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辛亥革命100周年 > 辛亥革命100周年消息

追寻辛亥革命的精神(组图)

来源:人民网
2011年10月08日23:57
晚晴园的围墙上悬挂着“开幕了”的横幅。本网记者 丁刚摄
晚晴园的围墙上悬挂着“开幕了”的横幅。本网记者 丁刚摄

  “宣统那年的风,吹啊吹,吹过浩瀚的南海,吹过南方小小的岛……”,动人的歌声缓缓而起,仿佛从历史的深处飘来,在一片现代化楼宇之中的新加坡中山公园里回荡。

  10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先后8次来新加坡,发展革命组织,传播革命思想,为起义筹措资金。今天,40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辛亥革命先驱的后裔与新加坡各界人士聚集在这里,共同纪念100年前的那场伟大革命。

  在经过历时一年的整修后,位于新加坡大人路的晚晴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于8日正式对外重新开放,一旁新建的东南亚唯一的中山公园也正式建成,喜迎宾客。开幕典礼上,新加坡歌手演唱了专为此次活动创作的歌曲《宣统那样的风》,新加坡副总理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内政部长张志贤走上舞台,敲响了铜锣。在热烈的掌声中,舞狮队引导着各方宾客,从中山公园走进了马路对面的晚晴园纪念馆。

  据史料记载,晚晴园始建于19世纪,其前身是明珍庐,后来由潮汕籍的橡胶业富商张永福先生买下。张永福买下此园后,将其用来供奉母亲养老,故改名为“晚晴”,取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诗句:“夕阳怜芳草,人间爱晚晴”。

  张永福曾积极参与革命活动,是同盟会新加坡分会创立时的副会长,也是孙中山在新加坡活动的主要支持者。孙中山先生8次到新加坡,其中有3次就住在晚晴园。很多辛亥革命的风云人物也都曾在这幢小楼中出现,他们在这里共商革命大业,为辛亥革命募集款项,并在这里筹划了演说、话剧表演和发行书报等革命活动。

  记者从主办方获悉,张志贤的祖伯父就是晚晴园当年的主人张永福。张志贤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晚晴园代表了新加坡与中国、东南亚在历史、文化方面的联系,它提供给年轻人一个在新加坡的历史上寻找这种联系的很好机会。张志贤说,辛亥革命是很重要的历史进展,代表了中国发生的变革以及变革的方向。

  坐落在新加坡大人路上的晚晴园经过整修后,更显露出古色古香的原貌。本网记者在这里遇到了从美国专程前来参加庆典的张永福的两个外孙女。张永福的外孙女梅竹音对本报记者表示,这次整修让晚晴园重现旧貌。晚晴园使现在的人们加深了对那段革命历史的了解,更有助于当今的年轻一代铭记华侨当年为中国革命所做的贡献。

  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张松声告诉本网记者,晚晴园是新加坡国家文物局确立和管理的历史保留古迹,对年轻人有特殊的教育意义。年轻一代可以从那一代人的革命业绩中,学到不屈不挠、爱国爱民的精神,这样的精神对建设新加坡来说十分重要。

  晚晴园此次的修葺工程为期一年,耗资560万新元。纪念馆的馆长潘宣辉告诉人民网记者,此次修缮晚晴园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走访了“大半个地球”,设法寻找到了一些辛亥革命先驱的后裔,得到了很多宝贵的历史文物。

  新开放的纪念馆共设五个展厅,展出450件展品,其中包括180件包括真迹在内的历史文物首次亮相,其中20件是从当地一些名人的后裔借来展览的,145件来自新加坡的国家收藏,有15件为晚晴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的馆藏。

  潘宣辉馆长告诉人民网记者,全新的晚晴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也将分享辛亥革命如何对新加坡造成深远的影响,尤其在教育、印刷业和经济这三个方面。晚晴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以新加坡和南洋为重心,这是晚晴园与其他世界各地以纪念孙中山先生为主的博物馆不同的地方。

  “苦难和折磨,孕育伟大的抱负”,走出纪念馆,歌声依然在人们的耳畔回荡。正在新加坡理工学院读大一的一位18岁女生告诉本报记者,她观看了电影《辛亥革命》,也通过父母的讲述了解了那段历史。“中国能取得今天这样的发展,真的很不容易!”(人民网新加坡10月8日电 )“仁心果”是孙中山先生当年在南洋时尤为喜爱的热带水果,有人心所向之含义。
(责任编辑:UN100)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