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22日电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日前在北京宣布,首批6只经过野化过渡训练的人工繁育大熊猫将于明年1月11日入驻“都江堰繁育野放研究中心熊猫谷”。此举标志着人工繁育大熊猫将步入野放时代。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于1987年3月经建设部、国家林业局、科技部、中国动物园协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和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目前拥有人工繁育大熊猫108只,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大熊猫人工繁育种群。这个独特的种群不仅具备了自我维系能力,而且使得野外放归有了稳固的种源基础。
首批6只入驻“熊猫谷”的大熊猫分别是星蓉、星雅、功仔、迎迎、芝芝、琪琪,它们都属于亚成体,相当于人类少儿期,发育迅速、胆子较大,具有较强的生存适应能力,其中星蓉、星雅是一对双胞胎。成都熊猫基地用了近1年时间,从谱系、健康、遗传背景、性别配比等多方面进行严格观察,最终从现有108只大熊猫中选择组建了这支野放“先遣队”。
“熊猫谷”位于成都市都江堰玉堂镇马家沟,在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内,由成都都江堰市和成都熊猫基地共同出资3亿元,总体规划用地2004亩,其中租用林地1870亩。“熊猫谷”全部建成后,将放养30至40只大熊猫,50至100头(只)小熊猫等伴生野生动物。
据悉,“熊猫谷”即将启动的大熊猫野放研究,将重点开展以野化放养为特色、放归为最高目标的繁殖、救护、救灾和野放的示范研究与实践,构建起大熊猫回归自然保护区的过渡缓冲带,深度推进“5·12”汶川特大地震之后成都龙门山区域的高端生态恢复重建,最远端的自然保护区将因此得到更加严格科学的屏蔽保护和技术支持。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主任张志和博士表示,“过去我们用了50年的时间来挽救大熊猫,并致力于人类与大熊猫的自然和谐相处。未来,我们还将用50年甚至更长时间,让它们回归野外,这是成都熊猫基地的使命,也是成都这座城市作为"熊猫故乡"的历史使命。”(中新网生活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