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11月28日至12月9日在南非港口城市德班召开。为期12天的会议尚未开始,就有专家表示,会议难有实质突破。相反,如果与会各国都能够更多地担当,谈判就不会让世界失望。
减排目标难以为继
联合国网站为此次大会设置专题,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1995年首次缔约方大会在德国柏林举行以来,缔约方每年都召开会议。
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举行,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京都议定书》,为37个发达国家及欧盟设立了强制性减排温室气体目标:在2008年到2012年第一承诺期,发达国家整体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不同国家有所不同。
本次大会的核心问题是发达国家对《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做出明确量化指标承诺。这是该议定书2012年到期后能否延续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全人类未来生存的问题。当下全球经济状况不容乐观,很多国家不希望因减排而影响经济复苏,会议谈判成功前景黯淡。
或出现“真空期”
从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到2010年坎昆气候大会,与会各国对《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都未做出明确指标承诺,两次大会均在僵局中结束,收效甚微。如果此次德班会议不能落实2012年后的具体减排承诺,《京都议定书》将出现“真空期”。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被媒体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经过马拉松式的艰难谈判,与会各方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确立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做出安排。发展中国家也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当前的气候变化谈判必须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发达国家应正视并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加大减排力度,并为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坎昆会议的进程更为艰难,原本定于2010年12月10日闭幕的会议,在各方坚持不下中,11日凌晨才闭幕。会议对棘手问题“《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采用了模糊的措辞:《京都议定书》特设工作组应“及时确保第一承诺期与第二承诺期之间不会出现空当”。这一说法虽然认可存在第二承诺期,但并未给出落实第二承诺期的时间表。
美国表态拒绝承诺
南非国际关系与合作部部长迈特·恩科阿纳·马沙巴内曾表示,人们期待此次德班大会能够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取得进一步成果,南非作为大会的主办国已经感受到巨大压力。
欧洲的发达国家一直是量化减排的倡导者,欧盟委员会发布的公报说,德班大会与会各方必须确定相关行动路线图和实施期限。只有大会确定这一路线图,欧盟才有可能接受《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欧盟强调未来达成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协议应覆盖所有主要经济体。欧盟计划在德班大会上宣布,其承诺在2010年至2012年间为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筹集72亿欧元的融资工作已取得良好进展,该筹款金额已达46.8亿欧元。英国外交部气候变化特别代表约翰·阿什顿说,英国期待发达国家作出更大的减排承诺,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与此同时,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全球第一大国,美国已在2001年以影响经济发展为由,单方面退出了《京都议定书》。日本、俄罗斯、加拿大等国也表态拒绝任何形式的《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法律文本。美国气候变化特使托德·斯特恩谈及德班气候大会时表示,美国不会就《京都议定书》问题与各方进行磋商。
世人已经数次看到谈判代表们争执不下,愤然离场,但是值得肯定的是,对联合国气候大会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已经使环保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