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群众在映秀地震纪念馆悼念4年前地震中的死者。
当地群众昨集体纪念汶川大地震4周年 志愿者组织助妇女重塑心理健康
昨天是汶川大地震4周年的日子。昨天上午,汶川县映秀镇下起了大雨,映秀镇鱼子溪的河水也随之猛涨,凄厉地击打在河滩上。但雨水根本无法阻挡上山拜祭亲人的群众,他们成群结队地来到建在半山上的集体公墓前。一时间,哭声、雨声、爆竹声响彻着映秀的山谷。
14时28分,近千名群众来到映秀地震纪念馆,面对当时保留下来的倾颓的房屋和崩裂的、定格在14时28分的巨石钟表,众人肃穆地低下头默哀3分钟,现场鸦雀无声。随后,不少人在巨石钟表前献上菊花,寄托哀思。
沉痛的创伤只有依靠新生来抚平。4年来一直在灾区工作的志愿者刘猛向记者介绍,在他创办的志愿组织帮助下,汶川受助的两百多名丧子母亲中,已有三分之二重新生育。 本报特派汶川记者武威 摄影报道
再当妈妈有助减轻丧子母亲心灵创伤
地震后的汶川需要“新生”,四年来,汶川也正渐渐重获“新生”,而这新生命来自于灾区的母亲。据了解,很多在地震中丧子的母亲如今再次生育。婴儿的诞生让她们心灵的创痛逐渐减轻。
5-12地震发生一周后,刘猛便到达地震灾区,从事社会工作和心理援助志愿服务,并在灾区一线坚持至今,被很多媒体称作“坚守灾区最久的志愿者”。当时,他向成都市民政局申请成立了志愿者组织“妈妈之家”援助丧子母亲,致力于帮助当地的丧子母亲们重塑心理健康。
“妈妈之家”的志愿者随后帮助了200多名在地震中丧子的母亲。刘猛告诉记者,如今其中三分之二的妇女都已成功生子,“她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再为人母,然后把孩子培养成才。有三分之二的母亲已经再为人母!”
重新成为父母有快乐也有新难题
4年前在地震中痛失爱子的刘姐,于2012年5月7日13时09分生下龙凤双胞胎。姐姐重4斤8两,取名诺亚;弟弟重5斤3两,取名方舟。
今年43岁的刘姐是幸福的,我们从她望向一对新生龙凤胎的眼神中能够读到。可是,人们所不知道的是,这幸福的彩虹到来之前她经历了怎样的暴风雨:长期身体不好、痛失爱子、子宫肌瘤……但是重新成为一名母亲的愿望支撑着她,手术后,在坚强的守望里,刘姐等来了她的幸福。
今年38岁的马姐也是如此,为了重新做妈妈,她必须要忍受比常人多很多的苦难:头100天每天不间断地打保胎针,分娩前的种种危险……她一一走过,才有了都江堰第一个震后试管宝宝的诞生!
但并不是所有再育的夫妻都能过上快乐的日子。43岁的叶姐和丈夫深爱着他们的女儿,父亲祝哥曾经在女儿去世后写下了一封又一封的长信,悲思不尽。叶姐已年过四十,但对孩子的深爱让他们强烈渴望再有一个孩子,可是漫长的期望中他们却面临了两次试管婴儿失败……以为再也无望之时,老天怜悯,她竟自然受孕成功!如今孩子已经1周岁。但两个年近半百、无工作的人,如何养育孩子长大?
三成母亲几乎失去再为人母的可能
刘猛告诉记者,自己所接触的丧子母亲,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重新生育、再为人母,然后把再生育的孩子培养成才。然而有三分之一的母亲由于年龄和经济状况,培养孩子成才的愿望不是很容易实现,“她们几乎已经失去再为人母的可能性,对于她们来说,怎样找到后半生的生命价值,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很多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该怎样活着!”
“我们的年轻人经常用纠结这个词,其实对于很多丧子母亲来说,她们是很纠结的。失去了子女,自己的人生失去了动力。如果再生育一个,自己的年纪、身体状况可能不太适合。同时还有一个问题,能否给这个孩子带来属于他自己的幸福?所以,很想却又不敢再为人母的人,很纠结!”刘猛说。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