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核安全热点和常识问答四则

来源:新华网
2011年03月28日16:49
  新华网北京3月28日电 黑龙江东北部空气中发现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是否会影响我国环境和境内公众健康?百姓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辐射?什么情况下需要采取个人防护措施?怎样防护?日本地震海啸及核泄漏事故引发我国公众高度关注,对于这些焦点问题,权威部门和专家解答如下:

  黑龙江东北部空气中发现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剂量有多大?

  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权威发布,27日,我国黑龙江省东北部空气中继续检测到极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水平较26日没有明显变化。

  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答记者问:环保部27日在黑龙江省抚远县、饶河县、虎林县、东宁县四个监测点的气溶胶样品中检测到的极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浓度值分别为2.88×10-4贝克/立方米,1.60×10-4贝克/立方米,1.42×10-4贝克/立方米,6.94×10-5贝克/立方米。

  初步确认所检测到的碘-131来自日本福岛核事故。检测出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所带来的附加辐射剂量极其微弱,小于天然本底辐射剂量的十万分之一。

  卫生部网站:公众持续摄入一年情况下,所导致的剂量约是国家标准规定的公众年剂量限值(1毫西弗)的十万分之一左右。考虑到目前的浓度环境下不可能持续一年时间,浓度很快会降低,实际结果将远低于上述数值。

  黑龙江发现的极微量放射性物质对环境、公众健康有无影响?

  国家核应急协调委员会专家陈竹舟:根据气象资料,目前大气环流大的方向是由西往东的,但日本东北部有一个小环流,把极微量的放射性污染物带到了中国。这是一个初步判断。

  随着放射性物质的扩散,中国有可能监测到放射性水平增高,但这并不等于会影响环境和健康。即便有一些地区监测到的数据和当地本底水平相比有一点异常,但放射性物质已经被大大稀释,不会达到影响公众健康的水平。现在的检测技术和仪器非常先进,大家没有必要担心。

  正常情况下,人们一般受到哪些辐射照射?

  中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公布《核事故防护知识要点》:人类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各种辐射中。来自天然辐射的个人年有效剂量全球平均约为2.4毫西弗。其中,来自宇宙射线的为0.4毫西弗,来自地面γ射线的为0.5毫西弗,吸入(主要是室内氡)产生的为1.2毫西弗,食入为0.3毫西弗。

  人们每年摄入的空气、食物、水中的辐射照射剂量约为0.25毫西弗,戴夜光表每年有0.02毫西弗,乘飞机旅行2000公里约0.01毫西弗,每天抽20支烟,一年有0.5至1毫西弗,一次X光检查0.1毫西弗。

  当辐射剂量低于100毫西弗时,医学上观察不到对人体的确定性效应,即明显的组织损伤;当剂量超过4000毫西弗,在没有医学监护的情况下,有50%的死亡率,而当剂量超过6000毫西弗时,则可能致命。

  公众应该如何应对核与辐射突发事件?什么情况下需要采取个人防护措施?怎样防护?

  中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网站登载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问与答》:一旦出现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公众应当做的第一件事是尽可能获取关于突发事件的可信信息,了解政府部门的决定、通知,切不可轻信谣言或小道信息。

  其次,采取必要防护措施保护自己。例如,选用就近的建筑物进行隐蔽,关闭门窗,关闭通风设备。根据地方政府的安排实施有组织、有序撤离。

  当空气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时,可以用手帕、毛巾、布料等捂住口鼻可使吸入放射性物质所致剂量减少约90%。体表防护可用各种日常服装,包括帽子、头巾、雨衣、手套和靴子等。

  已受到或可疑受到体表放射性污染的人员进行去污,应用水淋浴,并将受污染的衣服、鞋、帽等脱下存放起来,直到以后有时间再进行监测或处理。
(责任编辑:UN008)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