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沈阳日报

2010年度感动沈阳十大人物揭晓(组图)

来源:沈阳日报
2011年01月22日09:01

  颁奖现场
王秀夫(右二)
伏桂明
宋非非(左)
汤秉贵
一种力量,源自感动,激励我们前行;多种感动,震撼你我,诠释大爱心声。千位模范,层层遴选,都是平民英雄;万众敬仰,心弦拨动,见证人间真情。2010年感动沈阳人物评选活动到昨天已全部完成,经过市民自荐、单位举荐、候选人演讲、市民投票和专家综合评议,最终产生了2010年度感动沈阳十大人物。

  让我们感谢这些带给我们感动的人。他们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一个人对社会应当担当的责任;他们用自己的故事,解读着人与人之间应该有的美好感情。所有的感动都是榜样,所有的感动都是力量;所有的感动都值得珍藏,所有的感动都让人难忘。2010年已经过去,可感动的温暖留在了我们的心中。

  本报讯(记者吕良德)1月21日晚,2010年度感动沈阳人物颁奖典礼在辽宁大剧院举行。

  鲜花,绶带;掌声,赞叹;泪水,欢笑。当晚,辽宁大剧院笼罩在感动与被感动的气氛中。此次感动沈阳人物评选活动于2010年6月18日启动,历时半年产生了2010年感动沈阳十大人物。他们分别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宋非非、著名钢琴演奏家郎朗、于洪区东湖学校学生祁文博、沈阳军区后勤史馆馆长徐文涛、277名无偿献血者团队、铁西区凌空街道居民王秀夫、沈阳日报高级记者伏桂明、沈北新区黄家乡村民汤秉贵、沈河区风雨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退休职工关英汉、沈阳地铁团队。

  本报高级记者伏桂明,从2008年3月起,历时3年,奔波万里,足迹遍布13个省200多个县区,为53位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烈士寻找亲人。伏桂明以一颗炽热的心和记者崇高的责任感,走完了艰难的为烈士寻亲之路。他用人性的良知凝结城市道德底色,成为感动沈阳十大人物之一。

  由本报报道、推出的宋非非、祁文博,也荣登此次感动沈阳人物的领奖台。宋非非因家境贫困,交不起7000元的学费而去洗车,打工挣钱。当筹够学费后,她主动向社会宣布谢绝捐款共计50余万元,人们称赞她是“90后”的楷模。祁文博父母疾病缠身,7岁起她就用孱弱的臂膀挑起全家人的重担,劈柴、做饭、洗衣……在人生的风雨中淡然接受命运的挑战,感染着周围的人。

  受感动沈阳人物帮助和感动的人作为当晚颁奖嘉宾,成为晚会的一大亮点。烈士的女儿为伏桂明颁奖,两位年逾九旬的母亲为女儿王秀夫颁奖……其间,人们用来自内心最朴素的色彩描绘着这座城市最真的感动。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凤波,原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见义勇为基金会理事长郭大维,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玉珠,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璐,市政协副主席赵秋凤,副市级干部刘兴烈出席颁奖典礼。全市各界群众1200多人参加盛典晚会。

  1.青春赞歌宋非非

  人物事迹:宋非非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也是2010年沈阳区县8所省级重点高中的高考应届生第一名,因家境贫困,交不起7000元的学费而去洗车,打工挣钱。此事经《沈阳日报》报道后,引来社会好心人的帮助,当筹够学费后,宋非非主动向社会宣布谢绝捐款,拒捐累计达50余万元,引起了全社会广泛热议和好评。

  颁奖词:青春,在风雨中接受命运的挑战;心灵,在阳光里闪耀顽强的光芒。自立,自强,活出自己的尊严;感恩,进取,点亮明天的希望。

  获奖感言:真高兴!大学放假刚回家就获得了这个大奖!我的梦想是建立一个基金会,帮助更多念不起书的孩子,我要靠自己的努力实现梦想。

  2.沈阳骄子郎朗

  人物事迹:郎朗,国际著名钢琴家,沈阳市城市形象大使。他是沈阳的骄傲。他是第一位与世界主要乐团长期合作、在世界主要音乐厅举办独奏音乐会的中国钢琴家;也是第一位获得“伯恩斯坦艺术成就大奖”的中国人;更是第一位获得格莱美古典音乐最佳演奏奖提名的中国人。2010年8月29日晚,他带着耀眼的荣光回归故里,用他精湛的演奏技巧,为家乡人民带来了一场钢琴盛筵。

  颁奖词:将辉煌凝结指尖,将梦想放飞乐坛。用天才和勤奋奏鸣故乡的热望,用艺术的旋律回报至爱亲情。这个从沈水之阳走向世界的青年,挺立艺术的巅峰,释放改变世界的能量。

  获奖感言:(远在美国演出的郎朗用视频发来祝福)这些年我获得过很多奖,但这份荣誉对我来说弥足珍贵。我骄傲我来自中国沈阳!我要对和我一样对人生有许多梦想的人说一句,其实天才是百分百的努力,百分百的坚持,百分百的超越,希望年轻朋友用不懈的奋斗实现自己的理想。

  3.美德少年祁文博

  人物事迹:祁文博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父母常年疾病缠身,7岁起她就用孱弱的臂膀挑起全家人的重担,劈柴、做饭、洗衣……为防患病的妈妈走失,睡觉时她将细绳一端拴住自己,一端拴住妈妈;为了补贴家用,她在上下学路上捡拾塑料瓶、旧纸盒等废品;她牺牲自己的复习时间为同学义务补课。她用阳光般的微笑诠释了坚强、从容、乐观、进取、感恩,她像一朵坚忍不拔的小花儿,在风雨中从容地接受命运的挑战,感染着周围的人。

  颁奖词:弱小的身躯是一家人遮挡风雨的屏障,坚强的品格是亲人们支撑生命的拐杖。今天,你像一棵小草,在生活的阴霾中显露出嫩绿的鲜亮;明天,你将是一株大树,在阳光雨露的沐浴中成为栋梁。

  获奖感言:我和其他孩子没有什么不一样,只不过经历更多,也收获更多。妈妈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人,我一定要把妈妈照顾好。我会抽取一切空余时间来抓紧学习。

  4.光照汗青徐文涛

  人物事迹:徐文涛是沈阳军区后勤史馆馆长,2004年他担负起筹建沈阳军区后勤史馆任务后,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建成了全国第一座史料翔实、内涵丰富、图文并茂的后勤史馆。6年来他为军内外1000多批、10万多人作过讲解,受到一致称赞。他所创建的沈阳军区后勤史馆,已成为辽宁省“国防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沈阳市“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他本人被聘为沈阳市国防教育讲师团副秘书长和多个部队、大中小学的德育教授和辅导员。

  颁奖词:钟情于历史,为滋养精神家园续写传奇;载情于大道,为雕琢红色记忆树立丰碑。心怀史馆,讲遍军营学堂;激情作赋,感怀战火峥嵘,筑立不朽军魂。

  获奖感言:我还想再物色一个讲解员,要求是“学人本色,战士风华”。要做到知识面宽心态好,爱党敬业感情深,不骄不躁形象好,能说能干素质高。

  5.爱的奉献277名无偿献血者

  人物事迹:今年6月14日是第7个世界献血者日,277名被卫生部授予无偿献血金奖的沈阳市民的名字被镌刻在长两米、高一米半的“无偿献血爱心石”上,他们每人无偿献血至少40次。为更好地弘扬市民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沈阳首次建起这块“爱心石”,随着金奖获得者人数的递增,“爱心石”的数量也将增加。

  颁奖词:每一次献血都是无偿的捐助,每一次给予都饱含真情。他们以平凡挚爱谱写热血颂歌,镌刻在“爱心石”上,永存永恒。

  获奖感言:没有什么样的给予比给予他人第二次生命更可贵,我们要坚持献下去。

  6.孝老敬亲王秀夫

  人物事迹:王秀夫是凌空街道居民,现年58岁,她靠一己之力艰难地担起了整个家的责任,无微不至地照顾94岁的养母和90岁的生母。尽管身体不好,收入不多,但她坚强乐观,经常一手用轮椅推养母,一手挽着生母,去逛公园。棋盘山、沈阳世博园、关东影视城,都留下了娘仨儿幸福的身影。在苦中有乐的生活中,王秀夫用行动回报着母亲的生养之恩。今年,她被评为铁西区“道德模范”。

  颁奖词:平凡演绎幸福真谛,快乐渲染至孝亲情。一位普普通通的女人,搀扶着两位颐养天年的老人向我们走来,勾勒出一幅夕阳余晖的晚晴。

  获奖感言: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家有两块宝。

  7.大爱无疆伏桂明

  人物事迹: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曾有53位烈士从没有亲人来扫过墓,原因是他们的亲人不知道烈士长眠于此。烈士亲人在哪里呢?伏桂明作为沈阳日报社一名记者,从2008年3月起,历时3年,奔波万里,足迹遍布13个省200多个县区,建立一个跨地域寻找烈士亲人的“互联网”。在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60周年纪念日前夕,终将53位烈士的亲人全部找到。他是饱含着对烈士和烈士亲人的深厚感情在做这件事。

  颁奖词:近千个日夜,几万里奔波,为让不朽的英灵安息,用人性的良知凝结城市道德底色。铁肩担道义,履责著华章。

  获奖感言:烈士的亲人从没放弃过寻找亲人,正是他们的坚持,才让我们的寻找有了结果。与其说我是感动人物,不如说是烈士的亲人和60年前为国捐躯的最可爱的人,他们才是真正的感动人物。

  8.见义勇为汤秉贵

  人物事迹:2009年冬天,两名儿童不慎落入汤秉贵家附近的鱼塘中,汤秉贵老人听到呼喊后,不顾自己67岁高龄及患脑血栓的病躯,毅然跳入冰窟窿,将两名孩子救出(其中一人因抢救无效死亡)。汤秉贵于今年10月获“沈阳市见义勇为积极分子”称号。

  颁奖词:救人义举,义无反顾;助人信念,坚如磐石。用自己周身的热量融化寒冰,平凡是泥土,高大如猛士。

  获奖感言:冰水中救人我从来没后悔过。以后碰到这样的事,我还管!

  9.乐善好施关英汉

  人物事迹:关英汉,97岁高龄,每月退休金2000多元,却住在只有30多平方米的单间;裸露的水泥地面、没有电视机、没有电话,就连单人床也有近50年的历史;一件棉袄穿了几十年,领口和袖口都露出了棉花;每天严格控制吃菜的标准,一周的全部花销只有十几元。就是这位普通的老人,从1991年至2010年间,共捐款26万余元。

  颁奖词:用高倍放大镜一遍遍地在报纸上动情寻找可以捐助的焦点,在危难时刻一次次地将全部存款清零。一位高寿老人的大爱如此厚重,让我们懂得生命恒久的另一重意义。

  获奖感言(5个子女代领奖):正月二十四是父亲的生日,祝他健康长寿。

  10.沈阳铁军沈阳地铁团队

  人物事迹: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用5年时间完成了全长27.9公里的地铁建设;他们用200天时间完成了正常需要2-3年才能做好的运营筹备工作。他们,在目标面前,团结进取;在工作面前,求真务实;在事业面前,甘于奉献;在困难面前,敢于担当……他们,用自己的拼搏,用自己的智慧,书写了属于城市、属于全体市民的英雄史诗。这就是沈阳地铁团队。这个团队汇集了来自机关、企事业单位、参建单位、海外学子在内的大量高级人才,为实现“百年地铁”的目标而共同努力。

  颁奖词:延伸的钢轨奏响凯歌,闪光的车影凝练成风景,城市巨献载入史册。沈阳地铁,加速度,创奇迹,载着城市的希望与梦想驶向新的征程。

  获奖感言:地铁在建设过程中给市民出行造成了一定不便,但沈阳人民对我们非常支持和理解,我们要用行动回报全市人民。

  作者:吕良德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