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铲除谣言毒害 净化网络环境

2011年12月06日09:21
来源:新华网

  再评“抵制网络谣言”系列评论之七

  刘伯贤

  近年来,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人们沟通交流、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空间。然而与此同时,许多无中生有、肆意恶搞的网络谣言亦频频出现,严重污染了网络环境,扰乱了公共秩序,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公共利益和当事人的声誉,具有巨大的现实危害性。在很大程度上说,造谣如制毒,网络谣言不啻是一种新型的社会毒品。

  网络谣言污染精神家园,毒化社会心理。互联网本应是人们获取精神食粮的公共平台,是人们共建共享、安憩心灵的精神家园。网络谣言的出现,不仅玷污了网络文化环境,降低了互联网的公信力,危及网络事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容易刺激少数网民的阴暗心理,使人们的是非判断、诚信观念、道德品质以及资讯需求、审美情趣、文化心态等受到冲击。尤其对于认知水平和辨别能力不足的青少年来说,网络谣言的泛滥极易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误导他们的是非观念、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

  从长远意义看,这种负面影响背后潜藏的巨大危害性,是不可小视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这无疑为铲除网络谣言、净化网络环境提出了要求,注入了动力。当前,加强网络谣言治理,乃势之所趋,刻不容缓。由于网络谣言颇具迷惑性、传染性和杀伤性,且其成因复杂,因而“网上治谣”堪称一项责任重大、任务艰巨,需要网站、个人和社会等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

  对网站而言,应加强自律、严把关口,不给“毒品”传播提供渠道。对于造谣传谣行为,应重责严惩、敢下猛药,“痛打落水狗”,切实增强约束力和震慑力。对受害者来说,应善于在第一时间积极回应,披露真相,曝晒“制毒者”的险恶用心,让其臭名远扬。当然,“网上治谣”要真正取得长效,还有赖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有赖于协作机制的健全,有赖于社会透明度的增强,有赖于广大民众网络素养的提升。

  

(责任编辑:王健)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