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天脊化工“12-31”苯胺泄漏事件处理见闻
原标题 [“追击”苯胺——山西天脊化工“12·31”苯胺泄漏事件处理见闻]
新华网太原1月7日电(记者范敏达、梁赛玉)山西潞安天脊化工“12·31”苯胺泄漏事故后的第七天凌晨,山西省环保厅总工程师刘大山在新闻通气会上宣布:根据浊漳河上四个断面最新水质监测数据,天脊化工“12·31”苯胺泄漏事故处理已取得成效。
数据显示,截至1月6日,浊漳河山西流域两个断面水质采样中,苯胺含量已低于标准限值,且未检测出挥发酚。在浊漳河河北流域两个断面采样中,苯胺含量下降至1.5毫克/升,为标准限值的1.5倍,挥发酚含量下降至约0.01毫克/升,超过标准限值2倍。
浊漳河是山西上党地区最大的河流,流域内不仅有辛安泉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还有水上漂流的旅游项目。1月6日,记者来到天脊集团排污渠入河口附近的辛安村,一块巨大的“华北第一漂”广告牌矗立在村头,不远处的排污渠已经干涸,覆盖着一层石灰粉,隐约露出含有苯胺的黄色冰层。远远看去,狭长的排污渠就像一条白色的疤痕。
据长治市环保局污染防治科科长王玉平介绍,事故发生后,政府、企业启动了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关闭了天脊集团排污总阀,并通过筑坝引流的方式将大部分泄漏物引至潞城市一座干涸水库进行处置。
已经流入漳河的约8.7吨苯胺,通过在排污渠、浊漳河沿线设置数道漏物拦截坝、沿线投放活性炭、铺撒石灰粉等方式进行“围追堵截”。记者发现,在排污渠入河口处,数百袋活性炭垒成了一条10余米长的“碳坝”,截断了污染物流入浊漳河的通道。
在排污渠距河口100米左右,还有一座新打的高约1米的土坝。据村民反映这座土坝是1月6日凌晨修的,王玉平解释说,这座土坝是用来防止上游结冰的污染物融化后流入浊漳河,类似的土坝还有数座。
在浊漳河山西流域内,环保部门设置了5个水质监测点位,每两个小时取样一次,化验分析苯胺含量、化学需氧量等数据,实时上报。
在浊漳河西岸的实会村,记者在岸边看到已有书写着“严禁人畜饮用河内废水”的警示牌,告知周边村民禁止饮用河水和食用河里鱼虾。
长治市政府报告称,本次苯胺泄漏事故影响到浊漳河山西流域80公里河道,涉及两万余人,没有出现人畜伤亡。
但在辛安村、实会村,有村民反映天脊集团排污渠对附近环境造成污染已有数年。“这条沟一直排臭水,好几年了。”一位辛安村村民说,“自从沟里开始排污水,河里鱼就少了。”另有一位村民表示了对地下水水质的担心:“要是沟里的污水渗透到井水里,该怎么办啊?”
回到发生泄漏事故的天脊化工集团,这座据称已停业整顿的大型化工厂正笼罩在一片片浓稠的烟气中。位于厂区东南侧的排污渠总阀处仍有污水流出,在蒸腾着轻烟的同时,还不时散发着刺鼻的臭味。
作者:范敏达 梁赛玉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