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怎样看待“神医”现象?

来源:人民网
2011年01月13日06:40
  去年以来,从张悟本到李一再到刘逢军,从悟本堂到绍龙观再到大道堂,“神医”、“大师”层出不穷,一个个养生神话、治病传奇相继破灭。

  在一个科技发达、文明现代的社会,为什么还有很多人相信绿豆包治百病、十几天不吃饭就包好、凭照片就能看病等荒诞不经的说法?“神医”“大师”们为何能忽悠世人?“神医”现象折射出怎样的社会问题?如何治理?请关注本期话题。

  【网络调查】

  如何治理“神医”现象?

  加强医学科普

  1151票

  54%

  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1132票

  53%

  严格执法问责

  1044票

  49%

  加强行业监管

  858 票

  40%

  强化舆论监督

  664 票

  31%

  约束媒体炒作

  1189票

  56%

  数据截至1月12日10时,共有2136 人参加

  网络支持:人民网观点频道

  【各方观点】

  谁把患者推向了“神医”怀抱?

  山东读者 孔阳

  “神医”一度炙手可热,除了人们自身医学知识缺乏、存在盲从心理之外,现实中还有两个重要“推手”。一是利益推手。现在老百姓有个头疼脑热的,上个医院,随随便便就要成百上千,小病大治,大病贵治,昂贵的医疗费用,令许多人望而却步。而“神医”们正是看准了这一点,迎合人们希望看病便宜些、容易些的需求,纷纷推出绿豆等价廉“管用”的“药物”,打出看照片等“疗法”,一时之间颇能迷惑人。

  二是炒作推手。每一个“神医”,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往往都有一帮人、一些媒体在为其抬轿子、四处吆喝。尤其是现代传媒如此发达,包装手段如此丰富,一个在医界昨天还默默无闻的人,上了几期节目,搞了几次访谈,得了几个头衔,就会一夜之间火了、红了。借着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其市场会迅速扩展,其负面效应也会空前放大。

  有利益驱动,就会有炒作忽悠,这两只“手”是相通的。其实,近年来,这些“推手”联手炮制的,又岂止是“神医”们?

  治乱象需扎紧法律篱笆

  福建读者 孙瑞灼

  实际上,层出不穷的“神医门”与法律制度存在缺失有关。目前我国法律虽然对无证行医做了禁止性规定,但是对这种毫无职业道德、大吹牛皮的“神医”如何禁止和处罚,并没有专门规定。

  法律的缺陷让一些人钻了空子。一些“神医”就在法律空间里寻找灰色地带以规避监管,不仅要患者登记个人信息,还要签协议,其中无非说他们不是医疗机构,他们的产品属于食品,不是药品。一旦追究起责任来,即使被惩罚,力度也有限。违法收益大而成本小,处罚不严或无法可依是导致各种“神医”屡屡出现的重要原因。

  因此,治理“神医现象”现象,迫切需要完善法律规定,扎紧法律制度的“篱笆”,切实加大打击力度,不给以牟取暴利为目的的各种养生机构和“神医”可乘之机,用法律的铁拳把“神医”们打回原形。

  再进一步说,我们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些“怪力乱神”现象,其治理方法,需要对症下药,但从根本上说,不外乎两剂“良药”,一靠科学,二靠法治,这两种力量一旦真正给力,就会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更难以为害。

  李逵不出场,李鬼就登场

  人民网网友 三两金

  “神医”固然是浮云,但这“浮云”为什么有时还能“蔽白日”?而且招摇撞骗、大肆敛财,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难怪每有“神医”跌倒,就有网友发问:早干嘛去了?

  这句“早干嘛去了”,依我看,质问的有两个对象。一是监管部门,假神医为什么能以合法的面目迷惑世人?群众一直举报不断,为什么要等到“墙倒众人推”时才有所动作?左一个张悟本,右一个刘逢军,哪个监管部门的相关人员受到了追究?好像与他们毫不相干。看来,监管不力不是小问题。

  二是真专家。我国不乏有真才实学、妙手回春的医学专家、养生专家、心理专家,为什么在百姓疑惑、迷惑、困惑的时候,没有人负责地站出来,或者组织懂行的人站出来,揭穿“神医”的画皮,讲清楚科学道理?这么好的科普时机,就此白白丧失,实在可惜。

  李逵不出场,李鬼就登场。一些人钻了空子,反过来提醒我们,治理“神医”,还需形成合力。公众需要提高科学素质,有关部门应切实履责,建立防假打假机制,科学家们平时做好科普工作,关键时刻敢于出来说话。大家都努力,“神医”滋生发展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小。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黄珊)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