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青海玉树地震 > 青海玉树地震消息

记者新年回访玉树灾区:帐篷里酝酿新生活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1年01月02日16:24
  中广网北京1月2日消息(记者陈俊杰)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一进入冬季,玉树就像是进入了冬眠,几乎所有的震后恢复重建工作都暂停了,几万名受灾群众被集中安置在11个安置点的帐篷内,以度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季,等待明年春暖花开新房建成。

  而此时的玉树含氧量只相当于平原地区40-50%,气温零下20多度,时常光顾的狂风让整个玉树县城经常尘土飞扬……玉树正经历着震后最艰难的时期。

  中国之声记者在不久前对玉树灾区进行了回访。玉树还好吗?帐篷里的人生活都怎么样?他们在2011年又有什么样的计划和愿望?

  玉树地震发生的8个多月后,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时,依旧能看到遍地的瓦砾和残垣断壁,也能看到乞求的目光。由于进入了冬季,玉树的恢复重建工作进展缓慢,似乎玉树的外表与地震之初没有什么区别。

  尽管如此,细心的人还是能发现一些别样的景象。玉树巴塘机场的秩序比地震之初的时候好了很多;玛尼石堆旁诵经的人越来越多;格萨尔王广场上帐篷超市里的商品越来越丰富,帐篷里挤满了购物的人;受灾严重的禅古村和甘达村也盖起了一排排崭新的藏式瓦房。

  每当阳光明媚的时候,甘达村的男人们就会站在门前聊天,一边享受着冬日的阳光,一边商量着未来的生活。

  甘达村是“4·14”玉树地震中损毁最严重的村之一,村里几乎所有的房子都倒塌了。然而就在震后一个月,甘达村就展开了灾后重建,一个全部由政府投资的新甘达村在高原上重生了。甘达村党支部书记叶青很高兴。

  记者:一共建了几套?

  书记:171套。

  记者:什么时候搬进来的?

  书记:11月份。

  记者:村上的都搬进来了吗?

  书记:大部分都搬进来了,还有几个没搬。

  记者:每家的房子多大面积啊

  书记:80平方。80平方的房子17万。

  记者:这房子的质量怎么样?

  书记:地基打得好得很。

  甘达村牧民西江一家六口人在今年11月住上了新房。新房里暖和明亮,藏式家具很气派,炉子上的大锅里煮着牛肉,散发着沁鼻的香味。

  记者:好像是肉?煮的肉。牛肉羊肉啊?

  西江:牛肉,自己的牛宰的。

  甘达村是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最早启动的两个示范村之一。5月4号开工,11月初完工,具备入住条件。

  来自官方的数字显示,截止到11月末,玉树地区6县19个乡镇一共开工建设农牧民住房11655套。

  然而,受自然条件严酷、建材匮乏、施工期短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大部分新房不具备入住条件,几万名受灾群众还需要在帐篷里度过震后第一个冬季。

  玉树州委秘书科副科长夏楚林说,玉树州委、州政府在赛马场等地建设了11个集中安置点保障群众过冬。

  夏楚林:我们在结古镇外围,已经安置了7657户,27385人。

  尽管要在帐篷里度过寒冷的冬季,玉树人也许会感到有些陌生,但是他们知道必须要学会适应。

  而为了保障帐篷里的人顺利过冬,玉树州委州政府也做了很多工作,除了水电通到每家每户的帐篷里,政府还发放了足够过冬的生活必需品。

  夏楚林:发放粮1.38万吨,食用油250吨,棉帐篷41518顶。

  有了这些,帐篷里的人已经不觉得冬天会那么的难熬。

  65岁的巴桑才仁已经退休,他家有两个帐篷,他和老伴住一顶,儿子一家四口人住一顶。

  走进他的帐篷,一股热气迎面袭来,顿感温暖,身上的寒气被驱散的一干二净。

  帐篷里有两张单人床,床上铺着防潮垫,床上的被褥整整齐齐地码放在床头。两张床中间是茶几兼吃饭的桌子,桌子干净整洁,一尘不染。桌子上摆着一台彩色电视机,播放的是动画片《喜洋洋和灰太狼》。

  在帐篷门口,一个铁制的火炉烧得很旺,几米外都会感到热气。热情的巴桑才仁给每位来客都倒上了一杯红茶,茶香扑鼻。

  巴桑才仁说,虽然遭受了地震灾害,住进了安置点的帐篷,但今年这个冬天他什么都不缺。

  巴桑才仁:过冬的物资我们自己买的,煤有了,牛粪也有了,啥都不缺。

  巴桑才仁一家住在扎西科安置点,也就是玉树地震报道中很多记者都非常熟悉的赛马场,这里有1万1千多顶帐篷,是全县最大的安置点。安置点的帐篷里面都能取火做饭。中午站在赛马场的看台上远眺,能看到各家帐篷上升起的袅袅炊烟。

  在安置点周边,有商店和小型超市,群众购买生活物资十分方便。玉树人的生活在这个冬季正在逐步恢复正常。

  尽管如此,玉树的高物价让灾区的群众曾经连连叫苦,尤其是过冬取暖的燃料煤价格已经超过去年好几百块钱,整个冬天,每家单烧煤就要花掉将近1万块钱。而最近,物价的问题正在逐步得到缓解。青海省政府给灾区每人每天增发了2元的取暖补贴和每人每月10元的临时价格补贴。

  玉树,震后的第一个冬天,寒冷和温暖交织,困难和希望共存。新年已至,经历了震后余生的玉树人心里都有了对来年生活的期盼。35岁的旦周扎西希望能尽快住上新房子。8岁的坎卓仁藏盼望能有个新学校。30岁的藏族小伙子甘公通过了驾校的考试,希望跑长途运输,改变自己和一家人的生活。玉树大利都超市的杨木燕希望帐篷超市能早些搬进楼里面,更好的为灾区群众服务,而16岁的尕卓玛更愿意用歌声表达祝愿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作者:陈俊杰
(责任编辑:renyue)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