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欧债危机对德班会议影响有限 但预期仍不容乐观

2011年11月25日09: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中新社发 杜洋 摄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中新社发 杜洋 摄

  中新网11月25日电(能源频道 许晓娟)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将在南非德班召开。在经历了“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跌宕起伏和“墨西哥坎昆峰会”的静默进展后,此次的德班大会被各界喻为:“人类为拯救地球达成共识的最后一次机会。”然而尽管如此,对于德班会议能否达成有效成果业内并不看好,业内专家对中新网能源频道表示,各个国家立场产生鲜明对比,《京都议定书》无缝链接的可能性偏小,对德班会议的预期不容乐观。

  十一五减排成效显著 中国并非只是在享受成果

  近日,我国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详细介绍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部署、取得的成效以及有关国际谈判的基本立场。

  白皮书指出,中国将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基本框架,严格遵循巴厘路线图授权;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统筹减缓、适应、资金、技术等问题;坚持联合国主导气候变化谈判的原则,坚持“协商一致”的决策机制。

  同时白皮书介绍了中国在“十一五”时期所取得的成效。白皮书透露,中国完成了“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节能目标。2010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累计下降19.1%,相当于少排二氧化碳14.6亿吨以上。“十一五”期间,中国以能源消费年均6.6%的增长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1.2%的增速,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由“十五”时期的1.04下降到0.59,缓解了能源供需矛盾。

  德班气候变化大会将于下周开幕,选择在这个时候发布白皮书,首先是向国际社会说明中国政府在节能减排方面做出的努力。目前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减排存在某些疑问,但是中国要让国际社会看到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艰苦的努力,所以中国有资格要求发达国家做出进一步的承诺,而并不只是在享受这个成果,碳金融研究专家、原北京环境交易所副总经理王毅刚表示。这份接近两万字的白皮书被认为是中国在德班会议前应对气候变化的“宣言”。

  王毅刚表示,同时中国表达了对德班会议的预期,中国希望发达经济体延续《京都议定书》的框架,进一步量化承诺,同时希望发达国家把资金、技术转让等问题都落到实处。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周大地也认为,这表明了中国政府愿意以积极行动推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进程。

  京都议定书无缝链接可能性偏小 对德班会议成果不容乐观

  业内表示,《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存续问题,将是德班大会期待解决的首个关键问题。但要在这一议题上达成一致并非易事。近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表示,中方期待德班会议坚持“共同而有区别责任”的原则,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双轨进程。

  近日,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发布新闻发布会上,解振华也表示,我们坚持发展中国家的立场,议定书的第二承诺期问题是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多边机制非常关键、焦点的问题,必须要坚持。

  中新网能源频道了解到,2012年底,《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行将结束。应尽早确定2012年后的国际气候制度。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表示,欧盟等发达国家或地区应继续参与《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

  王毅刚认为,国际气候谈判说白了就是“份额游戏”,是世界重要经济体的博弈。他表示,目前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的经济总量和国际地位上升,发达国家会要求中国承诺减排总量,发达国家量化减排承诺可能会以中国的减排作为条件,发达国家的谈判策略是以中国为话题,推卸自己更进一步的责任。

  但是实际上讲,中国在五到十年之内都不具备量化承诺减排总量的可能性。2025年中国才能全面实现工业化,而且中国目前还承担着一个世界工厂的角色,一部分排放反映的是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消费,王毅刚表示。他强调,尽管我国在2000年以后新增温室气体排放的比重日渐上升,但是从人均上,发达国家排放远高于中国,中国发展诉求有历史和现实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发达国家要求限制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是不公平的。

  对此,解振华表示,之所以出现气候变化的问题,主要还是发达国家在他们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对这个问题没有认识,无约束的排放造成的。

  王毅刚表示,德班会议各个国家立场产生鲜明对比,部分发达国家不愿意《京都议定书》延续,而发展中国家希望延续《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无缝链接可能性偏小,所以对德班会议预期不容乐观。同时,欧盟委员会气候变化总司司长乔斯·戴贝克也直言,德班肯定不会是一个容易的会议。

  欧债危机对德班会议影响有限 技术转让落到实处仍很难

  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续签之外,明确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问题,确定新技术转让机制等问题,也是德班会议需要解决的问题。业内担心,目前的欧债危机会影响谈判进程,目前不是谈资金问题的最佳时机。对此王毅刚表示,欧洲不会因为经济危机做出过多的后退,

  因为没有利益可图。如果欧洲立场后退过大,会导致欧洲碳价的崩溃,反而会加重欧洲的危机。欧洲众多涉碳业务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会出现更大的负面调整。

  王毅刚表示,欧盟现定减排目标是到2020年,不设附加条件(即其他国家是否参与),使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20%,也曾有国家和政府提出过25%或30%的目标。减排20%对欧洲来讲是轻而易举能达到的目标,这个目标过低,可能会导致欧洲碳价的崩溃,加重欧洲现有危机。因此,即使有欧债危机,欧洲提出一个更高的减排目标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他强调,欧洲对发展中国家资金支持也将逐渐减弱。

  对于这个问题,解振华曾表示,说西方国家经济有困难,现在讨论资金问题不是时候。确实存在这个问题,我们也理解西方国家现在存在的困难,但是我们现在讨论的问题是长期的融资机制,经济困难是暂时的,机制是长期要坚持的,所以在这点上也不妨碍现在来讨论。现在有困难可以少出一点,但是将来融资还是要满足资金的相关要求,希望在德班会议上就长期资金、绿色气候基金问题的体制、机制、制度作出相关决定,就是说由谁出钱、出多少钱、怎么分配、怎么管理等问题,能够在这次会议上有积极的进展。

  王毅刚同时表示,此次会议上,技术转让问题也很难落到实处。他说:“各经济体在能源和环境之间的竞争,首先是表现为传统能源控制和使用,第二是在新的能源的技术上研发与使用,哪个国家超前,对这个国家就越有利。所以让发达国家做无偿性质的技术转让很困难。发达国家对中国具有较强学习能力的国家的技术转让还是有很强戒心的。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任重道远 需要走市场化道路

  尽管各国进行着利益博弈,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全世界都面临着气候变化问题,而且日益严重,不可忽视。中国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升国家战略是必然的,因为环境与经济、政策是密不可分的。

  “十一五”时期我国的减排任务很艰巨,我们都极尽可能的完成了,但是进一步发展面临问题会更多,如机会主义对抗、减排实施成本和监管成本偏高、减排技术瓶颈等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走市场化道路。如何把市场机制作用在经济体,并与与其他机制相匹配协调,坚决彻底的建立可行性市场制度是当今面临的问题,王毅刚表示。

  他表示,应对气候变化,推进节能减排还要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如核能,太阳能等。对此解振华介绍说,我们在积极地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比如发展核电,中国现在在建的核电规模在世界上是第一位的,我们在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发展水电,水电的装机容量在世界上也是第一。我们在发展风电,风电现在在建规模是世界第二。(中新网能源频道)
(责任编辑:UN055)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