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6日下午15时,大连降雨量已达114毫米,达到大暴雨级别。为了应对此次多年罕见的强降雨,本市多部门彻夜值守51处重点区域和易积水的低洼地段,最大限度减少险情的发生。
应对
提前启动预案对付“米雷”
受强热带风暴“米雷”的影响,自6月25日夜间开始,本市出现大范围降雨。根据李万才市长、张军副市长的指示,市城建局防台防汛指挥部自6月25日晚上8点提前启动应急预案,向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高新区防汛指挥部,市建委、市国土房屋局、市人防办、市交警支队,市排水处、市政管理处下发了《关于做好强热带风暴“米雷”防台防洪抢险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全市各有关单位和部门的有关人员全部放弃休息上岗值班,责任领导必须到岗值守,及时监控上报汛情、险情、灾情。同时,要组织排查隐患,特别是居民低洼区、高大挡土墙、危险边坡、危房、工地基坑、在建工地等。
对已有的险情隐患,要有专人负责现场看守,确保人员和财产安全。市排水处的人员、设备要提前到达可能出现的积水路段值守,随时排除积水,交警部门要做好交通疏导,确保城市交通通畅。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必须做好抢险队伍、物资、机械、设备等一切准备,保证抢险队伍随叫随到,物资及时供应。当晚,全市共有500余城建系统职工参加了防台防汛值班。
疏通
51处重点区域专人把守
此次降雨受“米雷”台风的影响,降雨时间较长,雨水下渗缓慢,致使港湾广场长江东路、文体街、小龙街、大菜市周边等市内多个低洼地段出现了积水。
据市城建局介绍, 26日上午,市防台防汛办对市内重点险情地段进行了现场检查,各区防汛办也冒雨对市区101处易发险情的地段进行了“拉网式”检查。
市城建局排水处按照市防办的要求,全处300余名干部职工配备36台强排泵、20多台抢险车辆昼夜坚守岗位,对事先确定的51处重点区域、低洼地段,专人定责展开巡查、及时疏通和看护。同时,打开了通江沟、通海沟截流构筑物的启闭机,打开马栏河、自由河的拦河坝及疏港路截流闸门,并组织人员相继对香周路车家村、港湾广场长江东路、西南路交黄河路、西北路锦绣段、数码路、金三角华联广场、文体街、甘井子街、山东路交天河路、小龙街、大菜市周边等多处排水难点部位,实施了抢险强排、清淤工作。
去年积水严重的椒金山隧道北侧,由于前期实施了排水改造,对原有排水管路进行扩容,并新增设了一处引导渠,此次强降雨,该地区没有出现积水影响交通。有市民报告三道沟河围堰河水上涨,防汛办及时调派人员查看,采取清淤放闸措施,给予了及时解决。
提醒
切莫将车辆沿街停放
从现场情况看,除尚未纳入市政管理的区域,中心城区多数易积水地段都得到了及时疏通,截至26日15时,全市未发现因暴雨引发的重大险情,市中心城区未出现因积水造成的大面积交通拥堵。
市城建局提醒广大市民,如遇降雨天气,切莫将车辆沿街停放,一方面造成车轮将雨水井部分遮压,降低排水效果,并阻碍清淤疏导工作;另一方面易对车辆本身造成浸泡锈蚀或电源短路等其他损害。 邱笑尘 记者李社生
天气
今天上午受“米雷”影响结束
受强热带风暴“米雷”影响,昨天凌晨开始,本市各地相继出现降雨天气。截至昨日17时,本市大部分地区雨量在70~140毫米,大连市区降下了130毫米的大暴雨,是今年以来最大的一场雨。其中庄河市兰店雨量最大,达到了151毫米。
此次影响本市的强热带风暴“米雷”来势汹汹。市气象台于6月25日17时发布了台风黄色预警信号,预计25日夜间到27日白天大连将有强风、暴雨天气,26日开始海面风力可达8到9级,阵风10级,陆地7到8级,阵风10级。据市气象台决策服务中心主任尹文昱介绍,截至昨日17时,本市各主要站点雨量分别为:大连130毫米、旅顺73毫米、金州72毫米、长海122毫米、瓦房店61毫米、普兰店102毫米、庄河116毫米,大部分地区降雨为暴雨,局部地区达到了大暴雨量级。同时,大连所辖海域阵风已达10级,陆地最大风力为7~8级。 昨日17时,“米雷”中心位于北纬37.1°、东经122.9°,即成山头东偏南40公里的海面上,距离大连东南220公里,近中心最大风速为23米/秒(9级),并以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动。气象部门预计,其强度将逐渐减弱,今晨8时左右在庄河附近登陆,减弱为低气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