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北京2天2次直升机救驴友惹争议 3千元/时疑浪费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2011年04月06日08:25

 4月4日晨8时30分,随着警用直升机降落在北京房山区周口店镇的猫耳山脚下,最后两名学生在被困13个小时后获救 图据CFP

  4月4日晨8时30分,随着警用直升机降落在北京房山区周口店镇的猫耳山脚下,最后两名学生在被困13个小时后获救 图据CFP


  华西都市报记者挖掘事件背后的故事

  39名驴友刚获救

  7小时后又有17人被困

  4月3日20时许,39名驴友在北京房山区四马沟猫耳山登山时被困

  警方出动多警种300余人救援,首启直升机,于4日9时许成功救援

  4月4日16时40分许,17名登山爱好者在北京门头沟龙门涧山中被困

  警察、群众等290人参与救援,动用3架直升机,历时21小时成功救援

  ▶仅一架直升机飞行3小时油费近万元(约3000元/小时),其他人员等投入还没算在内

  ▶警方提醒,不是有一两次个人探险经历就能担负起带领团队的使命

  ▶网友激烈争议,启用直升机救驴友浪费宝贵资源,到底该不该收费

  ▶驴友事后感慨,用这么多人力物力来救,我们特别感恩也特别愧疚

  去年12月12日,18名复旦大学探险爱好者在黄山的深山峡谷中迷失方向,24岁的民警张宁海在救援时不幸牺牲。

  4月3日早上9点,张宁海烈士的骨灰安放仪式在黄山市烈士陵园举行。而就在同一天晚上的8点左右,北京警方接到报警电话,39名驴友在北京房山区四马沟猫耳山登山时被困。

  首次启动直升机,刚刚把39名驴友成功救出,前天,北京回龙观一支由17名居民组成的登山队,在从门头沟西龙门涧穿越东龙门涧时在山中走失……

  警方呼吁

  不是穿上冲锋衣就能成为驴友

  救援产生的各种耗费也是对社会公共资源的浪费

  在两次救援行动中,北京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北京”,不间断进行滚动播报。

  华西都市报记者注意到,门头沟的救援行动是从昨日凌晨4点开始播报的,有网友感叹“太给力、太及时、太敬业了”。

  昨日中午1时许,“平安北京”以“登山提示”为话题,发布6条微博,对登山者进行提醒,其中第一条微博中写道:随着天气回暖,不少朋友都爱外出登山踏青,登山是件好事,但近期也发生了登山爱好者集体被困的情况。在此提示大家不是穿上冲锋衣就能成为“驴友”,不是有一两次个人探险经

  历就能担负起带领团队的使命。追求挑战要从确保安全出发,不能把探险变成冒险,不能把开心变成伤心。

  “平安北京”说:登山的目的在于健身和旅游,在于放松和快乐,而不是冒险、涉险和追求刺激。并表示“每次对登山迷路者的施救都需要出动大量的警力和各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如果天气条件恶劣或被困人员的位置无法确定时,还需要其他救援设备辅助。因此,在不具备必要的登山知识或充分的准备时,不建议大家贸然登山,这既威胁自身安全,另外因救援产生的各种耗费也是对社会公共资源的浪费。”

  专家解析

  “要进山,先要了解大山”

  国家登山队队长王勇峰:西方登山已形成一整套的机制

  著名登山家、中国登山协会对外交流部主任兼中国国家登山队队长王勇峰,昨日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表示,中国登山运动与西方相比兴起较晚,在制度程序上都有很多不足。

  “国外的登山路线一般都很成熟,登山者也都会选择这些路线进行活动。其次,西方已形成了一整套的机制,比如进山要和当地相关部门沟通、备案等等。”王勇峰介绍,国外对于探险式登山活动要求更严,对于登山者的身体素质、经验等会进行基本的评估。

  除了前期的制度性排除危险

  外,后期的救援保障中国和国外也存在差距。欧美等户外登山运动发达国家,都有发达的立体化登山户外救援体系,很短时间内就能完成从预警信号的发布到救援的实施。

  王勇峰说,目前在中国,山难的救援机制和救援体系尚未建立起来,所以一旦发生事故和危险,报警、救援都存在很大的困难。

  针对北京发生的两起登山者山中迷失事件,王勇峰建议,登山者在登山前一定要对路线进行彻底的了解,“要进山,先要了解大山。”

  紧急救援

  冰雪之上3架直升机盘旋

  同一天,清晨刚有7人获救,下午又困17人

  北京4日再次发生登山爱好者被困事件,经过警方、当地村民、专业救援队21小时的救援,至5日13时50分许,被困17名人员平安获救。营救行动中,北京警方再度出动警务直升机。

  据了解,龙门涧山区距离北京市中心约100公里,山势险峻、地理环境复杂,无线信号不能全面覆盖。

  由于山区海拔高,目前仍大面积被冰雪覆盖,入夜后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

  由于17名被困人员的手机、无线电台从当天19时便与外界失去联系。而就在前天清晨7时许,刚有7名被困在该景区深山中一夜的驴友被救出。

  救援队伍在山上架设中继台,不间断在各个频点利用无线电呼叫被困人员,同时用手电筒向四周山上照射、大声呼喊,希望能确定被困人员的方位。

  5日6时30分许,救援人员终于使用无线电台与被困人员取得了联系。被困人员介绍,17名登山者都在一起,饥寒交迫但身体均无大碍。

  根据被困人员提供的位置坐标,地面搜救队伍立即调整方向,全力前进。

  5日8时许,两架警务直升机飞抵龙门涧山区上空,展开空中搜寻。9时7分,直升机发现了在一个山沟底部的17名被困人员,并引导地面搜救小组向被困人员靠近。由于地形复杂不具备索降救援条件,两架直升机返航待命,另一架直升机装载食品和保暖衣物飞抵现场。

  5日10时40分许,地面搜救小组与被困人员会合。12时30分许,警务直升机将携带的食品和衣物空投给被困人员。由于两名被困人员和一名搜救人员出现体力严重透支症状,救援小组将被困人员从沟底带至一处略微平缓的山坡,以便直升机进行索降救援。

  5日13时50分许,两架警务直升机再次返回现场,对3名体力透支人员进行索降营救,成功将他们送到山外等候的救护车上。此后,其他被困人员和搜救队伍已经安全返回。据介绍,参加此次救援行动的警察、当地群众及专业救援人员等共有290人。

  队员感慨

  “有种死而复生的感觉”

  获救者说:我们所有人挥舞手臂,向救援人员致敬欢呼

  昨日华西都市报记者联系到北京回龙观社区居民组成的业余登山队队员。

  在讲述“走失”山中那一刻时,一位祝姓队员用了“心有余悸”来形容。

  对于救援队登山踏雪冒着寒冷和危险的救援,登山队员们从心底表示感谢。

  对于生平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坐上直升机,祝先生说,当时看见救援队就像在孤岛上看到救援船,惊慌的心情总算稳定下来,“我们所有人挥舞手臂,向救援人员致敬欢呼。”

  领队讲述“迷失在一条熟悉的老路”

  这个登山队由回龙观的社区居民组成,由网名为“欧珀莱”的一名女士发起,但她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姓名,她表示,这件事让她很有“压力”。

  欧珀莱介绍,4月1日,她在回龙观的社区网上发出召集信息,最后确定有17人参与登山。“大部分是有几次登山经验的老队员,只有几人是新人。”欧珀莱说,此次活动难度较大。对这次登山活动,她也进行了一些准备,比如给家人留下联络时间,预先了解地形、天气等。

  4日早上6点半17名队员集合完毕出发,9点开始登山。登上山后,欧珀莱和队员们发现,事态远比他们预测的严峻。

  欧珀莱说,此次登山路线她以前也曾带队走过,但这次因为山上积雪尚未融化,再加上落叶很厚,将地表的一些地标掩埋,山路也难以辨认。

  经过艰难跋涉,到4日下午4点,队员们发觉“真的迷路”了,而且是“迷失在一条熟悉的老路。”欧珀莱说,随后有一名队员报警。

  盼来救星“大家一下子都尖叫起来”

  “报警后,我们再次试图寻找下山的道路。”欧珀莱说,她和队员没有停留在原地(这成为他们此次非常失策的一个举动),在山上又活动了两三个小时后,他们在一条“疑似”山路的指引下前行,但走到最后他们发现,眼前是一条断崖,这时已经有几名队员因为登山时间太长出现虚弱现象,让本已有些惊慌的队员更加慌张。

  前行无路,欧珀莱和队员只能原地等待救援。昨日上午9点半左右,登山队和救援队再次联系上,这一次他们没有轻举妄动。

  昨日上午10点40分,救援队和登山队相遇,看到希望的登山队员门顿时兴奋起来,“大家一下子都尖叫起来。”欧珀莱说,看到救援队悬起的心总算放下来了。

  由于其中有两人身体出现虚弱现象,救援队决定先将这两人通过直升机送下山。华西都市报记者联系到其中一位乘坐直升机下山,但只愿意透露姓氏的队员祝先生。

  祝先生说,这次是他时隔几年以来第一次做这样高强度的登山运动。由于山路难行,再加上当时因为迷路的气氛影响,整个人“都气虚了”。

  “说心里话,虽然有这么多人一起,但是还是很害怕。”祝先生说,直到他和队员看到救援直升机来了。“所有队员都挥舞手臂向救援人员致敬欢呼,心里一下就踏实了,那种感觉就像在接近崩溃时忽然看到希望,有点死而复生的感觉。”

  登机之后“感觉终于踏实了,得救了”

  祝先生说,当时直升机采用定点悬空的方式在空中“停留”,同时放下绳索,一名救援队员通过绳索降落地面,将肩带、胸带等护具扣在祝先生身上,一切妥当后,救援人员从后面抱着他,绳索收拢就将他们带到直升机上,以此反复另一个人也是这样被救到直升机上的。

  “上了直升机之后,才感觉终于踏实了,得救了。”祝先生说,虽然心放下了,但是脑袋还是晕的,已经记不清飞行了多长时间,也没想着看看机外风光。

  “第一次坐直升机,没想到是以这样的方式。”祝先生说。

  华西都市报记者王国平

  成功救援局长哭了

  4月4日早晨8时30分,39名被困者均成功被救下。

  4月4日,两学生获救后,门头沟公安局局长王聚成激动地流下眼泪。 图据CFP

  队员反思

  “用反射光吸引到救援队”

  欧珀莱说,当时他们听见救援队直升机的飞行声音,但是因为他们在山间目标较小,直升机没能马上发现队员。

  “我们之间接受过相关培训,在这种时候最好的办法是用镜子反光,吸引救援队员的注意。”欧珀莱说,其中一名队员拿出镜子,对着直升机照过去,很快救援队员就发现了他们。

  “劳师动众,很不好意思”

  欧珀莱说,经过这次事件让她对登山有了更新的认识,“保护好自己,尽量不麻烦别人。”

  2004年开始从事登山活动的她,自称几乎爬遍了北京周边大小山头,认为已经很熟悉了,但是现实情况是,山上依然时刻充满风险,稍不留神自己就将陷入危险的境地。

  欧珀莱说,2006年9月23日,也曾发生过一件类似的事情。“当时我组织了一些队员在北京昌平的虎峪活动,没想到进到山里后,迷失了方向。”

  走不出大山的他们同样是在北京警方的救援下平安出山。欧珀莱说,通过这两次事件,促使她以后对登山运动更小心,更细心,避免这样的情况再次发生。

  队员祝先生则表示,他以后宁愿多加小心去准备登山,也不想再次因为他而动用直升机,“劳师动众,很不好意思”。

  华西都市报记者王国平

  各方声音

  飞3小时油费近万元

  飞机救驴友该不该收费?

  屡屡发生“驴友”遇险事件,两天都出动了两次警用直升机。

  据估算,在前天猫耳山的营救行动中,仅一架警用直升机飞行3小时所需要的燃油就接近万元,其他车辆、人员投入还没算在内。

  由此引发争议:启用警用直升机救驴友该不该?收不收费?“驴友”是不是浪费了宝贵的公共资源?

  支持

  动用公共资源就该付费

  没知识、没设备、没技能,有的是寻找刺激的“理想”,这种置家庭和社会担心于脑外的探险,和违背法律规则的酒驾或醉驾又有什么本质区别?登山探险当然是个人自由,获得政府救援也是公民的权利,但自由与权利的边界就是恪守义务的规则,至少不增加社会负担,不拿公共资源当做私人乐趣的后花园,否则,就该收费。(江苏媒体从业人员邓海建)

  适度处罚可警示后来者

  当下,对当事者简单批评指责已无济于事,给予适度处罚,让他们交些“学费”,长点记性,对救助而造成的社会资源浪费进行追索,倒值得尝试。否则,仿效者众多,救援机构将不堪其扰。(安徽公务员叶传龙)

  反对

  凭什么不可享受公共服务

  虽然“驴友”的行动属个人行为,但是他们同样是纳税人中的一员。他们为什么不能使用公共资源、享受公共服务?

  其次,他们也并非故意要出险,即使准备得再充分也难免出现意外,在这种情况下,将出动警力救援归为浪费资源也明显不妥。

  试想,如果警方对救援行动收费,那岂不变成了一种经营行为?明显与其他公共服务的性质与形象不符。引发的问题与争议恐怕更多,更难以厘清。

  实际上,收费与否应该是在有了专业救援机制的框架下讨论的。争议的产生,与我国专业救援队伍建设的缺失有关。 (评论作者陈言)

(责任编辑:UN011)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