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事务的前教育统筹局局长王永平指“德育及国民教育科”应加入“中国史”及“一国两制”两大元素。他亦鼓励学校安排学生亲身到内地交流,认识中国。图为香港学生到内地交流。来源 香港文汇报 中新网6月21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随着“德育及国民教育科”的推展,国民教育近月成为社会热话。回归前后执掌香港教育事务的前教育统筹局局长王永平认为,回归至今已近14年,在“一国两制”下香港发展稳定,港人信心亦渐增,是推广国民教育的成熟时机。
他又以“港式奶茶”作比喻,指香港社会环境对自由、法治的体现始终与内地不同,正好可以发挥特色,推行独有的“港式国民教育”,而课程也应加入中国史单元,让不同年级的学生藉以追溯中国5000年历史根源,帮助建立身份认同。
王永平曾于1995至2000年出任教育统筹司/局局长,任期横跨“九七”前后。他在接受香港文汇报专访时指,在回归初期,已开始加强学生对“一国两制”的认识,亦鼓励学校推行国庆升旗等活动,只是当时仍未有具体构思,要将国民教育独立成科。但他认为,随着香港已回归14年,现时“一国两制”已发展成熟,加大力度推行国民教育绝不会“太早”。
青年北上交流 掌握国家实况 目前担任城大公共及社会行政学系客座教授的王永平表示,自己讲授公共行政课题时,亦要涉猎“一国两制”、特区政府等题材,说明两地的紧密关系。而现今信息发达,青少年可接触更多关于国家发展的资料,相比他做学生的年代,只能靠阅报多了解国家,实有天渊之别。
他又认为,青少年可参与内地交流,以更掌握国家实际情况,并举例指自己做公务员时为准备回归,亦要应政府安排到北京清华大学修读国情培训班,了解国家政策。
从事教育事务多年的王永平,已翻阅过“德育及国民教育科”的咨询文件。他认为,有关内容的确较为抽象,认为须加入“中国史”及“一国两制”两大元素。他表示,如能将国民教育渗入中国史、地理等不同知识,有助学生产生“亲切感”。
就近日教育界对“初中中国史必修科”的争议,熟悉政策推行的他亦不违言,重新制订中国史科或要花上数年时间,而新“德育及国民教育科”计划于2012年上马,“当局可利用这机会,在新科内加入中国史单元,毕竟国民教育不能与中国历史脱离”。
文件显示政府无意“洗脑” 就香港社会有部分人质疑国民教育有“洗脑”成分,王永平强调,从课程文件中并不见得政府有此倾向,外界实不应该抹黑。他指在“一国两制”下,香港应推行“港式”国民教育,内容要因应情况有别于内地,就像口味独特的“港式奶茶”般。而国民教育的目标,是要让港人增加对国家的认识及认同感,不应被误以为是扶助政策的措施,“认同爱国不等同盲目认同国家政策,认识后而批评,不可假设是不爱国的表现;国民教育要包含自由、开放及批判思维,这是政府及学校需要理解及接受的”。
(责任编辑:UN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