,为把更多精力放在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上,可以适当降低对经济增速的预期目标,但物价和通胀预期问题突出必须解决好。通胀预期管理不好,很容易转变成现实的物价上涨。要在管理通胀预期上下功夫,同时保障市场供应,稳定预期,稳定物价。

  针对这一轮物价上涨,国务院已经出台了16条措施稳定物价,各部门落实力度很大。特别是蔬菜生产周期短,很多增加供给、促进流通的措施在短期内就可以看到效果。从中长期看,随着货币政策转向稳健,推动物价上涨的货币因素会减弱。特别是我国粮食连续第七年增产,这为稳定物价奠定了扎实基础。

  “一方面应当高度重视价格上涨问题,采取有力措施稳定物价、保障民生;同时不宜过度夸大通货膨胀压力对宏观经济的冲击,不必恐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说。

  惠民生:助力经济社会均衡发展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中央政治局会议也作出一系列安排,提出努力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强社会保障薄弱环节建设,基本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3年重点工作任务,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等。

  “这些保障民生的积极举措,一方面体现了经济增长要更多惠及民生,另一方面也是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国内需求的需要。提供更多的就业、更高的收入、更好的社会保障,才能让消费者更多消费,才能更好地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发展。”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经济室主任张晓晶说。

  收入问题是制约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扩大的要害,收入分配改革是改革的难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如何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如何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需要做通盘的安排。贾康认为,可以采取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大对低收入群体补助力度等措施。汤敏建议,加大扶贫投入力度,减少贫富差距。收入分配改革亟待取得实质性突破。

  安居乐业,是百姓的期待。在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可以预见,明年政府用于促进就业的支出将继续增加,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规模和投入力度将明显加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指出,如今的宏观经济政策,更加重视改善民生,更加重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而且为中国经济社会未来的发展开拓更加广阔的空间,迎来更加均衡、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责任编辑:马涛)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