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小企业生存困境 > 中小企业消息

“总裁班”同学出资1.2亿帮扶困难温州中小企业

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2011年10月17日11:36

  近一个月来,黄圣野忙坏了。身为温州当地一家教育集团的老总,他把更多精力用在了课堂之外。

  原来,他的教育集团开办了一个“总裁班”。学员们正想方设法调动各方资金,帮扶一些暂时遇到困难却不失优良潜质的中小企业,积极展开民间互助自救。

  黄圣野亦参与其中。

  “大河有水,小河才满。危机之下,温州的企业家更要团结互助。”黄圣野说,或许这就是温州商人的性格,越是困难的时候,大家越抱团。

  危难之时“同学”伸援手

  9月29日,成立于去年6月的温州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宣布,将从旗下的香港海洋产业基金中,调拨2亿元,作为“企业重组救市基金”,帮助面临资金压力但不失发展潜力的温州本土企业渡过难关。

  身为温州赛格教育集团的总经理,黄圣野平日里和该中心颇有来往,他决定也帮着干点什么。

  赛格教育集团开办了一个“总裁班”,就读的都是温州一些企业的老板或高管,到目前已开办了19期。9月30日,在黄圣野“劝说”下,“总裁班”数十名班委成员,表示愿意加入到互助行动中来。

  而早在9月中旬,温州中小企业遭遇资金困难时,便有好几名“总裁班”的班委,小范围组织“互助小组”,帮扶遇到资金困难的“同学”了。

  龙湾一家不锈钢企业的老板,是该集团六期“总裁班”的学员。当时,企业资金周转遇到了不小的困难。班上6个班委知道这一情况后,共凑了900万元帮这位“同学”周转。

  在黄圣野看来,学员们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在提供实质帮助,更多还是想传递一种信心:“关键的时候,大家还是会出手帮忙的。”

  女学员拿出120万元“私房钱”

  决定参与民间互助行动之后,黄圣野等人首先想到了之前已注册的“五期股权管理中心”。

  该机构注册资本2亿元,本来是用于对外股权投资的。然而,为了能更好地“抱团取暖”,经董事会讨论,大家决定暂停对外的一切投资,把这笔钱抽回来参与温州的民间帮扶互助。

  “目前这笔资金已使用了7000万元左右,帮扶了7家温州企业。”前天下午,黄圣野告诉记者。

  除了这笔钱,10月初,前后共19期“总裁班”中,已有9个班自行成立了“成员互助小组”。

  黄圣野说,这一块可调度的资金,大概有1.2亿元。

  这些钱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都是“总裁班”学员们自己凑起来的。

  比如,五期“总裁班”的班长,不仅带动班委成员开展帮扶,自己还拿出了2000多万元资金;六期“总裁班”一名姓张的女学员,瞒着丈夫把自己120万左右的“私房钱”拿了出来……

  “大家这时把钱拿出来,对于‘利’字看得确实很轻了,而更多看中了‘义’字。”一名“互助小组”成员说。

  相比温州巨量民间资本,3.2亿元“救市基金”看上去不多,然而,黄圣野等人心里却有本账,“提高资本周转率后,这笔钱的作用可以几何级放大。”

  不超过4倍利率,最多借12天

  虽然这种互助,很多是建立在学员之间相互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但为了保障资金安全,他们还是设立了一些使用原则。

  比如,这笔钱只用于帮扶做实业的企业,那些打着实业的幌子,暗地里搞投资的企业,钱是一定不会借的;帮扶的企业还要有较好的前景,“有些落后企业本就该淘汰的,再投钱进去意义不大了”;必须通过银行委托贷款的形式发放,资金不能私下往来;借贷时间最多12天,利率也要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4倍利率以内。

  一旦有企业来求助,黄圣野等人首先要做的,就是先进行摸底调查。不仅要看这家企业的产品和前景,还要看这家企业的管理团队情况,甚至要考察营销渠道健全与否等。

  这段时间的“救火”工作干下来,黄圣野等人还有了一些想法。

  比如,眼下这种民间互助,更多还是临时性的,而他已明显感觉到,大家其实很期望能将这种互助常态化,比如,申请成立小额贷款公司等,“我们都希望,民间资本借贷‘阳光化’的一天能早点到来。”

  本报驻温州记者 解亮

(责任编辑:UN015)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