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小企业生存困境 > 中小企业评论

评论:化解中小企业生存困境须摆正认识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2011年10月17日03:05
  邓聿文

  一段时间以来,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和微型企业的生存困难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对此,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研究确定了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6条金融政策措施和3条财税政策措施,明确提出提高对小企业贷款不良率容忍度,并将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延长至2015年底并扩大范围。这可看作是对目前孱弱的小型和微型企业的一个直接利好。

  企业出现生存和发展困难,本是一个正常现象,但当前多数中小企业遭遇到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更大的困难,则是极不正常的。表面看,这是应对危机的后遗症“不小心”打中了中小企业,也就是说,前期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通胀高企,为治理通胀如今不得不压缩贷款规模,提高利率,致使中小企业出现融资困难;但实际上,即使没有这一因素,在正常年份,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和微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压力也不轻。

  从微观层面看,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实力差距明显,其信用和综合素质建设尚需继续完善;同时,社会上各种投机性获利机会太多,导致流向长期创业与长远创新的资源与动力不够。从宏观层面看,金融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尤其是缺乏与中小企业相匹配的专业中小金融机构,包括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政策性银行;而中小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融资的渠道也不畅通,能够上市的屈指可数。

  如果说,微观层面的问题主要是由中小企业自身特点所决定,那么,宏观层面的问题则主要是体制上的。这些问题始终未能很好解决,如今,紧缩政策加剧了它们的影响。这就告诉我们,解决中小企业的问题既需要治标,即针对当前突出的融资难问题采取措施以解燃眉之急;也需要从本上着手治理。对于后者,则要从体制上解决问题。

  体制问题与认识有关。应该说,国家对中小企业不可谓不重视,出台了很多扶持和发展政策。但这些措施的成效并不大,根子就在于地方当局始终没有摆正对中小企业的认识。

  众所周知,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逾1亿户,占企业总数的99%,为全社会提供了主要的就业岗位,创造了大部分地区生产总值,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优势所在和活力之源。但中小企业这种宏观上的总体作用分散到单个企业,由于其规模小,对地方管理者来说,实际可能感受不到或不深刻。地方当局需要的是政绩、是税收,而大企业,包括大的私企是创造政绩和税收的主要来源,因此,站在地方管理者的角度,其偏爱大企业就很自然。

  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主要集中于沿海等经济发达省份,那里吸纳了大量的就业人口,而广大中西部内陆省份虽然人口多,但劳动力都跑到沿海打工,这促使这些地方的管理者更不会认识到中小企业的作用,而把经济工作的重点放在本地少数大企业身上。所以,地方的优惠政策主要是给予能带来税收的大企业,不仅如此,各种针对小企业的收费一项也不少,究其原因,是地方当局对中小企业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让其自生自灭。

  因此,要化解中小企业的生存困境,必须真正认识和重视其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未来看,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要素制约加剧,产业升级矛盾突出,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客观上还会更恶劣,从而,更需要国家和地方有针对性地在融资、产业发展等方面改善体制瓶颈。

  (作者系学习时报副编审)
(责任编辑:UN100)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