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碗农家粥 |
坐上冬梅驾驶的三轮车,出发喽 |
抱起管子,咱也秀一把 |
“小撒吃了我做得最差劲的一顿饭”
今年1月,睢县匡城乡夏庄村38岁农妇朱冬梅创作的民谣《新娘歌》被评为“2010年十大网络新民谣”,朱冬梅也因此成为新闻人物。一个月过去了,这名农妇又因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撒贝宁的来访而又一次走红。
昨日,记者再次采访了正忙于农活的朱冬梅,她向记者讲述了撒贝宁在她家采访的点点滴滴。
1 “小撒突然来了,我感到很惊讶”
“尽管我有心理准备,但小撒突然来到家中,我还是感到很惊讶……没想到他竟然来了!撒贝宁竟然真来了!”23日下午,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两天,但朱冬梅的语气仍难掩激动。
2月20日,正在田间忙碌的朱冬梅突然接到中央电视台编导王晓燕的电话,说中央电视台《小撒探会》节目组的著名主持人撒贝宁要来睢县采访她。朱冬梅半信半疑,心想,自己是一位普通农妇,怎么会引起央视的关注呢?但看看来电号码,的确是北京来的电话。
“能有机会亲眼见到我心中的偶像,真是太幸福了!”想到自己十分喜欢的主持人小撒有可能采访自己,朱冬梅感到特别兴奋。当天夜里,她辗转反侧,因为激动,她几乎一夜未眠……
2月21日上午10时许,朱冬梅正在堂屋和邻居说话,突然院子里来了几个人,朱冬梅出门一看,中间竟然有个熟悉的面孔——撒贝宁来了!
“你好!”撒贝宁走上前和她握手。朱冬梅尽管很拘谨,还是一边握手一边仔细打量着小撒,“帅气,比电视里看到的还要帅气!”
2 “小撒蹲下来,帮着我洗衣服”
来到朱冬梅家后,小撒给朱冬梅带上耳麦,然后亲切地和她拉家常。小撒先是问问她家里的人口,又问问她地里的收入。聊着聊着,朱冬梅的紧张情绪没有了。看到眼前的小撒,她感到和自己的朋友一样,谈话也慢慢自如起来。
小撒的采访让朱冬梅感到很轻松。因此,虽然在镜头前,但朱冬梅该干啥干啥,一点也不拘束。因为当天暖阳高照,朱冬梅就把洗衣机搬了出来,然后在洗衣机里洗几件浇地穿的脏衣服。蹲在一旁的小撒一边和朱冬梅聊天,一边帮朱冬梅洗衣服。因为怕弄脏小撒的衣服和鞋子,朱冬梅不让小撒帮忙,但小撒好像不在乎。从洗衣机里到地上的大盆里,衣服捞来捞去,4件衣服洗完,小撒一直在一旁当帮手,一件不漏。
临近中午,朱冬梅要做饭了。像往常一样,自己该做什么饭还做什么饭。朱冬梅钻进又低又暗的厨房内,然后开始做饭,一旁的小撒慌着帮忙炒菜,又是往锅里放油,又是往锅里放盐,全然不顾烟熏火燎。
20分钟以后,菜炒好了,锅里的粥也熬好了。小撒从厨房低头钻出来,眼睛熏得直流泪。
“饭做好了,采访也差不多了,我以为小撒该走了,该去县城的饭店吃饭了,没有想到的是,小撒竟坐下来和我一起吃饭。那是我做得最差劲的一顿饭!”说起小撒在家里吃饭的事,朱冬梅懊悔不已。
饭做好了,小撒在朱冬梅家的小饭桌前坐下来,拿起馍筐里的馍,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朱冬梅这时才后悔了——她想起来,她前两天做馍用发酵粉发面时发过头了,有些酸,酸得甚至有些倒牙,很难吃。
“要是知道小撒留下来吃我做的饭,我也不会只炒一个西葫芦,应该多炒几个菜才是啊!况且那天炒的菜明显有点咸了。”朱冬梅笑着对记者说。
看着小撒吃下一个硬馍后,朱冬梅没好意思让小撒再吃。她感觉自己做的饭不好吃,不能强迫人家再吃。然后,朱冬梅很抱歉地问:“我做的饭不好吃吧?”正喝着粥的小撒说:“不错,很好吃的,我以往吃的饭有时候还不如这个。”
“小撒吃了我做得最差劲的饭!馒头又硬菜又咸,不知当时他是不是觉得难以下咽。我平时做饭的手艺比这高多了。”朱冬梅感到很遗憾,当天晚上,她在自己的博客中这样写道。
3 “小撒在前面拉耧帮我干农活”
当天下午,朱冬梅要去浇地,还要用耧给小麦施肥。小撒吃过饭后,坐在朱冬梅驾驶的摩托三轮车上,三轮车上装着化肥和浇地用的管子,小撒坐在上面摇摇晃晃。经过田间的坑洼路时,朱冬梅不停回头往车子上看,生怕颠簸的土路把小撒从车子上颠下去。
来到地里,朱冬梅先是用施肥耧给小麦施肥。开始时小撒扶着施肥耧,朱冬梅在前面拉。后来,看到朱冬梅在前面累得气喘吁吁,小撒非要自己拉。拉了两个来回趟,小撒也直喘粗气。
“农活还真是不简单,挺累的,真不知道你一个女人家平时怎么干得了。”小撒说。
朱冬梅笑了笑说:“我已经习惯了,也不觉得有多累。”
然后,小撒又亲自下手帮朱冬梅浇地。在接浇地胶管时,小撒学着朱冬梅的样子做,但不小心接反了。在浇地时,小撒换上高筒胶鞋到浇过的麦地里抱喷水的管子头。结果一不小心,脚陷进泥浆里,费了好大劲才拔出来。
听说朱冬梅还在村里一家面粉厂打工,那里有很多留守妇女,小撒就建议到面粉厂去看看。进入厂子后,小撒换上和职工一样的白色工装,然后进入车间和员工们聊天。起初,很多农妇没有认出眼前的这位小伙子就是央视的著名主持人,后来有人认出撒贝宁并叫出他的名字后,大家都发出了惊呼声。
“一个来厂子里送小麦的农妇认出了小撒,但由于胆怯不敢上前。后来看到小撒平易近人,说话一点架子也没有,她跟着看了半天。”朱冬梅笑着说。
下午5时许,小撒结束采访走了,但朱冬梅激动和兴奋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当晚,夜不能寐的她在博客里这样写道:“今天撒贝宁来我家了!以前我就很关注他,是他的铁杆粉丝……今天这一天对我来说,就像做梦一样。我不但亲眼见到了偶像撒贝宁,并且他还和我一起体验了一天留守农妇的生活。这几年,党和政府越来越关注农民的生活,媒体也更多地把镜头对准了普通老百姓。我这样一个普通的农妇,真真切切地体验到了一种别样的幸福。”
■数据
中国农业大学一项针对农村留守人员状况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共有8700万农村留守人口,包括2000万留守儿童、2000万留守老人和4700万留守妇女。而占留守人口54.2%的留守妇女不但要照顾家中的老人、孩子,而且还要家务、农活一肩挑,长年累月地独自撑起一片天,面临着多重生存发展困境。
■声音
夏庄村一位张姓留守妇女说:照顾老小、耕种农田都不可怕,最怕家里没个男人,生活就跟没了主心骨似的,非常难受。
朱冬梅的博友“任超2010女”发帖称:虽然,你们在赞扬这件事情,可是作为一个女人,我还是觉得心里很不是滋味,甚至有点五味杂陈!
朱冬梅的博友“啸聚一下”发帖直陈我国外出务工人员面临的问题:媒体的帮助会让朱冬梅很快见到丈夫,但是更多的背井离乡的打工仔呢?这是一曲玫瑰色的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