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针对镇江自来水被污染事件,一些网友认为,有关部门未作出令人信服的权威回应,令人遗憾。对于涉及公众利益的公共事件,公众期待及时发布权威信息。专家也呼吁政府部门应注意策略。
3日,江苏镇江市区自来水出现异味。7日傍晚,镇江市应急办发布相关公告称,出现异味是因苯酚污染水源水,而该市4日的回应是自来水氯气超量导致异常。
此前有韩国媒体称,为了调查这起苯酚污染事件,相关韩籍货船已被扣留。
最初称氯气加多了
3日,江苏镇江市区自来水出现异味,当地有关部门随后发布信息称原因系氯气加多了。
7日一则微博称自来水异味系由一艘化学品船在长江段发生泄漏所致,并称这条船已开至南通,受此影响,镇江、南通等城市部分市民在短时间内到超市集中购买纯净水。
随后,江阴警方于7日下午紧急回应:“针对网称昨日有一艘载满化学品的船在江苏江阴段发生沉船。经核查,该信息纯属造谣,目前公安机关正在追查信息来源。”
但7日下午6时许,镇江市政府应急办在网上发布一则紧急通告称,镇江市区3日发生的自来水异味事件主要由苯酚污染水源造成,一艘曾停靠镇江的外籍船舶有重大嫌疑。
记者9日想核实此艘外轮是否就是疑似肇事外轮,但南通海事局工作人员称此事须向江苏省政府新闻联络处了解。
专家呼吁及时真实 “ 从突发事件应对的效果来看,及时告知往往比隐瞒效果更好。”南京大学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张海波副教授表示,国内外研究已经证明,老百姓对某一种风险越感觉陌生,就越有可能产生恐慌;反之,如果越熟悉,老百姓反而越平静。
张海波副教授分析,很多基层政府的官员习惯于用传统思维来处理突发事件,总是试图掩盖事实。另一方面,任何突发事件都有它的不确定性,有时政府部门掌握的信息也不充分,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要注意策略性的改进,就是知道多少披露多少,通过“动态的、滚动的、持续的披露”来满足老百姓的知情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