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雨,太平门龙脖子段城墙出现了喷水现象 快报记者 施向辉 摄 |
昨天下午,南京的雨渐渐停了,600岁城墙依然在淌水。
傍晚5点多,路过太平门“龙脖子”路的司机们发现,这段城墙根在冒“喷泉”,绵延30来米。“喷泉”离地面1米多高,水柱大小不一。城墙600多岁了,下雨淌水安全吗?
据了解,今年,南京城墙将重新申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申遗报告10月份上交到国家文物局。因此,城墙的“健康”备受关住。
快报记者 胡玉梅
城墙“下水柱”是在排水
每年雨季,600岁城墙都是重点关注对象。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杨新华说,像是每年都要经历一次“大考”。“不过,今年城墙的状况不错,暂时没有险情。”杨新华说,他们在城墙上安装了多个监控点,用来监控城墙的健康状况,目前看来都正常。
昨天的大雨,一些网友把拍到的城墙“水柱”的图发到了网络上,有人担忧,这么大的雨会不会让城墙无法承受?杨新华说,“今天早上一大早,我们就兵分几路,沿着城墙根一路检查,就怕有异常。我这条线是从解放门-玄武门-神策门。网友们看到的情况,我也看到了,一股股水从城墙顶部泻下来,看上去很壮观。别人看了觉得担心害怕,但这正是我们想要看到的。说明城墙排水系统没有问题,城墙的排水是畅通的。”
杨新华介绍,城墙顶部、城墙高处都设有专门的排水系统,每年都对这些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定期不定期的。如果天上下雨,城墙不排水了,那更危险。为啥?如果雨水没有及时排走,它们就会沿着缝隙进入城墙肚子中,侵蚀墙体,埋下隐患。
雨停了,龙脖子段还在喷
在太平门“龙脖子”段,600岁城墙上挂着“危险”的警示牌。雨停了2个多小时,这里却依然在淌水,大大小小的水柱看上去有些壮观。南京城墙管理处处长杨孝华说,从2006年以来,龙脖子段城墙根喷泉问题一直有,他们也在想办法。
下午5:30,记者看到,向外喷泉的城墙根有30多米长,一共有几十个水柱,大大小小的,大的向外直喷水,小的则沿着墙体向下淌。水看上去还挺干净的,清清凉凉的,有点像山泉。来来往往的车辆路过,有的司机还专门停下,用手机拍起照来。细细看去,这个段城墙并没有“泉眼”,这些水都是从砖块与砖块对接处喷出来的。
南京城墙唯独这一段特别,水不仅从城墙高处排出来,还会从城墙根冒出。“这段城墙背靠富贵山。一下午,我们都在观察富贵山山水的走向。龙脖子段是富贵山最低处,山体200米范围的水向一东一西两个地方汇聚,很多雨水通过城墙的2个排水石槽排走了。但是,还有一些山水没有排走就渗到了城墙根,这些水顺着城墙根的缝隙溢出。”杨孝华说,城墙排水石槽在4米多高,山体的水达不到那个高度,就渗到了城墙根。
“这段城墙曾经出现过多次损伤。2006年,为了安全,对它采取了注浆加密,增加它的强度。但这样一来,密度强了,雨水便向最低处流去,从城墙根向外淌。”杨孝华说,目前城墙根溢水还没有办法“根治”。
因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得在城墙上“开膛破肚”,要打开一条水道才行。但这样做,对600多岁的城墙来说,伤不起。所以,这段城墙只能采取24小时严密监控的办法,来监控它的“健康”状况。
重新冲刺“申遗预备清单”
2006年,南京城墙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全国申遗预备清单。5年过后,南京城墙还是“预备队员”吗?据了解,国家文物局要求当年列入预备清单的35处项目,要重新写申报文本,而后通过新一轮全国专家现场评定后,决定去和留。
杨新华说,为了明城墙的安全,他们曾经邀请全国城墙专家来会诊,会上专家们提出,关乎城墙安全的就两样:树和水。城墙上的老树根系发达,严重影响到了城墙的安全。“600多年前,城墙垒砌的时候,泥土都是炒过的,目的让植物种子失去生命力。但鸟类还是带来了种子,由于城墙年岁久远,肚子内积累了大量雨水,加上城墙高大,阳光充足,所以植物生长得很旺盛。”这些年,城墙在一段段维修,维修的时候着力做的就是清理城墙上的树和水。把城墙上的树连根拔起,同时,把墙芯里的水放掉,这样,以杜绝隐患。
“这么多年下来,南京城墙还剩下两段,一段是玄武门-神策门,还有一段是琵琶洲-中山门段,这两段大手术后,城墙本体修缮工程就结束了。今年玄武门-神策门段城墙修缮将启动,在对城墙本体进行修缮的同时,去树、去水也是关键。”杨新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