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名刊精品 > 《瞭望》杂志 > 《瞭望》精彩报道

南京:辛亥革命定都之城 共和新纪元结果之地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2011年10月05日10:43

  南京:辛亥革命定都之城

  辛亥革命是武昌起义“开花”,定都南京“结果”。“孙中山的生前、身后,均与南京这座城市紧密相连,源于先生对其开创的共和伟业深情眷念,对未竟事业不懈追求”

  自1912年1月1日首赴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至1929年6月1日在南京紫金山入土为安,一代伟人孙中山与古都金陵结下了不解之缘。这里,成就了他推翻帝制、开创共和的宏伟大业,也是他浩气长存、精神不朽的长眠之地。

  武昌起义“开花”,

  定都南京“结果”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胜利后,全国十多个省群起响应,脱离清政府,宣告光复。在中国社会面临重大转折的历史关头,建立一个领导全国革命的中央政府、加快推进民主共和制,已是当务之急。12月4日,17个已独立省份代表分别在武昌、上海商议决定,将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中华民国建都南京,是辛亥革命成功的重要标志。”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任张宪文教授认为,辛亥革命是由武昌起义“开花”,定都南京“结果”。这个成果就是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组建南京临时政府,由此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也是亚洲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制度,宣告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帝制的终结。

  “促成临时政府定都南京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江浙联军光复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副馆长刘晓宁研究员介绍,早在1887年,孙中山就对中国首都的选择有过缜密的思考,他曾主张“一都四京”,一都即武昌,四京即分布于全国东南西北区域的南京、广州、重庆、北京。选择建都武昌的主要缘由是其地处中原腹地,九省通衢,得交通便捷及人口、经济之优势。

  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在全国多次起义中第一个在省会城市取得成功的地方,在此建都又曾是孙中山的主张,因此,当时到达武昌商议组建临时政府的十多个已独立省份代表,大多提议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首都设在武昌。但就在临时政府成立前,清军大举南下,屯兵江北、虎视江南,汉阳失守,武昌极度吃紧,湖北军事形势极为严峻。就在此时,传来了江浙联军于12月2日攻克东南重镇南京的消息。

  在全国风起云涌的反清革命浪潮推动下,当年11月组建的江浙联军,在向清军重兵据守的南京发起进攻时,一举夺取沿江炮台,成功光复江北的六合、浦口,继而又在江南的马群、孝陵卫与清军决战,攻克紫金山要塞天堡城,致清军全线溃败,取得光复南京的决胜之役。

  光复南京,巩固了武昌起义的成果,使在武昌已陷于危急形势的各省代表为之一振。12月4日代表议决临时政府设在南京,各省代表会议也迁至南京召开。12月27日,17省代表会议通过总统制议案,29日,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开启共和新纪元

  南京长江路292号“总统府”,曾是清末两江总督署。1912年1月1日,孙中山由沪抵宁,在此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组建南京临时政府。自此,中国实现了推翻帝制,创立民主共和的伟大壮举,开启了历史新纪元。

  见证这一重大社会变化的“总统府”,现今是展示南京深厚历史文化的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

  步入总统府圆拱型大门,迎面一座重檐尖顶、廊柱林立、开阔气派的大堂,就是当年举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就职典礼的会场。徜徉其间,中山先生铿锵有力的誓词言犹在耳:“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据史料记载,1912年1月1日,孙中山乘火车从上海赴南京任职途中,在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各站受到热烈欢迎。下午5时抵达南京时,站台上群众的欢呼声震耳欲聋,下关江面军舰和狮子山炮台的礼炮齐鸣。当晚,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就职典礼上庄严宣誓,被授予“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印”。

  此后3个月内,孙中山组建了九部内阁临时参议院,具有共和政体雏形的南京临时政府,先后颁布各项改革法令30余件。其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保障了国民的自由、平等权利及人身财产安全,初步构建了共和制国家的运行机制和民主政治基本构架,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江苏省政协副主席陈宝田谈及建立南京临时政府的意义时说,辛亥革命引发了中国社会巨大而深刻的变革。领导这场革命的孙中山先生,在主政南京临时政府期间,以坚韧的意志和非凡的胆略,顶住北洋军阀大兵压境、革命党人内部纷争、财政严重匮乏、西方列强拒绝承认等巨大压力,通过颁布政策法令,大力推行民主,廉洁吏治,除旧布新。在废除留辫子、缠小足、穿袍褂、刑逼供、行跪拜礼节等陋习弊政,改变社会风气之际,推动了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今年9月28日,在总统府西花厅临时大总统办公室遗址举办的《孙中山与南京临时政府》展览,集中展示了辛亥革命先驱开创民主共和制度的非凡之举。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新近发现的一批南京临时政府珍贵文档。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副馆长马振犊向本刊记者介绍,这些文档是他们在整理馆藏北洋政府档案时新发现的,共有两个卷宗,约700条(件)、3000页。主要内容有孙中山签署的大总统手令、总统府电报房收电文和临时政府外交部文档,较全面地反映了孙中山任职期间的政治、外交、军事、内政、经济等各方面的公务活动。其中6件大总统手令,涉及改革吏制、保护侨民等举措,显示了中山先生当年整顿吏治、安抚民生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文档,是现存民国史料中非常稀缺的珍档”,马振犊说,这次新发现的外交文档,记录了南京临时政府处理印尼华侨受迫害事件;办理上海、厦门等地外国租界会审公堂及设立华洋裁判所等事关国家主权的外交事件;以及收解海关事权和税收、推行禁烟禁毒事务与英法德俄等国的交涉等多项外交活动。反映了南京临时政府为维护国家主权和人民利益,在外交方面作出的巨大努力和成效。

  泗水华侨事件是其中的典型案例。1912年2月19日,荷属爪哇岛泗水市华侨在集会庆祝中华民国成立时,遭到军警武力干涉,当场打死华侨三人,伤十余人,百余人被捕。消息传至国内,引发各界愤怒声讨,南京临时政府采取积极的护侨行动,迫使荷兰殖民当局释放所有被捕者,并接受了中方惩治凶手、抚恤死者家属、赔偿华侨损失等条件。

  建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皇帝发布《退位诏书》,结束了清王朝200多年的统治。孙中山履行诺言,于2月13日向临时参议院递交大总统辞职咨文。15日,他率领临时政府官员晋谒明孝陵,在总统府举行民国统一大庆典。4月1日正式解职后,孙中山离开总统府,继续为寻求中国民主富强之路探索奋斗。

  忠魂长眠紫金山

  本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是孙中山第一次来到南京,并由此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结缘。卸任后,他在为革命四处奔忙中,又两次造访南京,最后一次是他魂归金陵,长眠于南京钟山风景区的紫金山麓。

  “孙中山的生前、身后,均与南京这座城市紧密相连,源于先生对其开创的共和伟业深情眷念,对未竟事业不懈追求。”南京钟山研究会会长王鹏善说,孙中山在南京建国立业,践行三民主义理想,因而对这座城市怀有深厚的情感。他生前在《建国方略》中精心描绘、规划南京发展蓝图,并在实地考察紫金山雄伟风光时,表达了自己在“他日辞世时,愿向国民乞一抔土,以安置躯壳耳”的心愿。

  1925年3月12日,一生为革命奔波的孙中山在北京病逝,举国哀恸。4月21日、22日,南京各界连续两天召开追悼大会,何香凝、杨杏佛、恽代英等人在会上发表演讲,缅怀孙中山的革命一生及创建中华民国的丰功伟绩。南京各社会团体和学校也纷纷举行多种形式的悼念活动。

  遵从孙中山遗愿,宋庆龄、孙科等亲属在南京紫金山实地勘察,选定墓址。孙中山葬事筹委会向海内外征集中山陵墓的建筑图案。经评审,荣获首奖的青年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的钟形陵墓图案,以其庄严、简朴、典雅,融汇中西建筑风格的特点,以及形似自由钟、寄寓中山先生临终嘱托“唤起民众”、“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警世之意,被确定为中山陵建造方案。

  1926年春,由吕彦直主持的中山陵工程,在南京紫金山南麓动工兴建。经三年建设,一座依山而筑,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的中山陵园,卓然崛起。为之呕心沥血的吕彦直,却在主体工程即将完工时积劳病故。他奉献全部智慧和精力建造的这座伟人丰碑,成为中国近代的经典建筑。

  1929年5月28日,孙中山灵车由北平抵南京,国民政府举行公祭。6月1日,在南京紫金山举行孙中山奉安大典。当日,南京城成千上万的民众上街送灵,灵车队伍绵延二三公里。沿途各省扎的祭灵牌楼有20余座。上午10时许,在各界代表伴随下的孙中山灵榇,启运至陵墓祭堂,举行奉安大典;再由孙中山亲属等人恭移灵榇进墓门。此时,鸣礼炮101响,全国民众默哀3分钟。至12时,奉安大典礼毕。孙中山从此在此安息,为后人瞻仰。王鹏善说,南京举行孙中山奉安大典时,整修了一条“迎榇大道”,这条以中山路命名的大道,北起中山码头、东至中山陵,全长16公里。为此,还引进悬铃木(俗称法国梧桐),在迎榇大道两旁抢植行道树,灵榇所经之处又有多处以“中山”、“逸仙”命名的建筑和桥梁。

  如今,当年栽种的梧桐树华荫如盖,遍布全城,成了南京独特的绿色名片。当年首次在城市道路上设置行道树和快、慢车道的中山路,已成为国内城市道路建设的蓝本。据不完全统计,仅大陆现有的中山路就有180多条。

  中山陵经历80多年风雨沧桑,现今保护完好,成为全球华人心中的圣地。中山陵园管理局副巡视员许国庆介绍,新中国成立后,中山陵经过了两次大规模整修,近5年又投资53亿元对陵园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新植树木50多万株、新增绿地7000余亩,使陵园更加巍峨苍翠、秀美壮阔,每年接待中外游客达500万人次。近年来,连战、吴伯雄、宋楚瑜、郁慕明等台湾党政要员,多次拜谒中山陵。对孙中山的共同敬仰,成为加强海峡两岸交流、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纽带。

  “博爱之都”新名片

  1919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评价南京:“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中之大都市诚难觅如此佳境也当夫长江流域东区富源得有正当开发之时,南京将来之发达,未可限量也。”

  80多年后,孙中山的预言成为现实。当年虽然地理位置优越,却“残破荒凉”的古都,现已成为一个融“山、水、城、林”于一体,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的现代化城市。

  进入新世纪,南京将孙中山倡导的“博爱”思想,作为新时期市民精神的重要内涵:“开明开放、诚朴诚信、博爱博雅、创业创新”,织就了“博爱之都”的新名片。

  如今,南京城市的发展早已超越了当年孙中山勾画的蓝图。十年前,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一城三区”的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建设突破50平方公里的老城,在秦淮河西岸至滨江地区兴建56平方公里的河西新城区;同时拓展了面积达380平方公里的东山、仙林、江北三个新市区。短短数年间,曾是大片农田的古城周边,新城崛起,商旅辐辏,百业俱兴。

  “建设过江通道、设立工商业总汇之区、发展铁路交通”,曾是孙中山在《实业计划》中对南京社会经济发展的期盼。而今,南京已成为全国首个“软件名城”、新兴产业基地和国际服务外包城市;构建起由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过江隧道、地铁、公交、航空组成的快速、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去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5年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3.6%、12.3%。

  关注民生是孙中山倡导“三民主义”的重要内容。南京在推进社会经济发展中,不断完善社会医疗保障、率先在全国实现12年基本免费教育。2008年,因成功治理秦淮河水环境,南京成为世界上首个获得“联合国人居特别荣誉奖”的城市。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徐机玲 蔡玉高

(责任编辑:UN601)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