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24岁女孩突然失语抽搐 脑中取出23厘米活虫(图)

来源: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作者:杨彦
2011年07月06日04:15
红线标注上方是取出来的虫子。
红线标注上方是取出来的虫子。

  年轻女孩突然不能言语、浑身抽搐、生命垂危,医生抽丝剥茧地分析,竟然发现一切症状只缘于女孩脑部的一条寄生虫这样的一个乍看之下像美剧《豪斯医生》剧情的罕见病例竟然真实出现在江苏省人民医院。李芳(化名)是一位年轻的妈妈,今年只有24岁,却多次发作癫痫,影像学的检查发现李芳的头部有个“病灶”,医生手术中打开她的头颅发现,这个“病灶”竟然是一条足有23厘米长的、活着的寄生虫。

  2010年12月中旬:脑中疑影

  在省人民医院的病房里,记者见到了躺在病床上的李芳。李芳的精神不错,已经可以自如地与人交流了,丈夫小杨在一旁帮她整理着床铺。李芳从来没想过会有这么长的一条虫子在自己的脑中,“太可怕了,还有点恶心”。李芳的发病要从2010年说起。12月的中旬的一天,李芳和丈夫带着7个月大的女儿去亲戚家串门,正聊着天,李芳突然感觉自己的嘴巴和眼睛不受控制,接着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而在丈夫小杨的眼中,妻子经历了可怕的发病,眼歪了,嘴斜了,左半边身体抽搐地倒在了地上。小杨甚至被眼前的这一幕给吓哭了。他和亲戚赶紧将李芳送到当地医院,CT报告显示小李的大脑里有个“东西”,呈现白色的亮点,但具体是什么医生无法判断,于是小杨又连夜带她赶到了江苏省人民医院。

  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陈海峰副主任医师初步怀疑小李的癫痫症状和脑部病灶有紧密的关联。经过进一步抗癫痫的治疗后,小李的癫痫症状消失了,但是有一项寄生虫的血液报告引起了陈海峰的注意。这项报告显示小李的“弓形虫”感染呈阳性,“这表示她曾感染过病原体,但不处于活动期。”陈海峰随后帮李芳联系了无锡一家专业治疗寄生虫病的医院,李芳和丈夫便前往无锡进行治疗。临行前,陈海峰还特意提醒小李和丈夫一定要密切注意观察病情变化,最好三个月后复查病原体和头颅CT。

  2011年6月中旬:重症再袭

  就这样半年过去了,癫痫也没有再发。可是今年6月中旬的一天傍晚,李芳左半边身体又不断抽筋,口吐白沫,倒在地上不省人事,症状比半年前发病还要凶险。丈夫小杨看到这一幕,赶紧将妻子送到医院。再次CT检查显示,李芳脑部那个白色的“亮点”仍然存在。医生们先给李芳实施了抗癫痫的治疗,病情得到了控制,但是该医院还是建议李芳尽快前往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治疗。

  小杨再次联系上了省人民医院的陈海峰副主任医师,之后陪着李芳再次来到南京。针对小李反反复复的病情,神经外科刘宁主任召开了全科讨论,鲁艾林、赵春生等专家均认为,小李的颅内“病灶”正好压迫在大脑运动区域,必须手术把“病灶”取出来,但是手术的风险非常大,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偏瘫等肢体功能障碍。

  李芳才24岁,家中女儿才一岁多,正是需要妈妈照顾的时候,接受这么大风险的手术,李芳和小杨心中都很矛盾,但依然决定一搏。在手术的准备期,神经外科又招集了神经内科、影像科和麻醉科的专家共同商量制订了手术方案,并为小李做了多次动态脑电图,确定了脑部病灶的大致位置。

  2011年6月29日:活虫现形

  6月29日,由鲁艾林主任医师、陈海峰副主任医师等组成的手术组正式为李芳实行手术。在打开头颅后,手术组立即发现了长在大脑运动区域的“肉芽肿”,正是这些肉芽组织压迫了脑部神经,才导致了李芳的癫痫症状。手术组医护人员随后开始切除这部分病灶组织,用吸引器对残余组织进行吸引。

  就在这时,陈海峰等发现,吸引器竟然吸到了“白棉线”一样的东西,而且还在动。专家们定睛一看,竟然是一条活着的寄生虫。术后一量,这条虫子竟然有23厘米长。

  陈海峰说,手术前并没有想到会吸出一条这么长的活虫子。从虫子的形状判断,应该是绦虫。这条绦虫在李芳的大脑运动区“安了家”,并且在脑组织上生成了多个“肉芽肿”来维持生存,小李频发癫痫的罪魁祸首应该就是这条绦虫。这在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近20年来也是第一次见到。

  神奇手术

  术中唤“醒”病人

  “失忆药”让她忘记痛苦

  3D坐标系精准指向“病灶”

  李芳脑部的肉芽肿长在大脑运动区域,这个部分非常关键,下刀稍有不慎,李芳手术后就可能出现瘫痪等严重后果。怎么保证手术成功。神经外科赵春生主任医师介绍,手术组通过夹在脑部的一个立体框架上加上CT断层扫描,这就像几何数学中的xyz轴,仪表上的指针就如同“导弹”一样,精准指向“病灶”的位置。

  “术中麻醉唤醒”避开危险区

  在手术切除过程中怎样保证不伤到关键组织?原来,手术组在发现“肉芽肿”后,并没有立即切除,而是进行了脑电生理测试,确定大脑中主管人体运动中枢的“中央沟”的精确位置,避开这个“绝对禁区”。为了确保小李的运动功能没有受损,在麻醉科刘存明主任医师和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医护人员还为李芳实施了“术中麻醉唤醒”和“电击测试”。

  "术中麻醉唤醒’是通过将麻醉药物的合理搭配,不仅达到充分镇痛的目的,同时在唤醒时能够使小李的意识不受影响,能够进行正常交流。”麻醉科刘存明主任医师介绍,在“术中唤醒后”,李芳可以根据医生的指示做一些动作,比如动一下左手、右手等,“这样做是为了确保小李大脑的运动中枢没有受到损伤”。

  “失忆药”让她忘记曾被唤醒

  在手术中清醒过来,对病人会不会太残忍一些?刘存明说,正是因为如此,在麻醉过程中他们还对李芳采用了一种记忆缺失的药物,这种药物可以使小李在手术清醒后完全不记得术中唤醒这一过程,减少心理负担和影响,使患者的痛苦和恐惧减少到最小。

  通讯员 赵鹏 吴倪娜 宫丹丹

  本报记者 杨彦

(责任编辑:UN955)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