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两会民生调查”系列之五:
百姓心中储蓄理财最保险
央行自2010年10月起至今,为紧缩货币抑制通胀连续8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同时连续5次加息,一年期存款利率达到3.5%。2012年1月,搜狐网与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联合进行的“全国两会民生系列调查”显示:面对央行连续的加息动作,五成(52.7%)居民表示储蓄意愿不受干扰;尽管实际利率为负,但百姓依然感到储蓄理财最保险。
央行加息动作对居民储蓄意愿干扰微弱
当前,一年期储蓄利率3.5%,低于2011年CPI涨幅5.3%,银行储蓄的实际利率为负。老百姓心慌了吗? 调查显示,央行加息动作对居民储蓄意愿干扰微弱:52.7%居民对央行储蓄利率连续增加表示淡定,仅20.4%居民表示这对其储蓄意愿有影响,还有26.7%表示尚在考虑中。
进一步调查发现,“防范于未然”是中国居民储蓄的首要动机。通过对比不同年龄阶段群体的储蓄动机,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各个时期储蓄目的不同,但都是为了抵御那个阶段最可能出现的风险而做准备:青壮年时期储蓄用于购房以及抵御失业风险的需求最甚;人到中年,家有儿女,用于教育的储蓄明显增长;迈入老年,养老成为最大的储蓄需求。
![]() |
附图 不同年龄阶段群体的储蓄动机 |
资料来源:搜狐网与零点研究咨询集团2012年联合进行的“全国两会民生系列调查”。
理财有道,存钱和买黄金最保险
比较使用单一理财产品的居民对其投资理财收入的评价,我们发现:百姓普遍感到储蓄还是相对保险的理财途径;2011年针对商用住房的政策频频出手,但是房产投资总体上还是保了本;缩水最严重的是股市资本。
![]() |
附表 居民对各类理财产品的收益效果评价 |
注:本题为五级量表题,-2分代表“大幅减少”,2分代表“大幅增加”,得分越高代表收益效果越好。
资料来源:搜狐网与零点研究咨询集团2012年联合进行的“全国两会民生系列调查”。
虽然居民表示储蓄理财的收益比较有保障,但是我们发现储蓄收益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调查显示,半数(50.7%)居民倾向选择活期,还有三成(32.1%)选择1-3年定期,倾向3年以上定期的仅11%。根据最新的银行存款利率来看,三个月定期存款与活期的利率差异达2.6%,我们认为,即使储蓄不为“利息”,但为了尽可能为自己的“钱袋子”保值,居民有必要学会善用组合储蓄。
技术说明:本次调查于2012年2月采取CATI电话调查系统,针对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的1055位18-60周岁常住居民进行电话访问,在95%置信度下本次调查抽样误差为±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