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华严寺多次滑坡五塔仅存两座 专家建议原地保护

2011年11月27日06:11
来源:西安晚报 作者:陈黎
华严寺周边滑坡,直接威胁到两座千年古塔的安全。记者 王燕 摄
华严寺周边滑坡,直接威胁到两座千年古塔的安全。记者 王燕 摄
华严寺周边坍塌严重。 记者 王燕 摄
华严寺周边坍塌严重。 记者 王燕 摄

  滑坡威胁华严寺

  专家“会诊”:原地保护

  本报讯 (记者 陈黎) 作为佛教华严宗祖庭华严寺,近日因为滑坡,寺内两座千年古塔处境危险。昨日,长安区邀请专家“会诊”,初步确定原址保护。

  多次滑坡 五座佛塔仅存两座

  华严寺位于长安区少陵塬半坡,是唐代长安城南樊川八大寺之一,是中国佛教华严宗的祖庭。华严寺是一座典型的洞窟寺院,从初建到以后数百年间,均无高大建筑,凿塬为窟,以安置佛像与僧众。

  华严寺原有华严初祖杜顺塔、二祖智俨塔、三祖贤首塔、四祖澄观塔、五祖圭峰塔。因寺院处于少陵塬边缘滑坡地带,历史上多次滑坡,尤其是清乾隆年间少陵塬发生崩塌,主体建筑基本被毁,使五座佛塔仅存两座,即杜顺塔和澄观塔。

  1956年,始建于唐代的这两座塔,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杜顺塔(大塔)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连日阴雨 华严寺仅1/3相对安全

  昨日一大早,专家们前往位于半山腰上华严寺进行实地考察。

  华严寺呈长方形,位于半山腰上。南北短,东西长。目前,华严寺南北都已经面临着危险,多处悬挂了“危险请勿靠近”的红色警戒线。记者估算了一下,整个华严寺只剩约1/3的中间地带相对安全。

  因为华严寺处于滑坡地带,近年来雨水冲刷侵蚀,导致塔周边坡发生坍塌,直接威胁到华严寺塔的安全。特别是今年5月份以来,西安遭遇50年一遇的阴雨,边坡滑塌的情况更为严重。

  不仅寺内客堂、华严三圣殿、主房等多处建筑被塌方掉落的土方塌毁。仅存的两座舍利塔:杜顺塔(杜顺大师舍利塔)和澄观塔(澄观大师舍利塔),也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杜顺塔的塔基已在近期的塌方中部分裸露,离古塔1米左右的地面上出现裂缝。寺院内的其他房屋也在滑坡中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据了解,自2003年以来,长安区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对华严寺双塔实施了塔体、塔基加固维修,塔周排水等工程,并委托专业部门对双塔进行了沉降、倾斜观测。

  因此,如何对这两座千年古塔采取更有效的措施,让它们能够继续保存下去,不要重蹈另外三座塔因为滑坡已消失的覆辙,成为关注热点。

  专家观点

  塔身相对稳定

  双塔暂不“搬家”

  本报讯 (记者 陈黎) 昨日,长安区召开华严寺塔保护工作专家研讨会,邀请国家文物局、国土局及省内有关专家为华严寺“把脉会诊”,并决定对华严寺两座塔进行原址保护。

  华严寺双塔的安全威胁主要是滑坡问题,专业性较强,长安区政府安排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牵头,其他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做好该处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为了长久保护华严寺双塔,之前长安区宗教(文物)局制定了初步方案上报西安市有关部门。当时初步意向两个方案,一个是原址就地保护,在专家制定好保护方案后,将由国土部门对于滑塌部位进行治理,二是对华严寺进行整体搬迁保护。

  原址保护和整体搬迁哪个更有利?昨日,由国家文物局、国土局有关专家和陕西省有关专家以及规划、宗教、文物、国土部门领导、佛教界人士到现场考察,以明确下一步的具体保护方案。

  最终根据专家讨论意见,初步选择了原址保护。理由是塔体本身相对稳定,塔体下面塬坡地质结构相对稳定,长安区将按照专家意见,尽快委托专业部门编制相应保护规范和方案,建设整体的排水系统,对塔和塬体进行全面监测,整治周边环境,减少人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报相关部门审定后实施,以确保华严寺两座塔的安全。

  网友关注

  网友“大学制导”:希望政府尽快开展对华严寺双塔的维护。

  网友“牛冠军” :上千年的历史,不能断送在今朝。

  网友“带着上帝流浪去” :保护刻不容缓!这不仅是对古塔,还有那些正在面临毁灭、消失的古迹。

  网友“艺眼万年”:文物部门要给力啊。

(责任编辑:UN608)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