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名刊精品 > 南风窗 > 南风窗精彩报道

战略机遇期:回顾与反思

2011年12月05日13:53
来源:南风窗 作者:李北方

   文| 李北方

  2001年的“9·11”事件,除去被赋予的其他若干历史意义,也是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时间坐标。在此之前,如前“美国全球领导地位项目”负责人罗伯特·卡恩后来透露的,“美国战略圈已经把矛头对准了中国。”我们都还记得,克林顿总统任内,美军(北约)1999年5月7日轰炸中国驻南联盟使馆。小布什上任之初,对中国的敌意正浓,宣称武力保护台湾,2001年4月1日,中美南海撞机,两国关系骤然紧张。

  5个多月后,基地组织袭击美国,美国随即将矛头调转中东,国际局势也由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背景下,2002年的中共16大提出,21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2010年,十七届五中全会延续这一判断,认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过去10年,中国埋头发展经济,“和平崛起”,可以说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今天,是时候提出这两个问题了:中国的战略机遇期结束了吗?中国抓住了这难得的战略机遇期了吗?

  “9·11”之后,美国在中东打了两场仗,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这是两场都没真正打赢的战争,但美国已经决意从中抽身出来,将乱局留在了当地。枪口重又调转,美国高姿态重返亚太,直接地说,又瞄准了中国。2011年10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外交政策》杂志发表长文《美国的太平洋世纪》,亮出立场:“未来的政治将决定于亚洲,而不是阿富汗或伊拉克。美国将置身于行动的中心……今后10 年美国外交方略的最重要使命之一将是把大幅增加的投入—在外交、经济、战略和其他方面—锁定于亚太地区。”美国介入南海争端,希拉里11月16日登上马尼拉湾的美国战舰,并称南海为“西菲律宾海”。

  几乎同一时段,奥巴马的身影穿梭在APEC峰会和东亚峰会上。奥巴马继续对人民币汇率问题向中国施压,他对胡锦涛主席说,美国公众和商界正在对中国的政策失去耐心。11月16日,奥巴马访问澳大利亚,宣布在澳永久性驻军计划。

  东起日本、韩国,至台湾海峡,到东盟各国(尤其是对南海有主权野心的几个国家),再到美国在南亚的盟友印度,延伸至以阿富汗为根据地的西亚大陆,美国已经策动了一个针对中国的巨大包围圈。现实主义的战略学家们对美国共同的认识是,这是个时刻需要假想敌的国家。尤其是大选临近,美国更需要在国际上制造些事端,满足国内政治的需求。如果未来一段时间内,叙利亚局势和伊朗核问题尚在可控范围内,美国针对中国的动作会接连不断,区别只在动作的大小。现实地说,有利于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在21世纪第二个10年的开始阶段告一段落了。

  在过去10年左右的战略机遇期中,中国对内对外都有巨大的成就。但稍加回顾,必须承认结果不足以让人乐观。就外交而言,这段时期内,中国在外交方面包括两个较大的动作:一是重返非洲,以2006年北京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为顶点的与非洲的互动。但随着阿拉伯一系列动荡,尤其是利比亚战争的打击,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被极大地削弱;二是与东盟国家在“10+3”框架下大力发展自由贸易区以及其他领域的合作,但美国在APEC峰会上力推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搅局,同时拉拢东盟各国,指向鲜明,中国与东盟这些年来苦心经营的合作有可能被瓦解。此外,在南海问题上,中国仅凭共同开发、反对外部势力介入等几个空洞的口号,已经难以应对。很明显,中国的国际空间正遭遇压缩。

  国内的发展方面,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 )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但中国的GDP有近1/3是外资产生的,GDP增长的同时,是资源的损耗和财富的外流,中国的GDP是超越日本了,但比GNP(国民生产总值)的话,却远远低于日本。最为关键的是,中国经济结构的严重问题。我们早在金融危机之前已经呼吁调整结构,启动国内消费作为发展的支点(见本刊2007年第5期《中国消费时代何时到来》)。2008年的危机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调整机会,本可以化危为机,下决心摆脱出口依赖,刺激国内消费消化产能,走向健康发展的方向。但为了刺激经济投入的4万亿,带来的负面作用是,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从2006年的52.5%猛增到2010年的69.9%。经济结构从不合理走向更加不合理。可以预期,未来数年,宏观经济将被通货膨胀和产能过剩所困扰。

  战略机遇期正面临重大变化。中国必须调整战略思维,应对外部和内部的变局。所幸,明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中国必须也终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责任编辑:徐秀菊)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