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 > 六中全会消息

省部级研讨班聚焦文化战略:社会期待道德建设

2011年11月05日03:13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省部级研讨班聚焦文化战略

  进一步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将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中国文化发展将进入新阶段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韩冰

  11月2日,48位来自各省区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的分管负责人士齐聚北京,参加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和国家行政学院共同主办的“省部级领导干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专题研讨班”。

  这之前的10月15日到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胡锦涛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全会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在国家行政学院举办的省部级领导干部研讨班,是十七届六中全会结束后第一个就文化改革发展问题举办的高层次研讨班。在6天的时间里,研讨班将深入研究当前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探讨加快文化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各项重点任务的贯彻落实。

  为研讨班授课的权威人士指出,十七届六中全会聚焦文化议题,对全面落实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提高国家软实力,进一步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其意义堪比当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将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中国文化发展将进入新阶段。

  研讨班学员、重庆市副市长谭栖伟说,当前文化建设迎来了难得的发展繁荣机会,中央对文化高度重视,各地应该借势、造势、乘势,把文化建设推向新高潮。

  六中全会的重大意义

  十七届六中全会是中共中央全会第一次聚焦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一次就文化议题作出《决定》,在中共党史、国家历史、民族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权威人士认为,十七届六中全会的重大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专题研究文化改革发展问题并作出决定,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各领域改革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部署,全会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新要求,顺应了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顺应了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昭示了中国共产党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的坚定决心。

  第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文化建设被提高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新高度。全会专题研究文化改革发展问题并作出决定,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又一重要成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建设理论和实践上更加成熟、更加自信。

  第三,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充分肯定文化改革探索的新经验,及时总结来自群众的文化创新经验,全会提出的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来自于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新成果。全会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必将鼓舞文化工作者投身文化改革发展的积极性,掀起文化建设的热潮。

  第四,专题研究文化改革发展问题并作出决定,为进一步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当前,中国正处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时刻,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一些成就,又需要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作出回答。全会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强大思想保证、科学行动指南和坚强政策保障。

  近年来,中国的文化生产空前繁荣。1997年至2002年,中国电影的故事片年均生产不足100部,2010年增长到526部;电视剧年产1万多集;长篇小说每年实体书出版超过3000部;动漫产业从无到有,2004年以前,日韩动漫占中国动漫市场80%以上,2010年,中国年产电视动画片22万分钟,出现了《喜羊羊与灰太狼》等受青少年喜欢的作品,国产动漫占据的市场份额达到60%以上。

  对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发展的主要成就,《决定》作出这样的概括: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推动优秀文化产品大量涌现;坚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坚持发展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交流格局,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

  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是文化消费迅速增长的阶段,目前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4000美元,居民消费由生存型、温饱型向小康型、享受型转变,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呈现井喷式增长。据测算,文化领域已经成为中国少数几个总供给不能满足总需求的领域之一。

  研讨班学员、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刘玉亭提供了一组数字:目前中国共有文化企业111万户,在全国所有1200多万企业中占不到十分之一,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只有2.75%。

  目前,美国电影产量占全球电影产量10%,却占据了全球一半的看电影时间,票房收入占全球票房收入的55%。中国尚缺少世界知名的文化品牌,文化进出口贸易,特别是图书版权贸易存在严重逆差。

  在权威人士看来,中国文化发展现状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同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同扩大对外开放的新形势还不完全适应,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还不完全适应,与中国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拥有的文化资源不相称,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

  第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对相对落后的文化生产提出了挑战。文化产品总供给不能满足总需求。总供给不足的根本原因,是面向群众、面向市场、有利于文化生产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跟不上文化需求的增长。

  第二,文化发展面临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给文化发展带来的挑战。文化与市场接轨已成必然趋势,国有文化单位如果在市场上长期缺位,必然造成主渠道缺失,威胁国家文化安全。

  第三,文化发展面临着社会思想文化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挑战。中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人们选择的差异性、多样性增加,不同群体间利益关系更加复杂,传播渠道更加多样。社会成员总体上思想昂扬向上,但道德缺失的现象偶有发生,社会期待道德建设,需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

  第四,文化发展面临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挑战。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文化服务的全球化,中国加入WTO,是抓住战略机遇期、融入世界发展的重大举措。对外开放一方面为中国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提高文化软实力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也使中国文化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

  第五,文化发展面临着现代传播技术迅猛发展带来的挑战。现代传播技术极大提升了文化创造力,也对占领新兴文化阵地,维护国家信息安全提出了挑战。

  因此,文化改革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十二五”时期奋斗目标、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切实解决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从战略上研究部署文化改革发展。

  文化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

  研讨班学员、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刘玉功认为,当前,“地沟油”等突破道德底线的事情偶有出现,缺少文化道德,现代化就没有意义。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都到了历史关头,文化建设非常紧迫。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关于《决定》的说明中指出,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外延非常宽泛,《决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把握文化范畴,重点研究部署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相对应的文化建设。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包括很多方面,每个方面也涉及很多任务,《决定》对这些任务作出全面部署,同时注重突出重点。

  权威人士指出,学习领会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首先,要牢牢把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主线,这是走什么路、向什么方向前进的重大问题。

  其次,要牢牢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根本任务。《决定》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建设中的灵魂作用。文化的精神价值是文化的“魂”,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承载文化的物质基础和具体形态是文化的“体”。当代中国文化的“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国民教育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等,都是承载、传播文化的重要形式。“魂”与“体”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每一次文化的繁荣发展,都是文化“魂”与“体”完美统一的结果。

  第三,要牢牢把握创作生产更好更多精神文化产品这一中心环节。研讨班学员、青海省副省长张建民认为,中国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如何把资源转化成为文化产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命题。研讨班学员、天津市副市长张俊芳说,不同于普通的工业制成品,文化产业产品是特殊的产品,文化产品方向是否正确,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直接关系。

  第四,要牢牢把握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两手抓”这一基本思路。十六大以来,一手抓事业,一手抓产业的基本思路,廓清了在文化建设上的思想迷雾,既能够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的文化权益,又能最大限度满足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要正确认识GDP,GDP不能承载评价文化产业的所有指标,要防止以GDP论英雄。应该用“数字+评语”的方式评价文化产业发展。

  权威人士指出,学习领会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要牢牢把握改革创新这一根本动力,牢牢把握人才队伍建设这一基础性工程,牢牢把握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这一根本保证,不断加深对全会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的理解,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决策部署上来。

  研讨班学员、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辉说,纵观古今,盛世兴文化、学文化、抓文化。我们一定要“好雨知时节”,在文化事业上多投入,做到“润物细无声”。□

(责任编辑:UN603)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