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军事 - 体育 - NBA - 娱乐 - 视频 - 财经 - 股票 - IT - 汽车 - 房产 - 家居 - 女人 - 母婴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 文化 - BBS - 博客 - 微博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一个调查记者的人生转型:邓飞的“免费午餐”

2011年08月30日00:37
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一个调查记者的人生转型 本版撰稿:本报记者 詹丽华

  邓飞不做调查记者了,却变得更难约,约了几次都不成。直到某天下午他发来一个地址,说明天一早“北京见”。第二天,他背着双肩包、拖着一个巨大的黑色行李箱匆匆而来,说下午3点的飞机去长沙,仍是为了“免费午餐”这个公益项目。

  十年前报道的事情,今天仍在发生

  不做记者,我选择做一个“行动者”

  邓飞,33岁,湖南沅江人,《凤凰周刊》编委、记者部主任,做了10年调查记者,被认为是中国最重要的调查记者之一。只是现在,我不知这样介绍他,是否仍然合适,因为今年起,他的身份有了些许变化。

  “你觉得怎么说合适?”邓飞说,他自己也讲不清现在到底是什么身份。或许他的朋友,《南方周末》专栏评论员笑蜀对他的定义比较靠谱——公益事业拓荒者,公益项目创始人。

  今年大概不是一个“慈善”年。红十字会因郭美美事件陷入信任危机,捐款额急降;“中非希望工程”又遭遇“是买卖还是慈善”的口水仗;杨澜、刘永好、陈光标……一个个公众人物先后受到质疑,牵出背后复杂的人际关系网。

  今年大概是一个“公益”年。民间公益的红火不同以往,比如王克勤发起的“大爱清尘”,比如邓飞发起的“免费午餐”。“我从不为筹集善款担心,我的工作只是告诉大家,我们将帮助什么人,为什么帮助他们,以及由谁去做、如何去做,请愿意帮忙的人参与,也请他们监督。”信息的透明度越高,进展就越顺利,邓飞说,有时候一个小规模的公益活动,从发起到完成募集都用不了一个小时。“然后我们将善款交给具体的执行人或团体,进行具体操作,并公布每一个进展,接受捐款人和公众的监督。”

  说起正在做的事情,邓飞眉飞色舞,完全不像一个只睡了不到6小时的人。直到我问他,为什么决定不做调查记者,转型做公益?他突然沉默。

  与许多正当年的记者一样,邓飞的大学时代,正是《南方周末》的全盛时期,他曾是《南方周末》的粉丝,受其影响颇深。做调查记者,啃硬骨头,是他的理想,他更一度视之为终身职业,一写十年。“直到我发现,十年前我报道过的事情,直到今天仍在不断发生,通过文字去影响读者进而影响社会,不如通过行动去直接谋求改变。”他说,中国不缺少写字的人,缺少行动者,于是,他选择做一个“行动者”。

  “免费午餐”不是第一个,更不是最后一个

  从爱和善良出发,去改变社会

  其实“免费午餐”并不是邓飞的第一个公益项目,第一个是“微博打拐”。这个活动最早从微博上开始,始于一场论战。今年年初,著名学者于建嵘在微博上发起“随手拍解救流浪乞讨儿童”,号召网友用手机拍下有被拐卖嫌疑的街头乞儿,上传到微博上,以利解救。这项活动迅速铺开,引起极大关注。几乎是同时,邓飞亦发起了“微博打拐”,两个行动殊途同归,分兵并进,他以一个调查记者的姿态介入并推动着整个事件的进程。

  因为“微博打拐”的特殊性,其最终被公安部接手,但它却无意中为一个调查记者推开了一扇窗,最终改变了他的人生方向。“在我用微博打拐的时候,极意外的,一个我们找了3年的被拐卖的孩子通过微博找到了。”邓飞说,没有一篇调查报道曾经给过他那一刻的感动。

  那个孩子,彭文乐,邓飞在《国家的孩子》一文中的小男孩。2008年3月25日19时许,一个黑夹克男子趁彭家夫妻不注意,强行抱走3岁多的彭文乐。自此,彭家夫妻走上了寻子路,而邓飞则一直帮助这个家庭找孩子,他相信总有一天能够找到。今年2月8日下午,孩子终于被找到。“我气喘吁吁,瘫坐在地上,发了一条微博:太牛逼了,孩子是我们的!”

  这个一直以舆论监督去推动社会的调查记者,突然发现了“把建设性监督变为建设性建设”的力量。“从爱和善良出发,陌生人之间很容易达成共识,实现改变,我们付出爱和善良,也收获着这些美好的东西,我想这是一种良好的改变社会的方式。”邓飞说,他是资深调查记者,公益“菜鸟”,“微博打拐”让他发现了一条新的路,而“免费午餐”的成功则让他信心满满。“我得到了太多帮助,有来自同行的,也有来自陌生人的。”

  《国家的孩子》最终发表在《凤凰周刊》上,或许以后会成为他书中的某一个章节。是的,他或许不再是调查记者,但并未放弃用文字来记录和表达,以传播那些正面的力量。

  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

  从中获得与之前十年完全不同的满足感

  据报道,国家决定从2011年秋季学期启动民族县、贫困县农村免费午餐试点工作,宁夏回族自治区成为首批试点省区,宁夏南部山区9县区26万名小学生将在新学期开学时全部吃上免费午餐。

  邓飞发起的“免费午餐”项目成为政府与民间协同共治的范例。而在他最新的计划里,下一个公益项目是农村儿童、贫困儿童的大病医疗,已经在进行筹划。

  他踌躇满志:“孩子是我们的未来,但我们还没有照顾好他们,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孩子,他们甚至缺乏并基本的生活保障,从我们开始做起,我相信有一天,这个公益项目会像‘免费午餐’一样得到社会的认可,国家的支持。”

  邓飞完成了他的职业转型,从一个资深调查记者,转为笑蜀口中那个“公益事业拓荒者”,成为公益项目创始人。也有人认为,这不只是一次职业转型,更是一次人生转型,邓飞本人其实并不在乎如何被定义,他每天的行程排得满满当当,做着他真正感兴趣的事情,从中获得与之前十年完全不同的满足感。

  我离开的时候,邓飞开始与联合国青年年主题活动的一位执行人接触,他希望让更多年青人关注公益,不仅是国内的,也包括国外的,他希望通过影响年青人进而影响这个国家的未来。

  他已经不再是一个调查记者,但调查记者的价值观仍在他身上起着作用——为公益谋,为更好的中国,更好的未来,只是换一种方式。

(责任编辑:UN007)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