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网排水标准不能按极限设计"
市规划委相关人士称,新项目排水能力按"3年一遇"标准实施;计划实施雨洪蓄水减小管网排水压力
前日傍晚,一场百年一遇的暴雨,导致北京多处路段积水,交通几近瘫痪。
灾害降临的同时,针对“排水系统为何不畅”、“规划设计是否合理”的质疑声不绝于耳;
“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排水系统达到什么标准才合适?北京城的排水能力究竟是高是低?
在抵御并反思灾害的同时,我们的城市规划设计者也在接受着拷问。
徐咏梅 北京市规划委基础设施二处副处长
段昌和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市政所原主任工程师
一般地区标准“1至3年”
新京报:很多声音说,北京一下雨,排水不畅导致积水严重、交通瘫痪,都是因为城市规划做的不好。
徐咏梅:昨天那场雨百年一遇,对于现在北京的排水管网、泵站标准来说,的确承受不了。排水系统涉及多方面因素,包括雨水收集、管道以及下游河道、排水泵站,任何一方面都不能有问题。
另外,还有规划标准。如果仅靠规划建设解决昨天那场暴雨排水,上面说到的排水系统都要按百年一遇的标准去实施,首先就不符合建设部的标准。任何的事情都不能按最极限情况来做。
规划不是万能的,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是没规划又不行,规划要确定一个基本的标准。
新京报:北京目前排水标准是怎么样的?
段昌和:东、西护城河、天安门广场、奥林匹克中心等是按十年一遇的标准做的。前三门大街等区域是5年,城市主干路、环路、高速路、CBD、中关村等区域都是3年。过去的标准都是1年。
住建部发布过相关标准,一般地区是1到3年,重要地区是3到5年。另外,立交泵站抽排能力都提高到5年一遇的标准,很多泵站已经改造完。今后凡是新建项目都是按照3年一遇的标准实施。
新京报:为什么当初不提高排水标准,比如都是十年?
段昌和:就算是十年一遇的管道也承受不了昨天那场雨。不是说降了百年一遇的暴雨,就要去按百年一遇的标准去修管道,以前可能是一根直径一米的管,百年一遇的管道估计得建一个房子那么大,马路下面也装不下。
徐咏梅:北京的降雨常见的还是一年一遇的,昨天那样的暴雨相对来说少,可能几年才一次,但一次就很致命。所以这是一个矛盾,标准到底是按照最大的做,还是按平均的做。但是要考虑到管道标准和投资有着直接关系,要是都做成10年一遇的标准,投资是承受不起的,建设空间也是问题。
不挖河道雨水无处可逃
新京报:北京有很多积水点,如何进行治理?
徐咏梅:市防汛办每年都有一项重点工作就是解决积水点。今年要改造49处积水点,要求6月1日汛前完工,去年的58处积水点已经都解决了,前年也有一批。
积水点改造有点像头疼医头,哪出问题了就把精力搁在哪儿。但实际上,还得从面上考虑,如果都提高到3年的标准,大部分雨都没问题。
新京报:有些积水点治理完还是积水严重。
徐咏梅:除去昨日暴雨引起的积水,如果一般时候下雨也积水的话,就是系统不完善,如下游河道出了问题,或者系统中的某段管线不完备,所以改造也包括疏挖下游,水下来了得有地方排。
段昌和:降雨后,雨水口专门收集,再排到马路下面的管道,管道从头往下,一头高一头低,低的接到河道,而且是一头小,后面越来越大,逐渐汇集起来排到河道了。
雨水从雨水口,到雨水管道,再到河道,这3个要素都不能有问题。
新京报:排水3个要素中哪方面的问题比较大?
段昌和:河道的问题前几年就比较突出,作为系统来说,河道不挖,上面做的再好也没用。比如马草河治理前,南四环那块经常积水,现在马草河的下段已经疏挖了。
徐咏梅:雨水最终要排到河道。由于城市在扩大,以前都是土地,下的雨水直接渗下去了,现在土地铺装了,河道也要增大过水能力,但现在有些河道没有完全按照规划的标准完善。
很多积水点的问题往往是建设时序不搭,比如管道改造了,泵站也修了,但因为河道没挖,雨水还是下不去。
新京报:针对河道淤积的问题如何解决?
徐咏梅:目前河道已有规划,建设也逐渐提上日程。
关于河道的宽度、位置都有规划。个别的河道因为拆迁等原因还没有按规划实施,十二五已经列了很多项目,正在陆续完善。今年丰草河疏挖也要开工。
做雨洪蓄水为河道减压
新京报:北京的雨水通过哪几个河道排走?
段昌和:北边是清河,像中关村地区都往那里排。另一个是坝河,酒仙桥、东坝的雨水都走这里。还有就是通惠河水系,二环以里的水都往通惠河走。最后是凉水河。这4大水系的河道,基本按20年一遇的排涝标准修建。如果超过这个标准,也很难承受。
新京报:国外一些城市建有下凹式绿地和蓄水池,除了回收利用,还可以减轻管道和河道的压力,北京是否考虑推行?
徐咏梅:过去雨下来之后全都流走了,北京现在也考虑,在河道之外搞雨洪蓄水。采取渗透砖等方式,在人行道下面、小区绿地低洼处,把雨水存住。如果能好的利用起来,从源头上控制了,那么流到管道、排到河道的雨水也会减少,压力也会减小。
新京报:遇到暴雨等极端天气,会有什么对策?
段昌和:在暴雨成灾的情况下,除利用排水系统,还得靠排水集团和水务局下设的专门抢险队伍,弥补排水能力的不足。
徐咏梅:极端天气下,需加强预警,及时发布交通信息,便于市民判断,减少一部分出行,最终还是要减少损失。
(注:城市排水标准是指市政工程标准,河道排水标准是指水利工程标准。)
本报记者 汤旸
质疑
标准太低危及城市安全
针对“北京城市排水能力是1至3年一遇洪水”的说法,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认为,这个标准太低,给城市安全带来的风险很大。
杨保军说,造成北京设计标准偏低的原因,一是多年来北京担心的不是涝,而是旱;二是标准提高,势必引起财政投入的加大,当初北京在设计方案时,财力远不及现在雄厚;三是城市建设中存在急功近利的问题,过于注重地表。
杨保军说,市政基础设施的标准应该是适度超前,但不能过度超前。如果排污管径过大,长期达不到流量,流速较慢,容易造成沉淀,运行维护的问题也很多。“地下管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全部改变非常困难,基本不可能做到。”他说,从北京情况看,现有标准已经可能危及城市安全,需要全面审视和评估,然后进行修正。
杨保军建议,今后新建管网要全面提高标准,在排该区域积水的同时,还应该使其能够分担部分现有管网的压力。其次,对于一些重灾点要圈出来,挨个研究提出应对之策,一些改过的地方还逢雨就泡,这是决不能允许的。第三,三分在规划,七分在管理。北京被淹也存在树叶堵塞管道,水泵无法打开等问题。这样的情况在很多地方都不少见,“城市建设应当与生态环境的支撑能力相匹配,不能盲目开发建设。绿地的生态防洪功能应该予以重视。”
本报记者 蒋彦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