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举行“雷锋精神与上海青年价值取向”微博大讨论
我们的目标是:多点雷锋少点雷人
记者 李征
晚报讯 昨日,“雷锋精神与上海青年价值取向”微博大讨论活动在上海社会科学院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社会科学院主办。
“雷锋也是外来务工人员! ”上海社科国际创新基地文明办主任王泠一在主题发言中提到,开放、包容、重信用都是上海青年的特征。我们除了提倡城市要包容,青年自己也要包容这座城市,对城市、对工作环境、对家人、对自己要求不要过高,要求太高会很累。 “所以我特别欣赏雷锋,因为他很容易高兴、很容易满足。 ”上海社科院党委宣传部部长黄凯锋眼中的雷锋精神更多是“诚信”的意义,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一生在坚持。
网友“讲真话”问,现在雷锋少了,雷人却多了,知足少,贪婪多了;诚信少了,食言多了……这是为什么?
对此说法,上海师范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王正平认为并不准确,在他看来,大家周边都有很多的“活雷锋”,而且很容易发现。现在信息渠道发展了,又有微博、网络,所以容易表现出一个个光怪陆离的事情。王泠一则补充道,上次还有青年向他提问:我们还有必要去做雷锋吗?王泠一认为,公正是我们应该建立的,或者说追求的一种信仰,道德品行不能完全靠制度,要靠内心制约。学雷锋是要召唤内心的向善力,这种向善力每个人都有,道德不是一塌糊涂,中国尽管有很多道德上的挫折与不幸,但是还是有很多道德向善的。
有网友问,雷锋精神贵在其独特的社会背景,那么为迎合当下青年的价值观是否理应做出改变?一位同学也在现场表示,许多人把雷锋精神看得太大了,其实雷锋精神很简单,就是“为他人着想”,每个人都可以做到!
对此,黄凯锋表示:2006年时出现过雷锋的一批新照片,其中雷锋形象就非常时尚,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真实、丰满、可亲的一种现实形象。
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对此补充,雷锋精神其实并非一成不变。在他小时候,“学雷锋”是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就带有计划体制的痕迹。市场经济时代,“学雷锋”就进展为做好事,所以雷锋精神也有时代的特征,也要与时俱进,“过去我们学雷锋是高大全的,现在要落到实处。雷锋还穿皮夹克、戴手表,这是我们小时候不能想象的。不同的时代对雷锋精神内涵的总结体验不一样。我们需要经过怎么与时代契合的、可敬可爱的活生生的雷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