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小企业生存困境 > 中小企业消息

温州跑路老板:有的在回来路上 有的在跑路途中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2011年10月25日01:50
10月15日,听说老板回来后,信泰集团老员工重新回到工厂。
10月15日,听说老板回来后,信泰集团老员工重新回到工厂。
新快报记者 陈小向 文/图 发自温州
新快报记者 陈小向 文/图 发自温州

  今秋,温州的气温明显下降,阴雨笼罩着城市上空。不少中小企业主的心情也跟这天气一样,逐渐变冷,阴晴不定。

  从今年4月开始,温州不断有老板“跑路”。9月20日,温州龙头企业家“眼镜大王”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欠款20亿元出走美国,这消息犹如一场地震,将4月份以来的温州老板“跑路”潮直接推向高峰。

  仅9月22日一天,温州就有9个老板“跑路”。整个浙江省,1—9月共有228位老板“跑路”。这一异常的“跑路”潮现象引起围观。

  10月中旬,随着政府的积极介入,救市措施陆续出台,“跑路”老板开始返回温州。

  不过,记者调查发现,温州“跑路”老板们,有的在回来的路上,有的仍在“跑路”途中。

  “眼镜大王”胡福林:贷款收紧成了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9月20日,温州龙头企业家“眼镜大王”胡福林出走美国。第二天早上,他打回来一个电话,表示资金链断裂,企业已破产。

  胡福林说:“其实在我走的前一天,都在还银行贷款。”

  10月9日,经政府斡旋,这位信泰集团董事长回到国内,次日晚间他通过当地党报透露,银行收走信泰集团一笔几千万的贷款额度,是压倒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

  信泰集团是温州最大的眼镜生产企业。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经营眼镜批发,至今已有27年历史,拥有3000名员工。

  2008年,信泰集团紧跟国家政策,开始转型升级并跨领域向太阳能光伏行业投资。仅投进光伏行业的资金就有6亿元之多,不过,至今仍无收益。

  扩张后,银行贷款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信泰集团通过民间担保借贷、内部集资等方式筹措资金。但随着国家宏观调控,银根收紧,负债规模达到20亿的胡福林终因还不上银行一笔几千万的贷款而倒下。

  从美国回来之后,胡福林说:“这个事情出来之前,我们资是抵债的,够用的。主要是银根紧缩下,银行和民间借贷每天在抽资金,信心就没有了。”

  10月10日深夜,白天刚回到温州的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回到集团总部。一位保安向新快报记者透露,车子在厂门口等待进入时,他透过摇下的车窗发现胡福林当时坐在后座中间,左右各有一人相伴。

  信泰集团员工小祝在网络上看到老板回来的消息后,便急忙从家里赶来。10月15日,她在工厂门口重新登记了一份招聘申请,填写了原来的部门和工种。

  她说:“感觉就像看电影一样,这么好好的企业,老板说跑就跑了,说回来就回来了,没想到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一下子倒闭破产又一下子恢复开工,就像电影情节一样不可思议。”胡福林回来后,信泰集团在厂门口贴了一张纸:“信泰集团老员工返厂登记及招聘处”,直接将两张桌子摆在厂门口招聘员工。

  10月20日,信泰集团恢复生产。沉寂20多天后,工厂终于恢复了生机。

  胡福林在接受《温州日报》采访时说:“政府、行业协会、工商联都对我回来表示大力支持,银行也表态继续支持我们企业,心里觉得有了靠山。原来是一个人在战斗,现在背后有一大帮人在支持我,想法就不一样了。有信心,离恐慌就远了。”

  一位律师跟新快报记者说:“不是谁都像胡福林这么幸运,现在还有很多中小企业主天天跑到市里去哭,就是希望政府也能出来帮他们协调,银行不抽贷并延长借贷周期。”

  一位熟悉温州本地资本运作情况的邱律师说:“温州人资本雄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温州还是很强大。”

  他们都认为,温州多数企业如今只是现金链断裂。温州老板们在上海、广州大幅降价抛售房屋、将豪车拉到二手车市甩卖的迹象表明,他们急需现金用来周转。

  如今在温州,最值钱的东西就是钱。

  “三旗老总”陈福财:互保企业直接把他拖垮

  10月中旬一天夜里10点多,刚从上海赶回温州的陈福财走进一家五星级酒店,步伐稳健,熨帖的白色衬衣,透出一份淡定和儒雅。

  他笃信又神秘地说:“有的时候不认命还真不行,有一个算命先生曾跟我说,你42岁开始会不顺利,到50岁出头,运气才会好起来。”

  再有一年就50岁了,陈福财正在积极地准备东山再起。

  陈福财是温州乐清浙江三旗集团董事长,早在今年6月份,三旗集团被传破产倒闭,老板“跑路”。陈福财说:“我从来没有跑路,是被互保企业陷害的。”

  正处于转型期、扩张投资其他产业的三旗集团,负债规模在1.5亿元左右,与两家企业有互保关系。2010年,其中一家担保企业突然单方面撤保,陈福财一时找不到下家担保企业,被第一笔到期的300万元借款直接压垮。

  在温州,企业间互保借贷非常普遍,银行贷款无法满足企业需求时,几家关系好的企业形成一个互保关系,各自拿出一定数量的资金抱团融资,相互拆借,互助发展。

  为什么300万就能将三旗集团压倒?陈福财说:“当时的负债规模在1.5亿元左右,银行和民间借贷的钱都到了最高值。担保企业的突然退出,我一下子出现了300万的资金缺口,半个月后缺口到了1200万。”

  与此同时,另一家互保企业,又步步紧逼,威胁恐吓,一定要陈福财还贷。

  “他们担心我还不出钱来,把我门市部都封了,直接在门上喷红漆,就像血泪一样,我当时非常难受。”陈福财说。

  陈福财强调自己并没有“跑路”,作为一个典型的温州商人,他说:“再苦也要撑住,而且还不能跟家人诉苦,我相信自己能够处理好,大不了把资产、品牌、门店全部变卖来还债。”

  经历这次风波,陈福财也在反省。他认为当初对自己做了20多年的老本行电线电缆信心不足,总觉得这是个将要被淘汰的行业。“我是一个爱学习的人,经常从专家、媒体中学习国家政策,了解信息。转型升级和投资新产业是专家经常在说的事,我也开始尝试进入其他行业。”远离自己经营了20多年的电线电缆实业,投资葡萄酒行业,一直没有什么收益,为陈福财日后的资金链断裂埋下了隐患。

  不断变卖资产还债,慢慢调整过来的陈福财自嘲地说:“互保就像谈恋爱一样,碰到坏人也没办法,只能认命。”

  “未来要把老产业巩固并做大,之前投资的葡萄酒产业仍会继续经营,并且我将会涉足高科技产业,我有管理一家大型企业的经验。”陈福财显得很自信。

  “百乐老板”郑珠菊:涉嫌民间高利贷被刑拘

  温州市龙湾区永强镇,这里有全国最大的担保公司,数量最多的温州老板。4月5日,江南皮革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鹤因欠赌债3亿元“跑路”,永强镇成为企业资金链断裂、老板“跑路”的中心,多米诺骨牌效应逐渐从这里散开。

  10月12日,新快报记者在一家建材店铺里见到了三位老板,他们各有200多万元借给百乐集团老板郑珠菊要不回来,正愁着寻找办法。

  他们商量着准备以“涉嫌非法吸储公共财产罪”起诉郑珠菊,但是又觉得没什么用。一位老板直接就倒在店铺沙发上,说这几天都没怎么合眼,要补睡一会儿。但是没几分钟,又站起来抽烟,焦虑地寻找对策。

  49岁的郑珠菊是温州市龙湾区“百乐家电”法人代表,从事电器生意近20年,是温州市龙湾区最大的电器经销商。

  一位债主朱老板说:“她的信誉好,特别能讲,黑白两道兼通,我们这边有钱或承兑汇票都会放给她。”朱老板给新快报记者出示了一份80万元的收据,上面简单地写着“80万,还款周期45天,郑珠菊,2011年7月10日”。

  信誉良好的郑珠菊,吸储的资金达到2.8亿,她通过担保公司把这些钱放高利贷。随着银根收紧,担保公司出了问题,郑珠菊放出去的钱收不回来,导致她的资金逐渐溃败。

  8月底,债权人逐渐联系不上郑珠菊,27日上午她叫人跟债权人沟通,但并没有就还钱问题达成一致。8月28、29两天,多名债权人在联系不上郑珠菊的情况下到永中派出所报案:郑珠菊“跑路”。

  9月9日,温州市龙湾区公安局经侦大队在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园区旭日小区21幢5楼将郑珠菊抓获。温州市龙湾区公安局说此案正在侦查中,不方便透露具体案情。新快报记者在公安局案件类别里发现郑珠菊案被分类到“非法经营案”里。

(责任编辑:UN002)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