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挪威首都奥斯陆发生爆炸 > 挪威爆炸消息

挪威爆炸案致98人死亡 曝欧洲右翼势力发展倾向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1年07月24日12:51
  中广网北京7月24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7月22日是挪威历史上血腥的周末,也是挪威人的梦魇。被看作“人间天堂”的北欧挪威,一夜间被恐怖阴霾笼罩。目前,在首都奥斯陆市中心遭遇的汽车炸弹爆炸和附近于特岛上的枪击事件,目前已经造成98人死亡。首相斯托尔滕贝格宣布:这是一场“国难”。

  国王哈拉尔、王后索妮亚以及首相斯托尔滕贝格到发生枪击案的于特岛上的一家酒店探望生还者以及死难者的家属,向他们致以慰问。首相斯托尔滕贝格之后说,会与其他国家的情报机构合作来调查是否有外国组织参与爆炸以及枪击案。他又说,认识部分的死者感到相当的难过,但是有信心挪威可以团结,他又感谢国际社会对挪威的慰问和支持。

  挪威枪击爆炸案发后,当局随即在于特岛又发现多具尸体。至于被捕的疑犯布莱维克,有人指他事发前购买了多达六吨的化肥,相信是用来制造大爆炸的炸弹原料。

  惨剧发生后的第二天,挪威警方连同军方,到首都奥斯陆以南200公里的雷纳一个农场调查,收集线索,特别是爆炸品。这个偏远的农场一个多月前被袭击疑犯布莱维克下租下,当局在农场收获三吨化肥含有硝酸铵的化肥可以用来制造烈性炸药。挪威媒体报道,布莱维克2009年开了一家农业公司,今年5月4日,也就是这起袭击前大约10个星期购买了6吨化肥,相信他就是用这批原料策动奥斯陆大爆炸。布莱维克的邻居说,布莱维克曾经到他的店铺购买并轨,当时他举止有理,完全想不到他会策动这样的血腥暴行。32岁的布莱维克被指是极右的基督教原教旨主义者,与右翼激进组织有关,他拥有枪械牌照,并且喜爱玩电子战争游戏和打猎。他在Twittre的账户上有700名网友,他被捕后受到警方整天盘问,但是警方证实还不能确定,究竟布莱维克是一个人犯案还是另有同谋,挪威当局目前已经起诉布莱维克制造奥斯陆大爆炸和于特岛枪击案,如果指控成立,当事人将被判处最高达21年的监禁。

  这次爆炸案对挪威人民的伤害非常大。从二战以来,挪威的安全状况非常良好,这次突如其来的伤害也使他们都感觉手足无措。记者在环绕着爆炸圈很多地方看到非常多的民众前来献花,一些教堂的门前聚集很多人,可能在晚间或者再晚些时候有悼念的活动。据记者观察,现在这边的市民状态还比较良好,大家的情绪都比较稳定。

  谁能料想,在挪威这样一个富裕、和平、安宁的北欧国度,会发生这样令人发指的恐怖暴行?挪威此前也从未遇到过恐怖袭击,但近年来排外的右翼势力逐步兴起,安全情况堪忧。

  挪威社会福利制度完善,人民普遍遵纪守法,治安状况良好,抢劫凶杀等恶性案件较少,但外国游客财务失窃案时有所闻,挪威一向被看作雍容大度、世外仙境,却在这次双重袭击案中失去了对恐怖威胁的免疫力,事件也给挪威人信奉的开放社会多元文化理念炸出一个缺口。其实挪威社会的保守主义倾向已经开始,极右派进步党抬头,提出移民从严还得缴钱,社会刮起对移民文化宽容及宗教的大讨论。一些网民留言言词激烈引起了社会极大反响。报道指极右翼武装分子可能涉及袭击。警方也声称初步调查显示,被捕嫌犯与伊斯兰武装分子没有关系。分析认为,这次的袭击案可能是欧洲版或者是北欧版的俄克拉何马恐怖袭击,影响堪比1995年美国俄克拉何马城的联邦政府大楼遭到一名右翼分子爆炸袭击导致168人丧生事件。许多欧洲国家都担心,由于阿拉伯世界和北非的乱局导致大量难民涌入欧洲,刺激本土反穆斯林反移民的极右翼势力抬头。

  对于这场“国家灾难”,挪威的媒体普遍认为,很可能是个人极端主义者“报复社会”的疯狂举动。这个猜测有怎样的依据?挪威右翼势力对整个国家的影响是什么?我们连线连线欧洲问题专家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的冯忠平教授。

  主持人:虽然挪威警方的调查还在继续,但人们已将愤怒的目光聚焦在挪威的右翼势力。在我们的印象中挪威是一个和平富裕的国家,为什么也会有极右势力?

  冯忠平:这事情非常骇人听闻,但实际上在北欧不仅挪威整个欧洲国家这几年反移民的情绪在上扬,而且种族紧张的情绪实际上已经普遍存在了。反移民的极右势力最大的特点就是要求政府未来关闭移民大门,不希望外面的人进来。实际上这也与这几年伊斯兰极端势力在欧洲的发展也有关系,这整个代表了一个倾向。

  主持人:在欧洲其他国家,您刚才谈到也有类似的右翼势力,近年来,欧洲右翼势力的整体情况怎么样,造成社会影响是什么?

  冯忠平:这些国家政府领导人实际上这几年在打击恐怖方面,把重点都放在基地组织、伊斯兰极端势力等,但是忽略了这些,实际上这个倾向已经开始突出了。这次事件更加证明这一点。而在其他国家,可能瑞典去年已经有极右势力已经进入议会,他们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这次用极端的方式暴力方式,在别的国家可能极右势力进入了议会,总而言之想给政府施加压力,影响政府政策,这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
(责任编辑:UN019)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