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英国学者:中国是“悲观的乐观主义国家”

来源:新华网
2011年05月13日09:22

  美国之音电台网站5月11日文章,题:英美学者谈中国是悲观的乐观主义国家

  西方观察家发现,中国一方面为中国崛起感到骄傲,但另一方面又强调百年国耻的爱国教育,显示出一种又悲观又乐观的矛盾。英国学者柯岚安(威廉?卡拉汉)指出,中国这种容易受伤的心态影响中国的外交政策以及中国人看待西方的态度。

  柯岚安最近出版了一本书《中国:悲观的乐观主义国家》。

  柯岚安说:“要了解中国正在增长的乐观,我们必须要了解它的悲观,反之亦然。中国的骄傲和国耻并不是相对的,它们之间只有一线之隔,可以很容易很快速地转换。”

  柯岚安以北京奥运会为例,当时海内外中国人都很乐观地认为,奥运会可以让中国成为世界大国,得到尊敬和友谊,但因西藏事件和奥运火炬传递在各地受到强烈抗议,中国人的乐观立即转变成悲观,哀叹世界为什么不了解我们,不欣赏我们,为什么外国人批评我们。

  柯岚安说,世界其他国家也都各自有觉得乐观和悲观之处,但是唯独中国政府把国耻和雪耻列入外交政策以及学生爱国教育,媒体以及电影、电视剧也到处反映出这种心态。一旦中国与西方发生冲突的危机出现,马上就解释为西方对中国不尊重,归咎于西方的野蛮暴力。

  柯岚安认为,中国想得到世界的尊敬,但尊敬是要付出努力才能赢得的。

  美国南加州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骆思典(斯坦利?罗森)表示,在现今中国可以找到各种矛盾的现象,如果他想反过来写一本中国是乐观的悲观主义者的书,同样也可以找到很多佐证。 (来源:新华国际)

(责任编辑:UN015)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