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域外华闻

新华国际时评:别忘了斯姆特-霍利法案教训

来源:新华网
2011年10月11日13:08
  新华网北京10月11日电(记者 夏文辉)美国参议院主要针对人民币的涉汇议案,眼下在美国国内引起各方争辩。根据这项议案,美国可以对所谓的“汇率操纵国”增加额外关税。

  类似的情形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曾经有过。时任总统胡佛不顾政经各界的强烈反对,于1930年6月签署了国会通过的大幅提高关税的“斯姆特-霍利法案”,从而迅疾引发全球范围的贸易战。继1929年股市狂跌之后,美国及世界贸易严重衰退,大萧条相伴而来。

  当时有1928名美国经济学家联名签署请愿书,认为关税法案无助于解决美国面临的结构性经济问题,并对这项法案的后果提出警告。汽车业巨头亨利·福特称之为“一项愚蠢的经济政策”,一整晚在白宫力图说服胡佛总统否决该项法案,J.P摩根的首席执行官拉蒙特则说他“就差跪下来乞求胡佛顶住政治压力不要干傻事了”。但是,法案依然出笼了。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那是一项引发严重恶果的错误法案。据美国财经机构的研究,当时美国关税提高和非关税壁垒的设置在世界范围引发的贸易保护主义泛滥,导致世界贸易规模萎缩约百分之三十。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该法案可谓是1929-1933年全球大萧条的“扳机”。

  当前美国经济和世界经贸与上世纪三十年代不同,不过回顾历史,有助于厘清当前美国参议院涉汇议案的问题、矛盾和危险性。

  “斯姆特-霍利法案”由美国议员斯姆特和霍利发起,当时美国经济遭受1929年股灾的冲击,劳动力和生产过剩的矛盾突出,民众怨声四起,党派斗争激烈。在那种情况下,任何国会动议,只要附以增加就业和促进贸易之名,必然博得部分选民的支持。

  再看当下的美国:经济低迷,失业率达到二十多年最高点,民众不满引发街头政治运动,党派斗争叠加选战博弈,这很容易勾起人们对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政经、社会生态的联想。

  检讨当时,政治学者认为,美国政治、政党制度使得国会的部分立法者只顾各自选区的经济利益和选票多寡,对国家和国际层面的政治、经济却疏于考量,这使得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成了美国国内“问题”的“人质”。

  而眼下针对汇率的参议院议案,恰恰暴露出这样的问题。即便有识者普遍认为这是“头痛医脚”的庸方,其结果损人不利己,一些议员仍然在国会山冲撞,非要搅出一番动静来。

  “这是很危险的!”针对参院的汇率议案,众议院议长约翰·博纳发出这样的警告。他的担忧和上世纪三十年代类似,认为抬高关税壁垒将引发贸易战,对美国和世界经贸都不利。这些日子,美国国内商业组织、主流媒体、研究机构甚至奥巴马政府,也纷纷对这项议案提出批评或质疑。

  中国有句古话: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希望那些嚷嚷着逼迫人民币升值的美国政治家们吸取历史教训,倾听理性声音,不要做害人害己的傻事。

  作者:夏文辉
(责任编辑:UN988)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