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综合

资料:谍战剧跟风成恶性循环

来源:东北新闻网
2011年05月05日10:09

  近日,创作了《解密》《暗算》《风声》《风语》等,有着“中国谍战小说之父”之称的著名编剧麦家,在微博中透露他将封笔谍战剧的消息。

  【动态】

  麦家:再写等于没尊严

  日前,笔者联系麦家,但他手机已转至秘书台,从麦家的微博看,麦家道出了封笔的缘由,也指出了谍战题材大热的动机,麦家如是说:“荧屏谍战喋喋不休,说明制片商太急功近利。”再者,麦家指出谍战题材陷入瓶颈是因为作者原创力不足了。麦家说,制片商的蜂拥而至,让谍战题材进入创作瓶颈,麦家在微博中写道:“我也想挣钱,但更想得到尊严。你们夸我为谍战之父,对不起,今后我不写谍战了,因为再写等于没尊严。”

  对于麦家的封笔,也有不少人“揶揄”,有网友称,他封笔是因为他赚够了钱。对此,麦家称,单纯为了商业写作,令他很害怕,“一个作家若是占领了一个山头就躺在那里称王称霸是一件很悲哀的事。《风语》之后,我一定要完全离开这座山头,转身而去”。

  【现象】

  “喋喋不休”战荧屏

  去年,围绕《潜伏》和《黎明之前》,有评论称谍战剧进入新领域。于是,今年年初开始,《风语》《借枪》《旗袍》等热播剧,都是清一色的谍战题材。

  不少观众反映,荧屏上谍战剧“一窝蜂”,今年谍战剧扎堆更为明显,《风语》央八热播为谍战剧开了个好头,随后《借枪》占领四大卫视屏幕,《借枪》刚下档,“风声”又“传奇”,紧接着又要穿《旗袍》。今年,在建党90周年的大背景下,各大卫视纷纷举起“谍战”大旗,天津卫视今年是“谍战年”,北京卫视通过三部谍战大戏唱起“精品谍战”,浙江卫视更是推出“谍战英雄季”。此外,还有不少口碑不错的谍战剧在其他频道播出,难怪有观众感叹:“拿着遥控器,N个频道都是谍战剧,没得选。”

  【担忧】

  谍战跟风 恶性循环

  不可否认,近年来的国产谍战剧集合了各种影视技术元素,在审美视觉效果上超过了以往的反特片。但此类题材作品大热的背后,却是面临题材雷同的桎梏。有网友更是总结出了谍战剧的七大“俗”:“特务多为美娇娘,动作枪战齐上场,故事单薄史料挡,假的妻子真的郎,敌我之间恋爱忙,钩心斗角本事强,对白肤浅旁白扛。”

  在如此频繁的轰炸之下,又有多少观众对谍战剧买账?据某网站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超过半数的网友认为,大部分谍战剧只是打着主旋律幌子的跟风之作,原因是市场畅销收视不错;也有不少网友表示出担忧:“谍战剧跟风现象带来的将是又一轮恶性循环。”目前,除了几个比较好的谍战剧,各大卫视也出现许多冒牌谍战剧。

  【思考】

  另类谍战剧会有惊喜

  《潜伏》中的喜剧元素,让谍战剧迷耳目一新;《借枪》中的生活化气息,也让人看到谍战剧的另一种面貌。《风声传奇》制片人李波对这种形式给予肯定,并称之为另类谍战剧。

  李波认为,对于谍战剧的一大突破就是对原著的改编,这其中包括对人物命运的关注,“我觉得谍战剧的外衣是太俗套、太程式化了,《借枪》从生活元素入手,故事着重渲染财务危机和生活危机,像是在讲‘借钱’,比较落地儿。而《风声传奇》则没有给观众喘气的时间,抓老鬼、玩杀人游戏,故事紧张又关注人物的命运,这是对谍战戏的一种创新。”

  而对于谍战剧情节雷同一说,李波认为,谍战剧如果维持传统状态,很难满足观众,“今后会有人做出不同的方式,按照老路子不能畅销,观众也不会买账。无论是哪种题材,都要找到故事独到的叙述方式,另类的东西很多时候有意料之外的惊喜。(大众日报)

(责任编辑:UN933)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