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潇湘晨报
从山西天脊集团方元公司的排污口出发,一路向东,到达在山西潞城市黄牛蹄乡辛安村,污水就此流入浊漳河,这就是方元公司排放废水的沟渠。8日,本报记者实地探访后发现,苯胺从工厂流出15公里路程后,会进入一个废弃的水库(水库用来截流山洪,库堤去年刚加固完工),山西有关部门只要提前堵死出水口,苯胺即可轻易被截流。
本报记者刘洁 山西潞城报道
排污渠的水常年黑色,年初变成了黄色
这条排污渠不大,大部分渠道不到2米宽,两侧就是人口密集的村庄和农田。沿途的村民介绍,排污渠已经有20多年历史了,一年四季都在排污水。
三井村,是排污渠抵达的第一村庄,这里有400多户人家,离此次肇事的天脊集团方元公司只有几里路。8日,77岁的王水龙老人一人正在放着30多头绵羊。老人告诉记者,村民喝的都是自来水,种地没有其他的沟渠来灌溉。那条排污渠24小时都在流水,但村民都知道水有毒,从不用那里的水。他前年放羊时死过一头羊。
王水龙介绍,村子里另外一个养羊的村民,去年死了七八头,喝了渠道里的水,羊像吃了药一样,“头昏脑涨,在原地打圈圈,口吐白沫,挣扎一下后就死了。”之后,这位村民找到天脊集团,天脊集团赔钱了事。
王都庄的村民介绍,渠水常年不断,冬天还会冒热气,只是水泛红,靠近能闻到有股刺鼻的味道,渠坡上的树难栽活,一位杨姓村民则告诉记者,渠道的水常年是黑色的,从来没断过流,在年初那几天,水变成了黄色。
在这几天,渠道断流,渠道里残留的废水都变成冰块。5日下午,村里被告知称排污渠的水有毒了。这时,潞城市河西村羊倌杨老汉才知道天脊集团发生了苯胺泄漏,毒水顺着这条排污渠一路东下到了浊漳河,距泄漏事故发生已有6天。
6天的时间,是按照山西长治官方通报的2012年12月31日苯胺泄漏的时间计算的。8日,《第一财经日报》援引河北邯郸市政府一位负责人的消息称,发生泄漏的时间其实是更早的12月26日,最早上报的也不是山西省,而是饮水安全受到损害的河北邯郸报告国家环保部后,消息再反馈到山西。至记者截稿时止,山西方面对此尚无回应。
苯胺本可被截流
山西官方通报称,此次苯胺泄漏是方元公司厂内苯胺罐区输送软管破裂引起。
天脊集团方元公司的一位员工介绍,破裂软管位于一个成品罐的下方,不知什么原因,泄漏的苯胺顺着雨水系统流入到了排污渠。
记者在现场看到,发生泄漏的储存罐编号为“V602B”,标有“苯胺储罐”字样,周边是约2米高的围墙,外人无法靠近。据工人介绍,这个储存罐可以存放3000吨苯胺。官方称泄漏总量约为38.68吨,公司方在排污渠中部截留了30吨的苯胺,现场员工称泄漏让苯胺储槽中的苯胺下降了1米左右。
被截留的30吨苯胺位于黄牛蹄水库,这个水库已经被废弃,呈干涸状态,距离天脊集团方元公司有15公里的路程,蜿蜒的渠道距离会更长一些。
附近的村民介绍,水库的功能主要是截流雨季可能引发的山洪,水库库堤高约10多米,去年刚完成了整修,库堤斜面全部是大块的石头。
目测来看,水库面积至少超过2平方公里以上。因为常年枯水,排污渠仍然不显眼,不到2米宽,两侧是农田。现在断流后,农田上有一层厚厚的冰块,有工人在上面钻孔,投放焦炭吸附苯胺。
从十多米高、近千米长的库堤看上去,水库虽然庞大,但出水口则很小,隐藏在库堤东侧的角楼里。记者在现场看到,出水口只有一个水井般大小,那里已经堵了起来。有工人24小时守在那里,通过对讲机,随时开启电闸,在水库冰面下的污水,通过皮管,抽到水库下游停放的车辆上运走。
按照山西官方的通报,水库“截留了30吨苯胺,只有8.68吨苯胺排入浊漳河”,但并未给出测算的依据。
而从出水口的大小来看,可以设想的是,如果苯胺泄漏事故刚一发生就被有关部门发现,并意识到可能危害浊漳河下游的饮水安全,及时将出水口堵住,苯胺即可容易被截流。毕竟,从厂区到水库,还有15公里的路程。
苯胺冰块被铲掉,全部回收处理
围绕排污渠,天脊集团大致这样来处置这起苯胺泄漏事故:封堵入河口,将泄漏苯胺集中在30公里左右的排污渠;中途拦截泄漏苯胺汇集在干涸水库,用活性炭等物将其吸附掩埋;全程派人看守排污渠,以防人畜误饮;铲除结冰的污染水,将之装袋,运回公司处置。
山西长治有关部门从7日开始处理排污渠内残留的废水和被污染的泥土,流经沟北村排污渠的看守人申余庆告诉记者,他5号下午接到通知,必须24小时看守排污渠,不得让人畜饮用排污渠的水源。
而在黄牛蹄乡往东的排污渠,因封堵了进入浊漳河的渠口,苯胺污水早已结冰,天脊集团组织员工,动用挖机、推土机,铲除黄褐色的冰块装袋。
8日,沿途可以看到长治当地民兵以及工人在渠道内铲冰后装到编织袋内,由汽车拉走的情形。
在排污渠连接浊漳河的交汇口,已被工作人员动用土袋封堵,交汇口两侧堆满了吸附苯胺的活性炭。山西省环保厅总工程师刘大山称“目前已向浊漳河投放了100吨的焦炭和石灰水”。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