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刘华清逝世 > 刘华清逝世消息

刘华清无愧中国航母之父 憾未亲见中国航母下水

来源: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2011年01月15日05:21
开国少将意气风发。
1980年,将军登上美国航母
将军战略眼光高远令人佩服。
  2009年,新中国海军建军60周年之际,国防部长梁光烈公开正式表态,中国不能永远没有航母。2010年年底,路透社报道称,中国军方和官方消息称,首艘航母将于2011年,也就是今年正式下水。

  多年的航母梦要圆了,可是,那个最先提出中国要建航母的人,却在梦圆之前略带遗憾地走了昨天,新华社讣告: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刘华清同志,2011年1月14日6时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刘华清上将,1916年生于湖北黄安,被称中国“现代海军之父”和“航母之父”。1987年,时任海军司令的刘华清上将下令开办中国第一个“飞行舰长班”并慷慨立誓:“不搞航空母舰,我死不瞑目,中国海军要建航空母舰了”!话语铿锵犹在,将军却走在了航母下水前夕,令人扼腕长叹!

  布衣将军看淡功名 一生只提三次“意外”,居然都是“升官”

  放牛娃出身的刘华清被称为“布衣将军”。将军在一生的大风大雨中,意外偶然不知发生过多少次,但在将军的回忆录中,却只总结了三次“意外”,而这三次“意外”,竟然都是“升官”:1987年获任军委副秘书长、1989年提名军委副主席、1992年当选中央政治局常委。看淡功名利禄的情操,让人肃然起敬。

  刘华清将军之子曾任南京海院院长

  设在南京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指挥学院是海军最高学府,刘华清将军的儿子刘卓明,曾任海军指挥学院院长。可谓将门虎子,子承父业。

  他是功勋累累的老红军老革命

  “将军县”走出来的开国少将

  刘华清将军出生于湖北黄安。这个鄂东大别山南麓的小县迄今也不到70万人口,却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献出了14万英雄儿女的生命,仅查明登记在册的烈士就有22552人。在这块土地上,走出了223名将军,是全国将军人数最多的县,被人们称为“将军县”。因为这些将军,“黄安”在解放后改名为“红安”。

  将军不到15岁,就离开家乡参加了革命,成为红军中的一名“小鬼”。抗日战争爆发后将军任八路军第129师司令部秘书主任、政治部宣传科科长,曾护送邓小平到129师赴任。

  1949年1月,将军出任“二野”第十一军政治部主任。1982年,刘华清出任海军司令员,后来历任中央军委委员,中央军委副秘书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

  将军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1360名开国少将之一。曾获得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

  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编成歌

  红军长征抵达陕北延川县后,任红十五军团政治部宣传科长的刘华清,在军团政治部秘书长程坦的主导下,一起将毛泽东为红军制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改编成歌词,这首军歌从红军时代一直唱到了今天,唱遍了全国。

  他是伟大的“中国航母之父”

  新中国首份特别公函保住核潜艇

  现在,中国海军威慑力主要来自核潜艇。如果没有刘华清,中国海军就很可能没有核潜艇。

  核潜艇的研制设计是从1959年开始的,1962年上半年经济困难,核潜艇研制眼看要下马。刘华清专门向聂荣臻元帅汇报,保留了核潜艇研制的火种。

  1965年3月,刘华清亲自起草了研究制造核潜艇的报告。8月,报告获批。将军在回忆录中用了四个字形容:“喜出望外”。

  “文革”中,核潜艇的研制工作面临冲击。将军向聂帅建议以中央军委名义发一个关于保护核潜艇工程特别公函。1967年8月,中央军委发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特别公函》,核潜艇科研任务在动乱中被保护了下来。

  1971年5月31日,核潜艇首航。1974年8月1日,第一艘鱼雷核潜艇“长征一号”,正式编入海军战斗序列。将军就任海军司令员后,主持了第二代核潜艇的研制,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导弹核潜艇的国家。1994年,新一代核潜艇研制开始。将军欣慰曰:“后继有人,后继有艇,我也就放心了。”

  中国航母该有一艘叫“刘华清号”

  刘华清将军去世后,让众多网友想起的第一句他的话就是“不搞航空母舰,我死不瞑目”。时值中国航母下水越来越近,令人扼腕。

  将军在回忆录中写道:“早在1970年,我就组织过航空母舰的专题论证,并上报过工程方案。1980年5月访问美国时,主人安排我们参观了"小鹰"号航空母舰。其规模气势和现代作战能力,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当上海军司令员之后,将军力主造航母,解决“望洋兴叹”难题,但当时经济实力有限,将军没放弃。1986年,将军说,航母总是要造的,到2000年航母总要考虑。1987年,刘华清提出,搞航母,不能等。财力不够也要早论证。将军的设想是,“七五”开始论证,“八五”搞研究,对平台和飞机的关键课题进行预研,2000年视情况上型号。

  虽然将军的很多想法因为各种因素未能成形,但是却促使了许多与航母相关的预研项目上马,为我国航母打下基础,“中国航母之父”当之无愧。中国的航母群,以后应该有一艘叫“刘华清号”。

  他是新中国“现代海军之父”

  军事评论家张召忠是他的“门下桃李”

  1982年8月28日,刘华清就任海军司令员。上任之时,正值中国军队百万大裁军的背景之中,海军许多单位撤销、降级、降格。刘华清“逆势”提出海军现代化,组建了海军装备发展论证中心,成为决策层的智囊。军迷们极为熟悉的军事评论家张召忠就是从这个中心走出来的佼佼者。

  他终结了几百年的“闭关”海洋战略

  中国海军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前,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海军战略!刘华清出任司令员时,海军的地位差不多就是陆军的“辅助军种”。

  刘华清回忆录中透露,“1985年底,我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中国的"海军战略"问题。”自明朝永乐以后,直到清王朝灭亡,中国的海洋战略只有一个,那就是“禁海闭关”。是刘华清使军内外由“大陆观”逐步向“海洋观”转变。

  他的“近海防御”战略一直沿用至今

  刘华清重新制定了海军战略,人民海军开始由“近岸防御”向“近海防御”转变。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战略一直沿用到今天。

  将军对人民海军作了“三步走”的远景规划:21世纪初控制第一岛链(靠近亚洲大陆沿岸的群岛组成,包括台湾岛、琉球群岛等);2020年左右控制第二岛链(由第一岛链外扩到太平洋北部群岛);2050年左右能够“全球行走”。这在上世纪80年代看来,似乎是个不切实际的狂想,但是现在来看,我们不得不由衷佩服刘华清将军的远见!

  众多外国军事文献把将军称为“中国的马汉”。(马汉是美国著名的海权专家,代表作《海权对历史的影响》。曾任美国海军顾问,被称为“美国生活中最伟大、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直至今天,强大的海权仍是美国全球战略的基础编者注)

  本报记者 李军 根据《刘华清回忆录》等整理

  作者:李军 根据《刘华清回忆录》等
(责任编辑:项劼)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