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4-12救狗”事件亲历者称10万买狗非理想结果

来源:新文化网-新文化报
2011年05月13日06:26
首都爱护动物协会会长秦肖娜
首都爱护动物协会会长秦肖娜

 

秦肖娜向医生了解重症狗的病情 本报记者 顾然 摄
秦肖娜向医生了解重症狗的病情 本报记者 顾然 摄


  一个孩子漫步在刚刚退潮的海滩,轻轻捧起一条条被困在沙坑里的小鱼,把它们放回大海。一个大人问他:“鱼这么多,你反正来不及把它们都救下来。谁又会在乎你的努力呢?”孩子指着那些畅游在大海中的鱼儿说:“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

  生与死的转机,每一个生命都会在乎。

  每每说起这个故事,秦肖娜的眼神总是格外温柔。这是多年来一直铭刻在她心里的故事。

  秦肖娜——一个时常面带微笑的优雅而智慧的老人,她是“首都爱护动物协会”(以下简称“首爱”)会长。她坚决反对虐待动物,一直在争取动物福利,努力用民间力量加速中国保护动物法出台。她和同伴们坚信:生命是平等的,动物应该受到人类的尊重。“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道德基础。”

  为救狗而忙碌

  “4·15救狗”事件在网上引来一些反对和质疑。那几天,秦肖娜一直忙着应对各路记者采访,要抽时间在微博上做一些解释工作,还要在网上关注整个事件的进展,一天只睡几个小时。

  “首爱”简称CAWA,前身为“自然之友动物救助组”,是一个由各界志愿者组成的社会公益团体。自1995年3月成立至今,救助的动物包括伴侣动物(即宠物)、果子狸、蛇、鹰、熊、东北虎等。

  “首爱”的办公室在北京东城区礼士胡同礼士宾馆7楼的一个小房间里,是由北京市福利促进会赞助的。办公室里有一台电脑,两张办公桌,还有两个旧的沙发,更多的是与保护动物有关的海报和宣传单。

  “首爱”会长秦肖娜是一个热情、优雅的女士,一件米白色风衣,搭配一条丁香紫色丝巾,说话时眉眼间闪烁的智慧与活力,比她常说的“一个65岁的老太太”看上去要年轻许多。

  从“4·15京哈高速救狗”事件开始那一刻,秦肖娜的手机就几乎没闲过。作为一个资深动物保护人士,秦肖娜全程参与了救狗行动。

  4月15日中午,秦肖娜收到现场的安先生和志愿者克瑞斯(美国人)的电话,由于她当时离现场较远,便派办公室主任李伟和徐淮、周京等会员先后赶到现场,她则在家里一遍遍给防疫、畜牧、公安等各个部门打电话协调,希望执法部门依法扣留这车狗,同时,把救援进展在“首爱”微博上进行直播。

  然而,事情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顺利,当天23时,秦肖娜在微博上宣布:“经过所有努力,营救工作宣告失败。”

  尽管后来,上善基金会和“乐宠”花10万买下了这车狗,但秦肖娜认为这并不是理想的结果。“这是违背协会初衷的。”秦肖娜说,“执法部门截下这车狗,其实是有法可依的。”

  16日上午,徐淮、李伟和克瑞斯看到被救下来的一些重症狗情况危急,就马上联系一家宠物医院和从事兽医工作的志愿者,第一时间将70只病情最严重的狗转移就医,由100多名志愿者24小时轮流值班守护。

  “4·15救狗”事件在网上引来一些反对和质疑,那几天,秦肖娜一直忙着应对各路记者采访,要抽时间在微博上做一些解释工作,还要在网上关注整个事件的进展,一天只睡几个小时。

  20日一早,秦肖娜受山东一家电视台邀请参与了一期关于“救狗”的谈话类节目,当晚坐了半宿火车从济南赶回北京,21日7点多,直接来到办公室处理关于“救狗”的善后工作。这时的秦肖娜看上去有点憔悴,但她还是硬撑着,狗是救下来了,可是这400多只狗的医疗、救治、后期安置……都不能不想。

  从虐待到爱护

  “世界各个国家,无论贫穷还是富有,东方还是西方,虐待残害动物都被视为卑下的行为。只有中国不是这样,这种对生命认知程度的差异,也是文明的差异。”

  秦肖娜爱动物并不是天生的,尤其是她那一代在特殊政治背景下长大的人。

  秦肖娜说,她那个年代,除“四害”时也和同伴们四处打麻雀,“可以说那代人几乎对动物没什么怜悯心……也很少有人把动物当成生命去尊重和爱护。”

  秦肖娜坦言,她也曾经“虐待”过动物。1983年,在北京电视台经济频道工作时,有一次拍一个铁路安全教育的片子,需要把一只羊放在铁路上被火车轧死,其实可以用技术手段,但为了让画面更逼真,他们花30元买来一只还在吃奶的小羊。当时,羊妈妈也跟过来,小羊一路上还在吃奶,她有点不忍心了。可是道具、演员,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好,她没有制止,最后,那只小羊血淋淋地死在羊妈妈面前……

  秦肖娜哽咽着说不下去,转过身擦了擦眼泪,她说,当时的场景,多年来一直在梦里折磨着她。

  对动物从冷漠到爱护,转变不是一夜之间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由于工作关系,秦肖娜经常出国。在法国,她看到广场上的鸽子可以落在人们的肩膀上索食,野兔在乡间随处可见,却不见有人捕捉,人和动物相处是那样和谐、温暖。在泰国,街头也有流浪的猫狗,大部分集中在寺庙里。它们的日子虽然没那么好,但都悠然自得,常常主动走上来向人乞要食物,对人并无戒心……

  “世界各个国家,无论贫穷还是富有,东方还是西方,虐待残害动物都被视为卑下的行为。只有中国不是这样,这种对生命认知程度的差异,也是文明的差异。”秦肖娜开始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反思人性,我们追求的是什么?

  1990年,秦肖娜结识了原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苏鸣。苏鸣从80年代就在垃圾箱里捡被弃的猫狗回家养,常被人说成精神病,但她看到的苏鸣是一个善良、讲义气的人,她们成了朋友。

  很快,秦肖娜也踏上了保护动物这条“贼船”,在路上见到流浪的猫狗,有时去喂喂食,有时捡回家。大多时候,她会和苏明一样,去阻止和指责虐待小动物的行为,后来,她也常被别人说成精神病。

  1993年,秦肖娜又结识了一生致力于环保的 “自然之友”创始人梁从诫先生,梁先生提醒她,动物保护工作不能只停留在个人收养,而应该侧重于一种观念的宣传与爱护动物常识的普及。

  后来,她陆续结识了更多的爱动物的志愿者,“大家可以集合力量,一起去做一件事”,1995年,秦肖娜和同样爱动物的朋友组成了“自然之友动物救助组”,投身于梁从诫的“自然之友”。

  在黑暗中爬行

  “我时常觉得自己和协会就像一只不知深浅的螳螂,举起细弱的双臂,去做这些连杯水车薪都算不上的、被许多人嗤之以鼻的‘小猫小狗’的事。”

  “自然之友动物救助组”成立时并没有合法的身份,甚至在北京那个“打狗”猖獗的年代里,做一些活动时还得小心翼翼。

  1998年10月,在一些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的协助下,在北京房山区政府的支持下,“首爱”率先实施了“医生狗探访智障小朋友”的计划。

  2000年,在中山公园搞“流浪动物领养”活动时,他们不敢把宣传做得很大,担心有警察会过来没收狗。

  作为国内较早的动物保护组织,成立之初,他们的行动甚至被以阶级斗争的观念来批判。

  “近20年来,我们一直在黑暗中摸索着爬行。”秦肖娜说。

  我国是世界上仅有的少数还没有“禁止虐待动物法”的国家。客观地说,也是动物福利观念比较落后的国家。

  “我时常觉得自己和协会就像一只不知深浅的螳螂,举起细弱的双臂,去做这些连杯水车薪都算不上的、被许多人嗤之以鼻的‘小猫小狗’的事。”

  一方面不被理解,另一方面经济上备受困扰,既没有国外的基金支持,国内又鲜少有人愿意为保护动物捐钱,“人还救不过来呢,哪管得了猫狗!”所以,最初那些年,“首爱”除了协会成员自掏腰包,几乎没有任何外援。

  幸好,家人对秦肖娜是支持和认可的,“只要你别太疯狂,别影响正常生活,经济上支持没问题。”那些年,她自己的工资、稿费全部投入进去,先生资助一些,妹妹资助一些,一年下来至少十几万元才能维持“首爱”的正常运作。

  “比起经济和体力上的付出,那种无助无奈的辛酸和不被理解的孤独是更加严酷的考验。”秦肖娜说。

  然而,协会还是硬着头皮坚持下来。为那些无言的生命,更希望能以己之力,“让人们恢复善良,让善良成为社会主流。”

  八年推动一步

  “我们几乎是头拱地去做这件事,遇到的艰难、耻笑、抵制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

  1997年,秦肖娜开始筹划成立“首爱”,但注册合法身份非常难,这种民间组织需要挂靠单位,这个过程就抻了将近3年,几乎令她心力交瘁。1999年,“首爱”的申报工作得到了原北京市政府领导白介夫的支持,他亲自出面与北京市民政局协调,秦肖娜趁热打铁,成功地给“首爱”注册了合法身份。2000年3月,“首爱”正式成立,白介夫任名誉会长。幸运的是,“首爱”一直得到了白介夫等一批领导的支持。

  从1995年至2003年,秦肖娜等人一直通过各种民主渠道,积极推动着北京限制养犬规定的合理化修改。

  1995年,北京市出台严格限制养犬规定:首次登记需要5000元,此后每年注册还要交2000元,否则狗就要被没收、打死。对这种“残酷的不合法”的规定,秦肖娜坚决反对,她和北京一些学术界、文化界的人士一直在为改变这项不合理规定而努力,虽然他们得到过部分官员的理解和同情,但想改变政府决策,何其难!

  “我们几乎是头拱地去做这件事,遇到的艰难、耻笑、抵制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秦肖娜在一次演讲中说。

  2001年,事情出现转机,他们的呼声得到北京有关领导的认同和关注。2003年3月,修改了“严格限制养犬规定”,比如: “首次登记1000元,此后每年注册500元……”8年的努力,总算往前走了一小步,这已经让秦肖娜很满足了。

  保护何止收养

  “我们收养猫狗的目的不是让它们继续凄惨地活着,而是让它们活得更好。”

  4月21日,秦肖娜接到郑州一家媒体的电话,大意是郑州方面很关心从高速上被救下的狗,希望能把这批狗接回郑州的动物保护机构管理,“他们有多大场地?能安置这么多狗吗?”秦肖娜问。“什么?一亩地二三百只狗?我们十五亩地才安置五六十只狗。”听到对方的回答,秦肖娜的声儿都变了,随后她委婉地表示,接狗回去要慎重,她希望这些狗能被家庭领养,而不是圈养。

  “开什么玩笑!不能把狗当猪来养。”放下电话,秦肖娜嘀咕了一句。她说,狗是需要活动空间的,它们不是那种可以一直关在笼子里的动物,否则不成了坐牢。

  秦肖娜一向不主张不自量力的滥收养。从“自然之友动物救助组”到“首爱”,秦肖娜保护动物快20年了,一直没有大规模地、无止境地收养过动物。目前,“首爱”下属的位于昌平的动物基地仅有五六十只流浪狗和200只流浪猫,但这些动物的生活标准很高,均达到动物福利的国际标准,“我们收养猫狗的目的不是让它们继续凄惨地活着,而是让它们活得更好。”秦肖娜说。

  近年来,保护动物圈里也有一种误区,以为收养的流浪动物越多越好,但事实证明这并不是明智的选择,而且可能把组织送进黑洞。

  从1995年起,“自然之友动物救助组”就有自己的动物基地,最多时有30多只狗和100多只猫,收养这些动物,医疗、疫苗、吃食、人工成本相当高,每年十几万元仍捉襟见肘。一旦外界捐助断档,组织可能会走上死路。

  与秦肖娜同期致力于动物保护的一些人已经陷入了收养流浪猫狗的瓶颈。比如,有些人就被几大屋子猫狗累住,根本没有精力去做其他的工作。

  被遗弃的小动物很多,被救助的只是少数,如果不能从观念上改变人们对动物的态度,单纯的收养又有什么意义?秦肖娜再次陷入思考。

  如果说,苏鸣是秦肖娜的引路人,那么让她在这条路上升华的则是梁从诫先生。“‘首爱’的宗旨应是宣传民众,利用协会自身的纽带和桥梁作用,争取政府支持,影响政府相关决策,这样可以救更多的动物。”秦肖娜说。

  于是,“首爱”开始鼓励家庭认养。2003年,秦肖娜关掉了协会的动物基地,一部分小动物被家庭认养,一部分被协会里的几位志愿者妥善接管。从此,她抽出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保护动物观念的传播,以及努力用民间力量去影响政府决策。

  直至2006年,协会内一位志愿者在昌平组建一个动物保护基地,各方条件均按国际标准创建,但收养动物的数量基本不超过300只,“不求数量多,只求生活好。”秦肖娜说,这个各方面达标的动物收养基地被“首爱”纳入门下。

  4月21日下午,秦肖娜接到电话,邀请她去参加一个“4·15救狗行动法律”座谈会,秦肖娜问了一句,“××组织受邀了吗?”

  秦肖娜解释,“如果××去参会,我肯定不参加。我绝不与贩卖动物的协会为伍。”在动物保护方面,秦肖娜立场鲜明。

  “首爱”只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以动物的利益为最高准则,而不是以动物为名为组织带来什么利益。秦肖娜说,“首爱”在国内的同类组织中属实干派,行事低调,尤其是接受国外捐款方面,所以“首爱”鲜少有外援,但也从未招致业内的批评。

  一种努力

  用民间力量影响政府决策

  “我们试图用民间力量去影响政府决策,从根本上保障动物的利益。”秦肖娜说。

  2004年,为了让北京市的流浪猫合法存在,“首爱”会员专门对流浪猫做了2年详细调研,形成报告递交给北京市有关领导,建议市政府拨款资助民间团体和个人为流浪猫做绝育、免疫,提倡绿色抑制鼠患。

  自2007年起,北京市财政每年拨款约100万元支持这项工作,一直延续至今。

  2008年,“首爱”又得到北京市卫生局和北京市农业局畜牧兽医总站的支持,一同推广为市属公园的流浪猫做绝育、免疫,提倡绿色抑制鼠患活动。

  2009年9月,中国第一部《动物保护法(专家建议稿)》(下称“建议稿”)亮相。“建议稿”让秦肖娜眼前一亮,她说,这是法学专家们意识到中国应该有一部防止虐待动物的法律,可谓意义重大。

  当时,“首爱”也联合国际动物保护NGO启动“民间版”动物保护法的工作,她还邀请法学专家和研究保护动物的专家,研究制定了一部供“建议稿”参考的“民间版防止虐待动物法”。

  “民间版”的出发点同样强调保护动物,防止动物被虐待,归根结底是为了保护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但细节方面会更加丰富和完善,更具可操作性,与“建议稿”形成补充。比如,“建议稿”提出“要按规定的条件去饲养家禽”,“民间版”则更细致:以养鸡为例,要规定多少只鸡配备多大的饲养空间,禁止昼夜照明,饲养过程中给鸡活动的环境;对猫、狗等伴侣动物,不能随便遗弃,对宠物繁殖机构要有资质要求和条件限制……

  此外,“民间版”还建议在《禁止虐待动物法》中适用刑法。

  秦肖娜为这部“建议稿”欢喜的同时,也给专家们泼了冷水,“建议稿”从提出草案到立法至少需8~10年。秦肖娜说,“这个主流意识需要长时间的努力才能改变。”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关专家再次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出了《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的专家建议,全国人大代表敬一丹也提出了制定《反虐待动物法案》的议案。

  今年3月,“首爱”和中国国际商会邀请国际组织、专家,联合召开了“拒绝海豹产品、关注动物保护,倡导绿色贸易座谈会”。早在今年1月,包括“首爱”在内的国内40多家动保团体,联名写信给再度来华兜售海豹制品的加拿大海洋和渔业部长,告诉他们中国人民不欢迎这样的血腥产品。

  一个信念

  为了幸运的少数和不幸的大多数

  4月21日10时,在安置重症狗的宠物医院,秦肖娜逐一向医生询问它们的病情。70只病狗,因病情不同而做了细分的隔离和分区,由50多个志愿者细心照料着,每只狗的“病床”边都有专门的表格,标注着狗的代号、病情、负责看护的志愿者和用药情况,工作细致得让人感动。

  一只腿部伤口已溃烂的土狗静静地趴在地上,怯生生地看着大家,秦肖娜蹲下来轻轻地抚摸着狗狗的头,眼里满是怜爱,像一位疼惜孩子的母亲。土狗温顺地用鼻子蹭了蹭秦肖娜的手,“你看,它们多乖,你对它好,它是懂的。”秦肖娜笑了。

  “这是没经过训练的土狗,又惊吓过度,您不怕被它突然咬伤吗?”对记者的担心,秦肖娜笑了,“不会,我很有动物缘,从未被伤害过。其实,动物都是有灵性的,它们不会轻易伤害心怀善意的人。”

  秦肖娜说,这批被解救的狗只是“幸运的少数”,还有“不幸的大多数”期待着人们去善待,这也是她和“首爱”存在的价值。

  “4·15救狗”事件过去快一个月了,网络上对救狗事件的议论已趋于平静。此时,秦肖娜又是如何看待“救狗”的利与弊、是与非呢?

  “还是利大于弊。”这是秦肖娜冷静下来之后得出的结论。她说,“这次的爆发,其警示意义大于事件本身。”

  “通过这件事,各种人物、各种思想都站出来表演了一番。”秦肖娜笑了,不管网络上的声音是赞成、质疑、反对、或是支持,毕竟它引起了广泛关注,可以加快“禁止虐待动物法”的立法进程。

  一个问题

  为什么拿钱去救猫狗 被追问近20年

  “拿那么多钱去救狗,为什么不去救人?人不比狗更重要吗?”面对这样的质疑,秦肖娜笑了,有点无奈。这个问题她被问了近20年。

  “其实这是个没有常识也没有道理的问题。”秦肖娜说,“倘若有一天这个问题不再频频问起,动物保护工作才算胜利了一大步。”

  “人和动物的生命是平等的,就算只是一只动物,它的生命同样需要得到人们的尊重。”秦肖娜再次重复,“对动物生命的尊重,等同于对人的尊重。”在任何一个国家,不虐待动物都是一种基本的道德底线,甘地曾经说,“一个虐待、残害动物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秦肖娜说,这些年的宣传,就是告诉更多的人,这是一种道德底线。

  人、动物、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爱护动物和爱护人也不能分割开来。“我们不可能等到把所有人都救助完,再去救动物。这是个悖论。”秦肖娜说,只要人的心是热的,血是热的,怜悯弱小便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从人对动物的态度可以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试想,一个人对动物这样,他对人又能怎样呢?在一个不善待动物的社会,人也是缺乏安全感的,这是正在被证明的事实。

  秦肖娜感慨地说,“事实上,主张保护动物,也是在保护人们的心灵,通过努力去让善良回归,让善良成为社会主流。”如果我们对那些弱小的生命都不能怀有一些真诚和善良的话,如何想象人与人之间能建立起信任和关怀呢?

  文明是一环紧扣一环的系统工程。失去任何一环都会导致社会道德的缺失,对弱者的同情、保护和责任感……

  “我们就是一群竭力想连接这被社会轻视与遗忘的一环的理想主义者组成的团体。”秦肖娜笑道。

  尽管前路艰辛,在秦肖娜和每个动物保护志愿者的内心深处,永远有一个最柔软的角落留给这些可爱的生灵们。 本报记者 顾然

(责任编辑:UN055)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