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伊利特约天宫一号-神舟八号特别报道:天空之城 > 神舟八号消息

未来空间技术任务繁密 中国迈向航天强国需努力

2011年11月19日03:00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向航天强国迈进

  中国现在还只是航天大国,而不是航天强国。真正要成为航天强国,路还很长,需要我们付出百倍的努力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陈泽伟

  实习生张萌

  “在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第一次交会对接之前,非常担心,手心里捏把汗,从岗位人员到位到成功对接,十几个小时的过程异常漫长。我们有担心,也在情理之中,因为交会对接技术在航天领域里来说具有很大难度。虽然我们做了这样那样的准备,但是地面验证并不能代表整个空间工作环境,也就意味着存在风险。但是,我们首次交会对接非常圆满、非常完美,500多项应对异常工况的预案一个也没用上,这说明我们前期准备非常充分。”在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第二次交会对接前几个小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杨保华接受了《瞭望》新闻周刊专访。

  巨大的跨越

  从2008年10月7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投入到交会对接这项国家任务中开始,到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交会对接成功,在此过程中空间技术研究院也实现了巨大的跨越和发展。

  杨保华说,“首先是技术上实现了很大的跨越,交会对接任务属于技术新、难度大、产品多的任务,所以这次交会对接的成功充分说明我们技术上作了比较充分的准备。”

  “除了技术上的跨越,我们还实现了产业化的跨越。”杨保华说,“3年多的时间里,我们生产出了神舟八号到神舟十号三艘飞船。神舟八号不是之前神舟飞船的简单翻版,而是建立了标准的天地往返载人运输的飞船系统,以后的神舟飞船都将成为标准产品,这是一个大的完善和改进;同时,按照国家工程立项要求,我们实际上准备了两个‘天宫’——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如果一号出现了什么异常,二号作为备份便可及时补上去。现在,神舟九号和天宫二号的试验都已完成,神舟十号也进入了测试阶段。这种组批生产在过去是非常难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生产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几年的锻炼,我们的队伍也成长起来了,这是最宝贵的财富。”杨保华介绍说,在2008年神七圆满成功之后,为了适应载人航天领域大发展的需要,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了载人航天总体部门。不到三年,这个部门已经由100多人发展到400多人,增加了很多高素质人员,大多是硕士、博士。过去是一支队伍完成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的工作,现在变成了有多支队伍同时运转。

  比如,完成此次交会对接任务的有天宫一号研制队伍和神舟八号研制队伍;同时,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天宫二号队伍也在同时进行工作;此外,还有载人空间站队伍,前期是论证,现在已转入工程实施;还有一支载人探月的队伍,正在进行论证工作

  交会对接任务确实锻炼了很多新人。因为有很多非常困难的试验不断的反复,在这个过程中,队伍也就成长起来了。如果非常顺利的话,也许反而得不到锻炼。队伍还是得靠实战,实战才能够锻炼人。”杨保华总结说。

  未来空间技术任务繁密

  “神舟八号回收完成之后,此次交会对接任务算是首战告捷了。只能算是首战告捷,因为明年神舟九号、神舟十号的两次发射,有可能两次都是载人飞行,我们压力很大。原计划神舟九号不上人,现在看来上人可能性比较大。”杨保华说,“但还得等神舟八号的技术评估完成后才能确定。”

  杨保华介绍说,未来五年,国家各部门对卫星的需求量是过去五年的3~4倍,对卫星的技术性能、质量、品种和研制周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也先后开启新阶段,要实现重大突破和新的跨越,空间技术任务空前繁重,面临着新的巨大挑战。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按照国家整体规划,要建立多种功能和多种轨道的,由多种卫星系统组成的空间基础设施,与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形成完善、连续、长期稳定运行的天地一体化网络系统;要完成我国载人航天二期工程任务,建成短期有人照料、长期在轨自主飞行的空间试验室,开展载人航天工程后续工作;要完成我国月球探测二期工程任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开展月球探测三期工程的前期研究。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了国家16项重大科技专项工程中的3项,要完成百余个星船的研制任务,其中包括:载人空间站的研制工作将全面展开;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号、四号,软着陆月球;探月工程三期嫦娥五号、六号,既要落月,还要月面采样;北斗导航系统完成二期工程,建成与国外先进卫星导航系统技术服务相当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杨保华说。

  杨保华分析说,下一步突破的重点,在于技术创新。“我认为,宇航能力建设可以分成三个要素:生产制造能力、质量和可靠性保证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就好比是打歼灭战,哪些环节存在短板和瓶颈,就要坚决消灭之。2010年,我们实现14颗星成功发射,取得了年出厂、发射卫星数量首次“双破十”的历史性突破;而质量和可靠性保证能力则是打持久战。航天领域不确定因素太多,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灾难性事故,质量和可靠性是航天的生命,必须常抓不懈。‘十一五’期间,生产制造能力、质量和可靠性的保证能力的问题解决得比较好。在这个背景下,技术创新能力比较弱的问题就凸现出来。在准备交会对接任务的过程中,我们就感觉到很多技术储备不足。实际上更早一些,包括北斗导航系统等,我们都干常不顺利,主要是技术大跨越让我们感觉到了技术积累不足。”

  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的凸现,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过去生产制造能力落后,生产制造不出东西,掩盖了技术创新能力弱的问题。现在解决了生产制造能力的问题后,技术创新能力由次要矛盾转变为主要矛盾了;二是过去没有这么大,这么难的项目让我们干。现在项目多、难度大,对技术的要求自然更高。”

  解决上述种种问题,其目的在于推动中国尽快成为世界航天强国。

  “中国现在还只是航天大国,而不是航天强国。真正要成为航天强国,只有到2020年,载人空间站打上去了、在月球上既能落了也返回了,全球导航系统建成了,几个重大科技专项顺利完成和实施之后,基本上就标志着我们进入航天强国了。但是,这个过程路还很长,需要我们付出百倍的努力,任重道远。”

  “人才队伍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仅仅看明年,我们的任务也是很重的,加上神舟九号、神舟十号,我们准备了20余颗(艘)星船。先不说技术难度,光从数量来说,绝对压倒别的空间器研制队伍。”杨保华说,截至目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共研制发射了百余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8艘神舟飞船、1个目标飞行器和2颗月球探测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经过40余年的发展,我们已成为中国主要的空间技术及其产品研制基地,是中国空间事业最具实力的骨干力量。”

  之所以有这样的成绩和实力,杨保华认为,拥有一支年轻的队伍、一批优秀的人才,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最大的优势。研究院目前共拥有博士794人,总体单位硕士以上学历人员比例达到68%以上;国家“千人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取得了零的突破,新增2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新增2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院士和专家也积极发挥其在各领域的影响力,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立项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俄罗斯现在搞航天的年龄偏大,大都是60岁以上,美国的也大都50多岁,而我们的队伍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非常年轻,这就是我们最大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事业发展的最坚实的基础。”

  此外,多年来打下的良好的基础,坚持创新的发展理念,富国强军的精神鼓舞,也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迅速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

  杨保华介绍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诞生地。多年来,空间技术研究院一直是中国空间飞行器研制重镇。从建院之初,研究院一直在走一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空间事业发展之路。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认识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与技术创新同等重要。

  现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正在从一个传统的研究部门向大型宇航科研生产联合体转型。在管理方面,当前我们的科研生产模式已经转化为项目群管理、也就是多项目管理模式,集约资源,提高效率,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航天器研制的成功率;在体制方面,我们不断调整组织机构,从原来只有一个总体部发展到目前五个总体部,适应了项目不断增多,任务不断加重的情况;在技术方面,时刻瞄准国际航天技术发展的最前沿,积极保持和发展在核心关键技术方面的优势,先后开展了以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科技专项为代表的实施方案论证和关键技术攻关工作,使研究院宇航系统技术整体水平明显提升。“中国空间事业的发展应该实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并重,这始终是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灵魂所在。”

  “作为‘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的主要发源地,我们几十年来履行富国强军神圣使命的信念坚定不移。我们的发展始终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以保障国家战略安全和引领空间技术发展为己任,在此基础上发展宇航系统及航天技术应用产业两大主业。‘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并不是一个宣传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航天精神。”杨保华总结说。□

(责任编辑:UN602)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