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国新闻网能源频道在2010年10月推出《节能减排,中国企业在行动》大型专题活动,对外宣传中国政府减排政策,对内推介各企业转型升级的先进做法,力求服务政府决策,监督减排实效,推广企业经验。
时至今日,正值德班气候大会刚刚落下帷幕,中新网能源频道通过一组报道,回顾一年来的探访结果,看央企、民企、外企如何实践承诺,实现节能减排。中新网能源频道将继续重点关注中国企业在今后的具体行动,将节能减排报道进行到底。
中新网12月13日电(能源频道宋亚芬) 12月8日,中国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环资司司长赵家荣称,如果当前形势得不到扭转,年初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将不能实现。作为 “十二五”开局第一年,这个局能否开好、各项目标能否实现好对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据中新网能源频道了解,环保部今年年初确定的减排目标是:包括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内的四种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比2010年下降1.5%;在节能方面,今年要完成单位GDP能耗下降3.5%。
但据赵家荣提供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单位GDP能耗仅下降1.6%,与全年3.5%的目标相距甚远。另外,上半年,氨氮排放量仅下降了0.73%,氮氧化物排放量不降反升,同比上升了6.17%。
“十一五”完成节能减排目标 央企挑大梁 “十一五”期间,国资委相继出台了《中央企业节能减排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23号)、《关于加强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和《中央企业任期节能减排管理目标》等一系列文件督促中央企业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将央企推到了一个排头兵的位置。
在行政力量的强大推动下,央企的节能减排工作进行的雷厉风行,有些企业甚至在2009年就完成了“十一五”的节能减排任务。纳入国家千家企业节能考核的190家中央企业及所属企业,五年节能4900万吨标准煤,是国家下达的节能考核目标的1.8倍,占全国千家企业节能量的32.7%。
即使是像火电企业这样的污染大户,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发改委发布的“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优秀中央企业的名单中,五大电企皆榜上有名。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央企业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4007.9万千瓦,淘汰落后电解铝产能23.6万吨,分别占全国“十一五”关停目标的80.2%和36.3%。中央五大火电企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295.9万吨,占国家“十一五”减排总量目标的116%。
据中新网能源频道了解,“十一五”时期,中央企业万元产值(可比价)综合能耗下降20.28%;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36.30%,降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2.01个百分点;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36.13%,降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3.68个百分点,为国家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
排放标准更严格 火电央企减排压力最大 经历了“十一五”雷厉风行、大刀阔斧的淘汰落后产能之后,业内专家都预测“十二五”的减排标准将更加严格。而在国家出台的 《“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上,这一点似乎得到了印证。十二五的节能减排标准不仅在生产能耗上做了具体规定,还加入了总量控制,并与央企签责任书。
方案提出,到2015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869吨标准煤(按2005年价格计算),比2010年的1.034吨标准煤下降16%,比2005年的1.276吨标准煤下降32%。2015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347.6万吨、2086.4万吨,比2010年的2551.7万吨、2267.8万吨分别下降8%;全国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38.0万吨、2046.2万吨,比2010年的264.4万吨、2273.6万吨分别下降10%。
氮氧化物是造成“灰霾天”的一大魁首,2011年的冬天,持续不断地灰霾天气更让公众和政府坚定了治理氮氧化物排放的决心。而作为氨氮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大户,电力企业肩膀上的胆子看来只能是更重了。
在9月21日最新公布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又大幅度提高了火电厂污染物排放要求,并对氮氧化物执行非常严格的排放标准,要求全国火电企业现役和新建火电机组在2014年前排放的氮氧化物上限值达到200毫克/立方米。
据环保部预测,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新标准实施后,到2015年,全国需要新增烟气脱硝容量8.17亿千瓦,共需脱硝投资1950亿元,2015年需运行费用612亿元/年。到2020年,需要新增烟气脱硝容量10.66亿千瓦,共需脱硝投资2328亿元,2020年需运行费用800亿元/年。对于脱销行业的环保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但对于已连年亏损的电企来讲,经济压力无疑将大大加大。
为了督促五大电力集团完成减排要求,环保部还将与五大电力央企签署“十二五”污染物总量减排责任书中,要求五大电企承诺削减2-3倍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污染物。
减排空间变小 央企另辟新径借力新能源 随着我国减排工作的逐渐深入,最容易见成效的直接淘汰掉的东西已少之又少。中核集团规划发展部主任曹述栋在接受中新网能源频道记者采访时坦言,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发掘,“十二五”的节能减排空间将更小,难度也更大。他说,“十一五”时期,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部分高能耗企业开工不足或停产,使得能耗大幅下降。但是,各单位为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能减的已减,能降的已降,剩下的大多是难啃的“硬骨头”。
而投资清洁能源无疑是最一举两得的减排方式。不仅大量外企和民企趋之若鹜,央企也不甘示弱,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2011年12月,神华集团宣布将与青海联手开发可燃冰。此前,青海省政府于去年6月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签署《资源合作战略框架协议》,由中海油牵头组建工程研究中心,进行可燃冰勘查研究和试验。
而在国家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利好在政策下,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石化、中海油等能源巨头也在充电设施的建设上展开争夺战。而以清洁能源核电为主业的中核集团则在水电和风电开发上大展拳脚,首期第一个5万千瓦风电项目部分机组已实现发电。(中新网能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