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明代古寺充当民宅半个世纪 消防隐患实在大(图)

来源:兰州晨报
2011年08月10日09:49
缺乏维修的兴远寺破旧不堪。本报记者 崔亚明 摄
缺乏维修的兴远寺破旧不堪。本报记者 崔亚明 摄

  一座古寺和一户人家似乎没有太多的必然联系,然而魏代元一家三口就蜗居在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被兰州市文物局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兴远寺里。这座百年古寺,自1958年以来一直被当作民宅使用,饱受烟熏火燎之苦。今年5月26日,这座古寺又遭遇停电,魏代元一家照明只能依靠蜡烛,有时做饭靠柴火,这为这座木质构造的古寺埋下了火灾隐患,不能不令人担心。

  明代古寺 竟然成了民宅

  兴远寺位于孙家台174号。据了解,该寺初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重建,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现存二层木楼一楹,南北厢房各三间,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1984年被兰州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8日上午,记者来到兴远寺,由于缺乏维修,整座寺院破旧不堪,靠近雷坛河一侧的墙体已有部分坍塌。魏代元一家三口住在寺内北边的厢房里,西边一间房屋是他们的厨房。由于长期烟熏火燎,整个木质建筑都黑乎乎的。加之缺乏管护和经营,寺内也早已没有了香火。

  据魏代元介绍,原来他们居住在七里河区磨沟沿一带,1958年,磨沟沿发生洪灾,他和其他5户邻居被临时安置在兴远寺居住,当时他们每个月也向房管部门缴纳房管费。直到2003年,其他5户邻居因为有单位安置陆续搬离兴远寺,只有他依然蜗居在兴远寺。“这么多年了,居住在这里我也担惊受怕,毕竟这是文物保护单位,万一不慎发生火灾,我就成了罪人。”魏代元说。

  遭遇断电 古寺再添隐患

  兴远寺是老式的木质结构建筑,采光有限。8月8日,尽管已是上午10时许,房间内光线依然很暗。魏代元上三年级的女儿凑在蜡烛下写暑假作业。记者发现, 充当书桌的木桌子上,堆积着大量蜡泪。蜡泪下面是桌面被烧烤后留下的黑黑的印记。

  据魏代元介绍,以前他们和孙家台周边住户共用一条输电线路。孙家台其他住户拆迁后,他只能通过孙家台经济适用小区建设单位用电,但小区建成后建设单位撤离,他也无电可用。

  记者发现,兴远寺的院子里堆了不少木柴。据魏代元介绍,由于没有电,一旦家里的罐装液化气用完了,就用柴火应急做饭。

  异地重建 古寺也应保护

  随后,记者试图和孙家台经济适用小区建设单位、七里河区拆迁办联系了解兴远寺断电的详情,但对方都极力回避。而对于兴远寺整体的去留和保护,兰州市文物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兴远寺将异地重建,目前相关单位在制定具体保护方案。

  不少市民认为,不论做何种考虑,有着400多年历史、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兴远寺不该被当做民宅使用。现在这座“民宅”陷入断电,只能使用蜡烛照明,而兴远寺又是木质结构建筑,缺乏必要的消防措施。诚如魏代元担心,一旦不慎引发火灾,谁来承担“保护不力”的责任?即使要异地重建,如果没有了原始的建筑样板,又如何重建?

  本报记者 崔亚明

(责任编辑:news7)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