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一 事前已发出警报,为何未警觉
据多名当事乘客称,在事故发生之前,出现长时间停车现象,而上海地铁的官方微博也于14:14、14:17与14:20分别发布“突发运营信息”,称“目前上海地铁10号线因设备故障,南京东路至交通大学区段目前列车限速运行,发车班次间隔延长。”
网友指出,所发微博已经充分说明运营方知晓设备故障,但为何没有引起警觉,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而网友“caroley”也在微博中称,“长时间停车,没有任何解释和告知,始终在重复因故暂停的录音,撞车后也没有用广播安抚大家的情绪或者告诉大家发生什么事。只是让大家从车头有序撤离。”
而据运营方公开的信息,事故发生在信号系统故障后采用电话闭塞方法运行约40分钟后。对此,有轨交专家坦承“无法理解为何在电话闭塞下发生追尾”。
“电话闭塞,简单地说就是2个车站区间通过打电话的方式联系、调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轨交专家透露,电话闭塞后两站间会分成多个闭塞分区,“一般是一公里多一点”;而闭塞分区中前后车之间将有红灯、黄灯、黄绿灯三个“不能驶入 ”的区间,“等于是‘三保险’。”专家表示,即便电话闭塞后ATP系统不再介入,但正常操作下行车应该是可以保证安全的。
地铁两站间的区段相对较短,一般在一公里左右,“电话闭塞时两站间可能只允许一辆列车进入, 也因此,对此次发生的10号线追尾,专家坦承“无法理解”。
疑问二 曾发多起故障,为何未警醒
今年8月2日上午,上海网友“安生小宝”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发出地铁故障的消息,“10号线故障!门都开不了,乘客只能排队从驾驶室出去。”原来,10号线当天“搁浅”在半路,直到后续列车把它顶送至最近的虹桥路站才疏散乘客。
在此之前,10号线还因为开错方向饱受网友质疑,原本开往航中路方向的列车在Y字形分叉口开往了虹桥火车站。
其实早在2009年12月22日,在地铁上海火车站附近,上海地铁1号线两车侧面冲撞,造成驾驶室受损等后果。事后,调查组最后认定,卡斯柯提供的区段编码电路配线出错,使信号系统错误地向150号列车发出65km/h的速度码(正确的速度码应该是20km/h),导致制动距离不足而发生冲撞。
另据上海媒体报道,10号线还在今年1月份出现多个站点漏水情况。
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发生2个月后,上海10号地铁线又发生追尾事故。上海地铁官方微博称“这是上海地铁运营有史以来最黯淡的一天”。
网友提出四大疑问:为什么信号供应商又是屡屡出事的卡斯柯?7月份,10号线就接连发生过好几起事故,事后的检查维修是否落到成效?为什么事故发生不到5小时后,10号线就恢复通车……
这些疑问现在还没有答案。
疑问三 刚开安全会议就出事故
记者在上海地铁的官方网站中,发现一条于9月26日发布的企业新闻,题为 《打响国庆保卫战 确保运营生产安全》,消息称,近日,为深刻吸取“7·23”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教训,充分认识当前安全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全力以赴确保国庆运营的安全有序,运营一公司召开了“精心组织迎国庆,全力以赴保安全”动员会暨安全生产大检查总结会。
而令人没想到的是,该安全生产大检查总结会结束没多久,便出现了这起事故。
疑问四 不到5小时即恢复运行
19:28,上海地铁官方微博发布信息,“目前上海地铁10号线全线恢复正常运行,所有换乘车站恢复换乘功能。”而此举也引来了网友的质疑,网友“山东杨嵩”表示,“在没有详细的调查结果之前,为什么要急着恢复通车?”多名网友认为,应当等调查结果之后再进行通车,否则很难让人信服。
记者就此事拨打了上海地铁24小时咨询服务与监督热线,话务员表示,的确已通车,“但是限速行驶”。至于为何通车,他则表示还没有接到这方面信息。
[链接]
温州动车事故仍无调查结论
有关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发生的第五天,国务院温州动车追尾事故调查组在温州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事故调查组副组长、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王德学表示,调查组要在9月中旬形成书面调查报告。
9月15日,调查组专家组成员、合肥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魏臻透露,温州动车追尾事故调查书面报告已经起草完毕,上交国务院,正在等待审批。如果不出意外,月内或有说法。
直到9月21日,国务院“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组才通报调查的最新进展情况。不过,只字未提谁应为“7·23”事故负责,也未给出事故调查报告发布的时间表,仅称“仍有许多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和验证,事故调查报告的形成仍需要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