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11年端午节 > 端午消息

甘肃农家“绣女”端午忙 作品“绌绌”漂洋过海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1年06月06日14:40
  中新社兰州6月6日电(刘薛梅 王云) 端午时节,走进甘肃庆城县,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农家女一边谈笑,一边飞针走线绣花串珠,“端午时节佩"绌绌"祛病、禁蛇毒保平安。”这一习俗在甘肃多地甚为广传,而今“绌绌”已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史书记载,香包,又称荷包,俗称“绌绌”。庆阳有端午节制作佩带“绌绌”的习俗,据说形成于公元前2300多年,《黄帝内经》的作者歧伯曾携一药袋防疫驱瘟、禁蛇毒,开创“薰蒸法”。因歧伯生于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故此法在当地渐成习俗,流传不断,祛病保平安是庆阳香包祈祝这个大千世界的亘古主题。

  曹爱玲手握鼠标,正用电脑推销当地的香包产品。“电脑买回几天时间,就接到广东一客商加工5000元的"福寿娃娃"”。曹爱玲从17岁开始学习刺绣,多次在全国各地参观学习,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刺绣工艺,作品由原来的小香包、壁挂发展到小型镜框、插屏等高档装饰品。她带领周边妇女,靠一双巧手、一枚小钢针,从事刺绣加工和香包制作,一批批绣品和香包经“画龙点睛”后源源不断地漂洋过海。目前,“爱玲香包刺绣”已打响国内外市场,销售到马来西亚、泰国等国。

  创建于2004年10月的庆城县周凤陇艺刺绣坊,以公司加农户为模式进行文化产品营销活动,企主韩庆峰说,目前,庆城县已形成了百余家生产企业、35个基地、78个营销公司,5万人参与香包陇绣,产品达到20多个大类5000多个品种,年生产1000多万件,远销全国56个大中城市及美国、日本、欧盟、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年销售收入1亿元人民币。作品有绣花鞋、绣花鞋垫、枕顶、香包、绣框等110多个品种。

  一支庞大的绣花队伍形成了一个美丽的大产业。目前,庆城县拥有民间艺术公司80多家,民间艺术协会4个,并逐步形成了以加工企业为龙头,产业示范乡镇为依托,遍布全县的香包刺绣专业村、专业户为辐射的产业发展格局。据不完全统计,该县从事香包刺绣的妇女约有2万多人,年创收千万元,实现加工户人均纯收入达8000多元。

  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庆阳市还设计制作特大香包,向世界纪录协会申报世界最大香包记录,以展示庆阳香包的独特造型工艺及文化内涵。据庆城县文化产业办张志学介绍,该大香包规格为3米×3米,工艺上力求达到最大、最特、最精。(完)
(责任编辑:UN010)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