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电影最低票价提价打破分账潜规则 大片将看不起

2011年11月28日01:19
来源:北京商报
电影“最低票价”提价打破分账潜规则

  电影业界中,片方与院线在最低票价和分账比例上一直有着自己的“潜规则”,但是上周双方出现正面交锋,这一“潜规则”被打破。即将于12月中旬上映的《金陵十三钗》的片方北京新画面影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画面”),日前单方面宣布将该片的最低票价由原来的35元提高到40元,同时与院线分账则由原来的43%提高到45%。这一消息引来国内八大院线的联合抵制,然而电影局介入后出现“一边倒”的情况,使这一事件再度升级。结果以八大院线的“完败”告终。

  电影局为何站在制片方一边?目前是否应该提高最低票价和片方的分账比例?院线利润被挤压后是否直接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这些在电影业中长期存在的矛盾,随着此次事件的发生再次凸显出来。

  电影制片分账比例

  中国 43%-45%

  美国 60%-65%

  韩国 60%

  印度 60%

  欧盟 55%-65%

  制片方 提价有理 强者制定规则

  张艺谋导演的新片《金陵十三钗》离上映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其片方新画面通知全国院线重新制定《金陵十三钗》票价标准,将最低票价提高了5元,让一线城市的最低票价达到了40元。同时将片方对院线的分账比例调高了两个百分点,由原来的43%调整到45%。

  这一消息直接触动了院线的利益,以南方新干线、上海联和、万达院线为首的国内八大院线达成协议进行联合抵制,并扬言“你涨价,我拒放”。然而最新消息显示,在经过电影局的协调后,院线已经妥协,接受了新画面的要求。

  虽然这场闹剧表面上已经结束,但由此引发的争议仍在持续。新画面董事长张伟平公开表示《金陵十三钗》有资格提价,“一方面因为此片是史上投资最高(自称6亿元)的国产片,一方面该片时长达145分钟,比一般电影多了40分钟。”他认为,《金陵十三钗》是靠实力说话,市场就应该是强者制定规则。

  据了解,张伟平此次提高片方分账比例并非首次。2002年,影片《英雄》公映时,同样由张伟平运作后,片方分账比例由当时的35%升至40%。而由于《英雄》票房十分“给力”,院线仍赚得盆满钵满,因此对自己分账比例下调反应并不强烈。此后,《十面埋伏》片方分账比例提高至41%、《满城尽带黄金甲》再升一个点。2009年,国家广电总局《关于调整国产片分账比例的指导性意见》明确,制片、发行方的分账比例原则上不低于43%,这一数字维持至今。

  电影片方和影院在最低票价和分账比例上的恩怨由来已久。著名导演冯小刚日前连续更新多条微博发表感慨,为制片方叫屈。他提到,国内电影的分成比例虽然几经调整,但现在的43%“仍是不合理的比例,制片方承担了最大风险却只分小头”;而提高最低票价并不意味要涨价,那只是制片方对自己的一种保护。“如果最低票价是30元,影院即使卖到100元也可以按30元和制片方结算。因为你规定最低可以30元,那我就告诉你我就按30元卖的票。片方是没有能力去逐场核实的,所以提高最低票价和涨价无关。”

  记者发现,按照冯小刚所言,如果真实数据被瞒报,每卖出一张票,按最低票价30元的43%计算,制片公司分得12.9元。“制片行业的掌门人,你们不要坐享其成,该说话时要发声。大家要有胸怀站在道理一边,更何况你们也是受害者。虽然影院方放映我的电影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一码说一码,这事没有恩怨,公平合理才能双赢。”冯小刚在微博中力挺张伟平。

  院线 死守阵地 利润被严重压榨

  在与新画面长达四个小时的谈判中,八大院线负责人称不会轻易让步,希望通过此方式,与《金陵十三钗》达成合理的符合市场规律的解决方法。然而,院线打着“为了消费者而不同意涨价”的旗号,却也显得不太光明磊落。“说到底,院线还是嫌自己分到的钱太少了。”某影评人表示。

  从最后谈判的结果不难看出,电影局的态度倾向了制片方。对此,有分析认为,这从根本上还是以鼓励作品生产为出发点,电影局这次开会并非针对《金陵十三钗》一部电影,而是着眼于促进整个华语电影制片业的发展。此前,电影局在多个场合都曾呼吁,建议分账比例向制片方倾斜。记者调查发现,我国制片方的分账比例在国际上的确算低的,美国的制片方可以拿到65%,中国的制片方通常只能拿到43%,有些地区甚至更少,仅有36%。

  然而,针对这一情况,院线也进行了解释,表示事实上国内外存在一些差别。“有制片商认为,好莱坞分账都是向制片公司倾斜的,中国为什么不行?两者情况区别很大。在好莱坞电影院,票房并非惟一收入,影院内的衍生产品能占到影院收入的30%,我们几乎只能靠票房的单一收入。片方提高一个点的分账比例,就意味着影院要损失一大部分利润,我们肯定会死守这块阵地。”新街口国际影城负责人包剑秋表示。

  “一直以来,制片商都在寻找机会提高自己的所得份额”,有专家称,如果最低票价定在30元,影院定价为70元,那么,这70元中除去给制片方的30元以及影院的水电房租人力等成本,剩下的利润只有10元,最低票价上涨,影院单方不涨价,基本上没利润可言。

  影评人叶小凯十分赞同八大院线抵制《金陵十三钗》调整最低票价的做法,“如果每个电影发行方都随性想定什么票价就定什么票价,那中国电影市场就乱套了”。

  消费者 票价飞涨 “大片”看不起

  院线在谈判后的最终妥协还是令外界担忧,涨价部分是否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片方提高最低票价就给了影院涨价的借口,片方也好从中获利。”某知名媒体人直言,在这个过程中观众是没有机会介入电影定价的,只能选择到影院买票还是不买票,想看电影就得做好成为“冤大头”的准备。

  “影片涨价是一定的。”广东省电影公司总经理赵军断言。叶小凯认为,中国百姓的收入本来就低,票价再涨只会让盗版商们开心,影院承担的风险除了上座率之外还有房租水电等运营费用摊在分成里面,万一观众少,影院肯定亏损严重,这部分亏损又能转移给谁呢?目前看只能是消费者。

  然而,目前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提高最低票价不见得就意味着影片价格的上涨。某北京华星影院经理认为,40元的最低票价主要是针对部分院线推出的团购、包场等低价售票活动,对华星的零售票价几乎没有影响,“平时华星的票价就高于这个数字。其实不止华星,北京稍微高档一些的影院平时票价都高于40元”。

  对于可能出现的涨价结果,影迷们大多表示难以接受。影迷陈某就表示,票价越来越高,现在连平时能接受的团购价都要上涨,确实很难接受。但也有网友表示,虽然不希望涨价,但是如果电影质量好值得看的话,即使涨价也会到影院观看。

  目前,多数影迷也希望可以参与到电影票价格的制定过程中,而不只是一味地被动接受。“如果是好看的片子,价格高一点我们依然愿意掏钱,但是不论是否涨价,我们的意见始终是被忽略的。”影迷小吴向记者表示。

  知名影评人、《中国银幕》副主编胡正东呼吁重视消费者的作用和心理感受,他提出,提高最低票价是针对院线与片方结算而言的,凭什么涨价部分就一定要转嫁给观众?“两方完全可以从利润中拿出一部分钱进行价格补贴。争论谁对谁错没有意义,关键是看其出发点是为整个行业未来谋福祉,还是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不依不饶。” 商报记者 姚钰珂 蒋梦惟/文 田艺/漫画

(责任编辑:UN606)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