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成立的经济学系,以“理论、事实、技术三者兼重”为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在拥有社会科学综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学理论与实用技能的严格训练,为国家与社会造就了一大批经济学专家、学者及财经、商业人才。
“科目不求其多,而求其材料充实,范围广大”
清华建校初期即设有经济学课程,属中等程度。后来陆续添设数门大学科目,允许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选修,以使他们在留学美国后可得若干大学学分。1925年改大后,经济科目移至大学部,允许新、旧制学生共同选习。1926年经济学系成立,由于一年级学生不分系,首招二年级学生8人;教授有蔡竞平、朱君毅、朱彬元,他们皆为清华留美生。朱彬元任系主任,他于1920年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商科硕士学位;毕业后曾有在美国和国内商业界工作的经历,1924年回母校任教。
经济学系成立之初,根据人才培养需求,课程分为经济与商业两组。课程编制上,结合清华自身特点,吸收了哈佛大学的办学经验,“科目不求其多,而求其材料充实,范围广大,庶一科得兼数科之用”。同时认识到“近代经济研究,注重定量的方法,统计及会计均为必要的工具”,因此规定除经济原理外,统计及会计均为必修科,以便为将来从事学术研究奠定基础。
自1928年起至1952年,经济学系主任由陈岱孙担任(1932年陈休假期间,萧蘧暂代)。陈岱孙是清华庚申级学生,1918年考入清华。在校期间,尤其是参加五四运动之后,他就开始思考祖国贫穷落后的原因,认识到富强是中国的当务之急,由此产生了“经济救国”志向。1920年赴美学习经济学,1926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翌年秋回母校任教。在担任系主任长达20多年里,为经济学系的发展、经济学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很大贡献。
“理论、事实、技术三者兼重”的培养目标
经过几年的建设,经济学系步入稳定发展时期。1928年,招收学生人数即达95人,逐渐成为全校拥有学生最多的系之一。相继聘任了萧蘧、蔡可选、余肇池、赵人儁等教授来校执教,师资力量大增,已开设的课程达20多门。1929年,经济学系隶属新成立的法学院;1930年秋创办研究所,开始招收研究生。
经济学系建系伊始就定位于培养理论研究型与应用型人才的双重任务,于1932年明确提出“理论、事实、技术三者兼重”为该系“培植人才之主旨”。因此,除了规定经济、会计、统计学为该系专业必修课外,其它专业课程的选择上,则予以学生充分的自由,允许其根据自己将来选择职业的方向,确定科目,以期达到“在专门中求汛涉”或“在汛涉中求专进”的目的。此外,系里还要求学生选修外系开设的逻辑、政治、历史等课程。陈岱孙认为,“学经济的,应有政治、历史、哲学、心理、算学等知识的基础。治学如筑塔,基础须广大,然后层层堆建上去,将来总会有合尖之一日,学经济欲求专门课程,亦应先奠广基”。
务实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思想,严格的经济学理论和实用技术训练,综合的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以及扎实的英文功底,使学生受益匪浅,为毕业后从事财政、金融管理等具体业务或进一步深造打下了坚实基础。他们不仅在当时深受社会欢迎,而且其中有许多人日后成为经济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如国际知名的汉学家杨联升、国际金融专家和银行家楼福卿、经济史专家梁方仲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抗战爆发后,清华与北大、南开组成西南联合大学,陈岱孙任联大经济学系及清华经济系主任。由于就业形势好,经济学系成为全校各学系中学生人数、毕业生数最多的一个系。1946年抗战胜利后清华复员,由于一年级新生人数大增,经济学系师资设备一度缺乏,后来随着赵人儁、刘大中、张傚彬、赵錫禹等新老教师的加入,师资情况得以缓解。
1952年院系调整时,经济学系随法学院并入北大,部分人员调入中央财经学院等校。
重建经管学院跨越式发展
改革开放后,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1979年清华恢复成立了经济管理工程系,开始招收管理工程、技术经济专业的硕士研究生。1980年,开始招收经济管理数学及计算机技术应用专业的本科生。1984年正式成立经济管理学院,时任国家经委副主任的朱镕基兼任院长,他担任此职至2001年。
经管学院以“跻身世界一流经管学院之列,造就未来中国乃至世界范围的商业领袖,贡献学术新知以推动民族经济的伟大复兴”为使命;不断开拓,发展迅速,逐步形成“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办学思想,在国际合作与交流、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很大成就。在2002年启动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工商管理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如今的经管学院,正在以坚实的步伐努力创造新的辉煌。(作者:刘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