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幸存者肖利湘告诉记者,雷小波就是在这栋楼里救出了自己的孩子。 记者 蒋格伟 图 |
罗小波唯一的一张生前照片 |
罗小波的母亲在火灾事发地痛哭。 |
这句呼喊成为了罗小波留给家人的最后遗言。事后,火灾的幸存者肖利湘称,罗小波在火海中救出自己的小孩后,再次冲进火海帮助灭火,再也没有出来。
“罗小波的见义勇为绝非偶然。”听到小波不幸牺牲的消息,他曾经的老板刘石崇难抑内心的悲伤。在他看来,罗小波就是一个“雷锋式”人物,他经常不计报酬甚至不计后果地帮助别人。
《法制周报》记者走访时发现,罗小波生前在他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留下了很多感人事迹。在修理厂当学徒时,他用肩膀顶住下沉的汽车,保护了车底修车的同事,自己却被压断两根肋骨;他4年如一日地给山上70多岁的老尼姑挑水;他爬上4楼救助被困女住户……虽然这些事迹并不算轰轰烈烈,但他的善举犹如春风,润物无声。这些受访者给了他一个共同的评价——好人罗小波。
2012年1月22日,这天是农历的除夕,清晨6时30分,湖南邵阳隆回县桃洪镇万和街街口。一辆出租车缓缓停下,司机发现一栋居民楼内冒出火光,浓烟滚滚正往窗外冒。出租司机大呼,“起火了,起火了!”
起火楼房的隔壁,正在兄长家与父母一起准备团圆饭的罗小波高兴地清点着年终收入,把一大叠百元大钞塞入上衣口袋。听到窗外传来“起火了”的呼救声,罗小波马上冲下楼梯前往隔壁。同时,他大声呼喊,“哥哥,隔壁起火了,快去救火!”
兄长罗立波完全没有料到,这句呼喊会成为弟弟罗小波留给家人的最后遗言。事后,幸存者肖利湘称,罗小波在火海中救出自己的小孩后,再次冲进火海,再也没有出来。
“罗小波是这样的人,他太无私,每次帮助别人时都不计报酬,甚至不计后果。”罗小波生前工作过4年的碎石场老板刘石崇说。《法制周报》记者走访发现,罗小波生前为人本分、助人为乐,在其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留下了很多感人事迹。得知罗救火牺牲事迹后,周遭朋友送给他一个简单而贴切的评价——“好人罗小波。”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
罗立波介绍,的士司机呼救前,罗小波目不转睛地看着正在播放的电视剧《亮剑》。尔后,罗小波接过罗立波递来的工资,高兴的清点着3年来一次性发放的“血汗钱”。
听到“的哥”的呼喊,罗小波把刚清点好的4.7万余元崭新的钞票塞进上衣口袋,起身冲下楼去。同时,他叫哥哥一起去救火。
闻声而动的还有罗立波以及罗小波的大女儿罗悦。冲下楼后,罗立波看到隔壁房子一楼冒着火光,浓烟正滚滚往窗外冒。
“爸爸直接冲了进去。”罗悦回忆,罗小波看到火势后,马上冲进了火海,马上不见了踪影。
幸存者肖利湘向《法制周报》记者回忆起当日情景。1月22日早上6时许,王付卿一家8口在三楼吃团圆饭。开餐前,肖利湘和王建勋(王付卿之子)一起到一楼放烟花炮竹。在烟花燃放完后,王建勋将烟花筒抱入一楼,与肖利湘一起到三楼进餐。
之后一楼起火,王付卿一家全然不知。直到罗小波冲上三楼,推开三楼房门大呼,“一楼起火了,赶快跑。”
王家推开房门看到火势后,当即决定全家往顶楼走。王付卿与妻子阮玉国、儿子王建勋下一楼救火。
“罗小波马上抱起我小孩往顶楼跑,放下小孩后,又冲向了一楼,此后就不见他再上来。”肖利湘介绍。
肖利湘称,开碎石场的岳父王付卿家,一楼房间放了近百斤柴油和几筒烟花爆竹,还停放了一辆小车。
王付卿到达一楼后匆忙将小车开出一楼,然后与妻子阮玉国和冲下一楼的罗小波一道扑火。
近40分钟后,烈火被闻讯赶来的消防官兵扑灭。
“小波到哪里去了?吃饭了。”火势得到控制后,近百号的围观群体逐渐散去,小波父母也已经将团圆饭备好,四处找不到小波的母亲,下楼呼喊儿子的名字。
“爸爸冲去救人了,但没有看到他出来。”罗悦怯弱地告诉奶奶。
事后,邵阳市公安消防支队火灾事故认定书基本情况显示:王付卿住宅楼一楼车库门面内储存大量烟花鞭炮和柴油,是造成火势扩大的主要原因;自救过程中打开车库门面的卷闸门加剧了楼梯间的烟囱效应,是造成火灾中人员死亡的主要原因。
灭火后,罗小波尸体在一楼通向二楼的楼梯间,与阮玉国尸体相邻,两具尸体已被烧焦,面相不明。据王付卿家属推测,罗小波是在帮助阮玉国逃离火海的过程中死亡的。
好人罗小波
“罗小波的见义勇为绝非偶然。”罗小波生前好友、邻居表示,罗生前为人无私,每次帮助别人时都不计报酬,甚至不计后果。
罗小波,1974年8月出生,初中文化,离异,留有两女。生前为隆回县鱼苗场下岗职工。
其兄罗立波介绍,小波生性善良,以助人为乐事,曾多次因为助人而负伤;顶替父亲在渔场工作,后因单位改制而下岗。
罗立波回忆,小波在顶职前曾到汽修厂学习修理技术。一次一位同事在彻底修理四轮汽车时,车底支撑的轮胎滑落,眼看车下的同事要被车子倾轧,罗小波急忙俯身过去,用肩膀顶起下沉的四轮车。
事后,同事幸免被压到,而罗小波肋骨却被压断两根,住院治疗1个多月。从此,每逢天气急转,他都觉得体内隐隐作痛。
在渔场工作期间,罗小波的善良也给同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2年的夏天,渔场宿舍4楼传来小孩的哭喊声。此时,4楼的女租户被反锁在厕所内,而家里只有个孩子。
哭喊声惊动了途经此处的罗小波,了解情况后,他带上工具爬到隔壁房子,翻越窗户爬进被反锁房间,把女租户救了出来。
事后,女租户感激万分,强行塞钱报答罗小波,被他谢绝。
听到小波不幸牺牲的消息,他曾经的老板刘石崇难抑悲伤。在他看来,罗小波就是一个“雷锋式”人物,他不计报酬地帮助别人,虽家境贫寒却从不计较金钱利益。
刘石崇介绍,罗小波在自己碎石场工作的4年时间里,“从不埋怨,从不偷懒”。每次工地上机器出现故障,他总会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设法维修。
看到罗小波如此尽职尽责的工作,刘石崇曾多次提议给罗小波加薪。而他每次婉言谢绝,“哥,我们相识是缘分,我给你做事就是看上你的为人,我做的那点事都是分内的,只值那点工资,你若给我加工资,我就不做了。”
在为刘石崇工作的4年时间里,还有一件让碎石场几十名同事无法理解的事——罗小波四年如一日地为山头庙里的70余岁的老尼姑挑水。
“4年时间里,罗小波不论风雨,总会爬山近15分钟到庵堂为我做事,见水缸没有水了就去挑水;收音机、电饭煲坏了,他一会就修好了,从来不要报酬……”邱姓老尼姑滔滔不绝地历数着罗小波的好,不禁热泪满眶。
“一个好人怎么会遇到这样的不幸!”她听到罗小波离世后的消息后,数日寝食难安,为其颂经超度。
谈及罗小波平时的为人与他的不幸,记者采访的近10名乡邻黯然伤神,罗小波没有给乡亲留下太多轰轰烈烈的事迹,但他的善举犹如春风,润物无声。这些受访者给了罗小波一个共同的评价——好人罗小波。
英雄留下的“后顾之忧”
“儿子不求名利,这些年来的积蓄就是3年来他在哥哥碎石场的工资。”罗母口中的积蓄,即小波救火前塞进口袋的4.7万余元。
罗立波介绍,弟弟生前为了让自己的碎石场有周转资金,拒绝按月领取工资,每月只是象征性地领取一点生活费。此次给他4万多元工资是3年工资的累积,可惜还来得及存入银行就随小波葬身火海。
罗小波的死亡除了给年老体衰的双亲带来丧子之痛外,还给他们留下了两个年幼的孩子。孩子的生活、教育以及双亲的养老,成了这个家庭不可触及的痛。
在亲友的提醒下,罗小波双亲获悉,若儿子能被追授为烈士,诸多困境都可以缓解。从此,老人为了替葬身火海的儿子争取“追烈”,开始奔走于单位与民政局之间。
然而,事情并不如罗家想象的顺利。经过1个多月的奔走和单位领导的努力,罗小波只是得到了民政局送来的2万元安葬费。
“有亲属打听到,隆回县相关部门拟认定罗小波救火牺牲为见义勇为,但到目前还没有正式下文。”罗立波称。
3月1日,本报记者就此事采访了隆回县民政局主管优抚的副局长奉修晴。奉修晴表示,县民政局已经收到罗小波家属及其原单位相关申报,对此相当重视,并展开了调查。
奉修晴称,按照相关规定,追授烈士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授予人符合后世楷模条件;二是授予人牺牲壮烈。就罗小波行为看,牺牲壮烈基本符合,但是后世楷模有待商榷。
“因为恰逢除夕,罗小波的事迹并没有被任何一家媒体报道,所以条件不够。”奉修晴说,经过调查,民政局初步认定罗小波救火及其生前事迹不构成后世楷模的条件,不考虑授“烈”,“当然,如果媒体能宣传炒作他一下,把他生前事迹挖掘出来,可另当别论。”
“弟弟生前的为人有目共睹,救火牺牲也是事实,不炒作就不是英雄了吗?”罗立波表示,事实上,作为家属并不是希望小波能获取什么荣誉,但现实的问题是,小波死了,他那两个年幼的女儿怎么办?
3月2日早上6时,罗立波的父亲为孙女罗悦请了一天假,他带着报告和罗悦往邵阳市区赶。“儿子为救人牺牲了,我要去给他的女儿找生活费。”
《法制周报》记者 蒋格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