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你信不信,由你,我反正是信了。”
这是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7月24日晚答记者问时的一句话。他说,处置人员跟他解释,掩埋车头是为了填满池塘,为后续救援做准备。他相信了这一说法。然而,尴尬的是,当王勇平表态说他会坦诚地回答每一个问题,并问记者信不信时,与会者均报以沉默。
与会者的沉默,笔者很是理解。最高铁路管理当局发言人面临的尴尬,首先是民众要求更多细节与事实公布落后的尴尬。当数十条人命摆在面前时,人们已难以容忍任何与事实背离的言论。
这次“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照例惑影重重。仅就事故时间和遇难者人数,就是两笔糊涂账。事故时间,仅新华社的报道,就有20时27分和20时38分两个版本,相差11分钟;遇难人数有35、39、41、43等多个版本,且铁道部7月24日上午公布的35人的记录,一直保持到25日才被修正为40人。
当然,关于这两个数据,铁道部或许有委屈:27分与38分也许是记者弄错了,35人的遇难者人数反复强调,为什么社会就是不相信呢?这就涉及到另外一个话题:公信力缺失。公信力的缺失恰恰与真相的缺失相关,是长期真相缺失带来的必然后果。回到这两个数字上,其实解决起来很简单,让证据说话:事故时间的证据应不难找;遇难者数据,把名单公布不就是了。这些难道真的是很困难的事情吗?
这些本不应该困难。在这次动车追尾事件中,真相依然包括已告知真相和未告知真相两部分。
比如追尾原因的解释,除了雷击外,可能还有其他原因需要调查组进一步调查,对这些需要进一步调查的真相,如实告知公众,相信公众会加以理解。倘若出于某种原因把已探知真相也当成秘密保护起来,封锁起来,而不敢用真相面对公众,并且缺乏面向公众陈述真相的勇气,那最终损失的仍是公信力。
然而,截至目前,这却显得极其困难。尽管王勇平承诺将公布名单,但这本不复杂的名单公布却迟迟被拖延,以至于数位公民以个人名义向铁道部申请信息公开。这一拖延,伤害着受害者家属的同时,也考验着公众对追尾事件的耐心,损害着有关部门的公信力,进而使救援工作对立化与复杂化。
相信这不是铁道部所愿意看到的。遇难者人数只是公众无数个疑问中的一个。紧急制动系统为何会失灵?调度是否有问题?锤子为什么砸不开玻璃?是否有遇难者的遗体受到粗暴对待?等等等等问题,都在期盼着铁道部门的答案。王勇平们应该明白,公众并不是要抹杀高速列车发展的成就,也不是故意要和铁道部门过不去,公众只是希望,在追尾事故发生后,公众的诉求能得到真诚的对待,遇难者的生命能得到有尊严的对待!国际金融报
(许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